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7)
- 2023(15938)
- 2022(13215)
- 2021(12013)
- 2020(9832)
- 2019(21895)
- 2018(21563)
- 2017(41540)
- 2016(22286)
- 2015(24783)
- 2014(24608)
- 2013(24507)
- 2012(22936)
- 2011(20714)
- 2010(21381)
- 2009(19680)
- 2008(20000)
- 2007(18476)
- 2006(16731)
- 2005(15489)
- 学科
- 济(100744)
- 经济(100540)
- 业(96717)
- 企(78328)
- 企业(78328)
- 管理(73999)
- 农(48115)
- 方法(36356)
- 业经(33555)
- 农业(32382)
- 中国(30044)
- 财(28381)
- 数学(27160)
- 数学方法(26907)
- 地方(23817)
- 技术(23054)
- 制(21819)
- 务(20028)
- 财务(19991)
- 财务管理(19966)
- 企业财务(18966)
- 学(18244)
- 策(18045)
- 和(17834)
- 贸(17295)
- 贸易(17276)
- 理论(17239)
- 易(16769)
- 银(16306)
- 银行(16280)
- 机构
- 学院(329785)
- 大学(320910)
- 济(139665)
- 经济(136820)
- 管理(128982)
- 研究(114694)
- 理学(109803)
- 理学院(108631)
- 管理学(107039)
- 管理学院(106418)
- 中国(89920)
- 科学(69236)
- 农(68312)
- 京(68251)
- 财(64096)
- 所(59081)
- 江(53652)
- 研究所(53030)
- 中心(52683)
- 农业(52137)
- 业大(50938)
- 财经(49951)
- 经(45156)
- 北京(42926)
- 范(42718)
- 师范(42313)
- 州(42252)
- 经济学(40719)
- 院(40628)
- 省(38490)
- 基金
- 项目(211625)
- 科学(168706)
- 研究(157624)
- 基金(153223)
- 家(133247)
- 国家(131885)
- 科学基金(113870)
- 社会(103005)
- 社会科(96687)
- 社会科学(96660)
- 省(85344)
- 基金项目(80788)
- 自然(71758)
- 教育(70415)
- 自然科(70149)
- 自然科学(70136)
- 划(69940)
- 自然科学基金(68944)
- 编号(64455)
- 资助(60988)
- 成果(51589)
- 发(50900)
- 重点(47691)
- 创(46960)
- 部(46778)
- 业(44586)
- 课题(44431)
- 创新(43123)
- 国家社会(42107)
- 性(41306)
- 期刊
- 济(171038)
- 经济(171038)
- 研究(99180)
- 中国(73344)
- 农(69623)
- 管理(51880)
- 财(50986)
- 科学(49835)
- 学报(49217)
- 农业(46810)
- 大学(38314)
- 学学(36491)
- 教育(35493)
- 融(35114)
- 金融(35114)
- 业经(33736)
- 技术(31536)
- 财经(25189)
- 业(25039)
- 经济研究(25022)
- 问题(22420)
- 经(21759)
- 技术经济(19214)
- 世界(17448)
- 版(16667)
- 科技(16592)
- 现代(16304)
- 商业(16002)
- 贸(15806)
- 农村(15642)
共检索到518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健
本文试图从探讨科学技术进步的几个基本特征入手,提出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开发战略。科学技术进步作为一种社会实现应是全体人民的事业而不仅仅是科技工作者的业务;科技进步是一套有选择性的适用性体系而不是一组一通百通的方程;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进取求实的过程而不是天赐的离散的点。这些就是本文要提出的科技进步的三个基本特征:社会性、选择性和阶段性。农业科技的开发战略应从这些特征着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我国已从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各方面显示出与以往发展阶段不同的特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阶段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要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指导方针、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而是要适应变化的形势,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充实不全面的发展观,矫正有偏差的发展观,从而更好地完善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关键词:
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观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振中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动发展的实践证明,服务业与工农业的互动关系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服务业从农业和工业中初步剥离,服务业发展要素逐步成熟并走向集聚;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改革重点向城市转移与乡镇企业的突起共同促进了服务业从工业、农业中全面剥离并独立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诱致了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促共生,农业和工业生产要素加速向服务业流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了工业和农业;21世纪初期到2011年,入世后开放发展催动了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交织互补,城市化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宽了空间,但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较为落后;2012年以来,信息技术变革引发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融共进,服务业逐渐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引擎。下一阶段改革,必须遵循三次产业互动发展规律,推动生产要素在三次产业间自由流动和配置,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工农业发展的贡献,以信息技术变革加速推进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推动服务业与工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服务业 工业 农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勇 张宗益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技术进步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又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力。本文运用1978~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基于DEA方法测算我国的技术进步效率,并对我国经济转型中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予以分析,结果凸显出以1996年为分界点的阶段性特征。数理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的发散趋势较为显著,中国经济亟待从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转型,结论从理论上支持转型时期技术创新支持经济增长战略的制定。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含义。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DEA测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家强 尹庆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
