- 年份
- 2024(6705)
- 2023(9837)
- 2022(8874)
- 2021(8589)
- 2020(7179)
- 2019(16740)
- 2018(16737)
- 2017(32340)
- 2016(18068)
- 2015(20829)
- 2014(20939)
- 2013(20229)
- 2012(18436)
- 2011(16655)
- 2010(16462)
- 2009(14780)
- 2008(14139)
- 2007(12448)
- 2006(10896)
- 2005(9166)
- 学科
- 济(65380)
- 经济(65207)
- 管理(48794)
- 业(46265)
- 企(38736)
- 企业(38736)
- 方法(32595)
- 数学(26930)
- 数学方法(26593)
- 中国(20355)
- 农(19384)
- 业经(15767)
- 财(15716)
- 学(15092)
- 理论(14683)
- 教育(13986)
- 地方(13777)
- 和(12966)
- 农业(12868)
- 制(10779)
- 技术(10560)
- 贸(10537)
- 贸易(10533)
- 易(10190)
- 环境(10155)
- 务(10120)
- 财务(10060)
- 财务管理(10046)
- 企业财务(9539)
- 划(9120)
- 机构
- 大学(250789)
- 学院(244378)
- 管理(100115)
- 济(90604)
- 经济(88418)
- 理学(87636)
- 理学院(86617)
- 管理学(84995)
- 管理学院(84544)
- 研究(79542)
- 中国(56044)
- 京(53774)
- 科学(50371)
- 财(40252)
- 所(38894)
- 农(37676)
- 业大(37400)
- 中心(36354)
- 范(36325)
- 师范(36070)
- 研究所(35658)
- 江(35150)
- 北京(34340)
- 财经(33058)
- 经(30068)
- 师范大学(29276)
- 农业(29118)
- 州(28900)
- 院(28748)
- 技术(25908)
- 基金
- 项目(172900)
- 科学(135937)
- 研究(130656)
- 基金(123672)
- 家(105995)
- 国家(104993)
- 科学基金(90658)
- 社会(80970)
- 社会科(75639)
- 社会科学(75613)
- 省(68136)
- 基金项目(66719)
- 教育(62069)
- 自然(58696)
- 划(57534)
- 自然科(57306)
- 自然科学(57294)
- 自然科学基金(56241)
- 编号(55446)
- 资助(50562)
- 成果(46320)
- 部(38533)
- 课题(38196)
- 重点(38030)
- 创(35885)
- 发(35755)
- 大学(34632)
- 项目编号(34266)
- 教育部(33389)
- 创新(33051)
共检索到353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铮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搞清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为此,我们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看待大学生求职,与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相比,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受到了重点关注,这对广大大学生和高等学校都具有启示意义,为如何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毕竟就业市场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场所。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人才 思想品德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缪小红 罗玲英 雷玲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择业心理也发生显著变化。以南京农业大学工科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收入预期、单位性质预期、地域选择预期、专业对口预期及择业目的 5个方面,客观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并与实际就业状况进行比较,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择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期望 调查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勃 杨宇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涉及社会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企业经济价值与女性社会价值的冲突、法律保障相对滞后等多个方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难 成因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建新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相比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不仅职业范围比较狭窄,而且就业过程中受到明显的性别歧视。文章立足于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其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广泛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中设计社会性别视角、从国家层面制定女性就业政策、完善相关就业法律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大学生 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小晶 李德勇
选取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师范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
师范院校大学生 就业压力 社会支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课题组
为了解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本课题组于2011年6-7月期间,对杭州市下沙5所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企业资深人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现场访谈,以及对已就业的女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当前就业质量、择业取向、求职渠道、就业意愿等问题,并给予合理建议。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现状 就业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班晓娜 贾帅帅
本文通过对全国63所大学的调查发现,就业性别差异明显存在,同等条件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遭受就业歧视,其受到歧视的概率高于同类男生20%以上。不同类型女大学生面临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了女大学生自身关于婚恋、生育等女性专属性因素对就业影响的看法,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对策依据。
关键词:
性别差异 女大学生 就业歧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盈帅
本文根据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政府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女大学生 全口径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云香 符永宏 嵇留洋
文章运用社会性别理论探讨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作为。高校必须树立女大学生差异性创业教育理念,通过性别意识教育改变女性对自身的传统定位,克服创业的性别劣势,彰显优势;营造鼓励女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创业动机;在遵从高校创业教育共性的基础上,针对女性特征,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落实创业教育与实践过程。
关键词:
社会性别理论 女大学生 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窦艳秋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代女大学生仍然有自卑自弱意识,极大地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设立性别意识课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性别意识的教师队伍,摒弃传统文化中"男强女弱"的不良影响,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婚恋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四自"精神教育,借鉴并吸收世界先进的性别意识教育,形成有利于女性性别意识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女大学生 社会性别意识 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勇
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压力,就业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文章主要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及其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和群体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压力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彤 张姝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就业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宁
就业难是当代女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性别歧视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在阐述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强化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模式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女大学生 就业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克玲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存在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探讨有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找出对策。
关键词:
就业心理 就业现状 不公平竞争 对策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