山区受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影响,自然、社会、经济以及人地关系有明显的特征,开发利用有明显的阶段性。初步归纳,山区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一)交通运输的不便性;(二)环境和资源的多样性;(三)生态影响的广域性;(四)开发利用的阶段性。因此,开发利用山区必须把交通放在首位,必须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和经济的多种结构,必须提高宏观决策水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文举 陈真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产业经历了初步发展、推进发展、加速发展和全面发展四个阶段。针对每一个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我国制定出台了差异化的能源发展政策。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能源产业在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保证能源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能源产业带来的环境压力、能源供给潜在风险等问题是我国实现能源革命的主要障碍。我国能源产业的未来战略选择要完成五大转变:由高碳路径锁定向低碳路径锁定转变,由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由以政府调控为主向市场引导为主转变,由国内供给体系向国际供给体系转变。
关键词:
能源产业 能源政策 能源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姜明伦 何安华 楼栋 孔祥智
通过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分析,归纳了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八大特征:农产品供求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各种费用普遍上涨;农产品进入高价格阶段,影响价格的因素复杂化;农村劳动力有限过剩、结构性短缺;农业经营方式组织化、规模化凸现;农业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收动力由单引擎转为双引擎;制度性安排由被动调整转为主动设计,更加注重民生与公平。在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仅呈现出新趋势,也面临着新挑战;为应对挑战,本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胜 王文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期货业经历了起步探索、治理整顿、规范发展和创新发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问题,具有鲜明的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党和政府将期货业放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大范畴中,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激发了期货市场功能,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纵观行业内外,未来中国期货业将呈现行业竞争集中化、服务对象实体化、市场范围国际化、交易策略程序化的趋势,期货业各参与主体需要采取切实对策应对行业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向国成,肖国安,李媛媛
本文把农业组织模式划分为“小农生产+小农经营”、“小农生产+大农经营”、“大农生产+小农经营”、“大农生产+大农经营”四种类型,以此为基础,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组织模式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认为当前小农生产在短期不能从整体上改变的情况下,政策重点应放在大农经营及其与小农生产的有机结合上,也就是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基础上,加大对大农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以协调利益关系为核心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实现小农生产与大农经营的有机结合,做到农业生产“小而不散”、“小而有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克林
农业区域开发是国家在面临人口增加与耕地递减,农业生产连年徘徊,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形势下,有重点地选择农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组织专项资金和物能、劳力、科技等不同形态的配套投入,对未被利用、利用不充分的农业资源,开展广度和深度开发利用,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区域农业商品生产体系的目的。这是一项综合性、区域性的宏大工程。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与开发思路是组织和推进这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的一个关键。本文仅从整体性、阶段性和类型性三个方面,结合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区域之一一湘南农业开发区的实际,探讨农业区域开发的指导思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蓓 崔焕金
在构建供给侧结构形成与演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历史制度研究方法,回溯1978~2015年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历程。主要围绕放松管制与市场化主线梳理调控发生、发展和演进机理,概括不同阶段的调控特征,从克服"市场失灵"的内生性调控与"政府失灵"的外生性调控两个维度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增进行政性管制的适应性、优化经济性管制激励方向、促进社会性管制前瞻性建构以及通过部门职能整合提高管制绩效等措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升级。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 政策调控 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璐璐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权利体系和流转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但又面临着来自体制上的多方制约和发展困境:集体所有权的干预;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的权利关系不明确;基层经济组织对土地流转的介入;土地流转不规范;规模经营风险需要规避。在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的历史时期,完善土地产权界定、加强流转市场管理、为土地流转提供公共服务、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完善保障机制是治道之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