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85)
- 2023(19339)
- 2022(16675)
- 2021(15549)
- 2020(13177)
- 2019(29947)
- 2018(29717)
- 2017(56743)
- 2016(31041)
- 2015(35004)
- 2014(34765)
- 2013(33839)
- 2012(31139)
- 2011(27982)
- 2010(27894)
- 2009(25428)
- 2008(24804)
- 2007(21921)
- 2006(19306)
- 2005(16577)
- 学科
- 济(120424)
- 经济(120204)
- 业(89906)
- 管理(85874)
- 企(68786)
- 企业(68786)
- 方法(54086)
- 农(50571)
- 数学(46264)
- 数学方法(45640)
- 农业(33452)
- 中国(32740)
- 财(31774)
- 业经(30800)
- 学(27639)
- 制(24658)
- 地方(23988)
- 贸(21096)
- 贸易(21086)
- 理论(20978)
- 易(20492)
- 技术(19579)
- 务(19507)
- 财务(19417)
- 财务管理(19376)
- 和(19010)
- 银(18639)
- 银行(18561)
- 企业财务(18387)
- 环境(17949)
- 机构
- 学院(434448)
- 大学(433772)
- 管理(169388)
- 济(169091)
- 经济(165424)
- 理学(147253)
- 研究(146906)
- 理学院(145589)
- 管理学(142690)
- 管理学院(141932)
- 中国(109553)
- 科学(94994)
- 农(93038)
- 京(91974)
- 财(76409)
- 业大(74815)
- 所(74752)
- 农业(72405)
- 研究所(68584)
- 中心(68369)
- 江(64583)
- 财经(61183)
- 范(57260)
- 北京(57119)
- 师范(56548)
- 经(55937)
- 院(52599)
- 州(51427)
- 经济学(49575)
- 省(47304)
- 基金
- 项目(305039)
- 科学(237904)
- 基金(220143)
- 研究(217710)
- 家(195319)
- 国家(193468)
- 科学基金(164265)
- 社会(136569)
- 社会科(128545)
- 社会科学(128503)
- 省(120806)
- 基金项目(117192)
- 自然(109013)
- 自然科(106484)
- 自然科学(106451)
- 自然科学基金(104550)
- 划(101609)
- 教育(100241)
- 资助(89633)
- 编号(88768)
- 成果(71251)
- 重点(68407)
- 部(66441)
- 发(64818)
- 创(63395)
- 课题(61064)
- 创新(59164)
- 科研(59002)
- 计划(56936)
- 大学(56279)
- 期刊
- 济(186787)
- 经济(186787)
- 研究(122828)
- 农(90337)
- 中国(86601)
- 学报(79839)
- 科学(69363)
- 农业(60842)
- 大学(60123)
- 管理(59790)
- 财(57955)
- 学学(56990)
- 教育(49136)
- 融(37667)
- 金融(37667)
- 技术(37164)
- 业经(35595)
- 业(30308)
- 财经(29223)
- 经济研究(27970)
- 问题(25348)
- 经(25056)
- 版(24136)
- 科技(22667)
- 业大(22376)
- 图书(21790)
- 技术经济(19962)
- 理论(19315)
- 统计(18809)
- 资源(18715)
共检索到636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瑾 曹冰雪 阮荣平
现阶段,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定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发挥其社会带动作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社会带动作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究竟如何?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带动作用对盈利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主要成因在于社会带动作用增加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这一结果表明,现阶段过多地强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带动作用很有可能会损害其自身发展,最终也将影响其社会带动作用的实现。因此,为了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本负担,真正提升其带动农户的社会责任水平,实现农户带动与盈利能力的协调发展,应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长期发展能力,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贴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莹
近年来,随着"四化同步"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由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逐步向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兴起,在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本文在梳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当前提供金融服务的正负面环境进行分析,围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及金融需求特点,提出金融服务定位和方式的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阮荣平 曹冰雪 周佩 郑风田
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调查,本文从农民、农村和农业三个方面考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状况,并初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与农户建立起了利益联结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及较多的带动层面是涉农业务收入、农户带动、就业带动、标准化生产,而在三产融合、技术服务供给、公共物品供给、信息服务供给和金融服务供给层面涉及尚不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带动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经营主体类型、人力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带动效应 利益联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亮 刘洋
现有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社会转型和农业商品化的需要,由此使得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成为必要。相比于其他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其劳动和资本的合一使得家庭能够在农业种植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比和参照分析,不仅能对家庭农场本身的功能进行定位,也能获得对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功能的新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亚飞
家庭农场不仅能有效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有针对性的分析发展中存在的土地流转、融资障碍、技术水平、物流运输、人员素质等方面障碍,并根据障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提供资金支持,构建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而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永富 孙美美 韩苏 王玲娜
家庭农场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普通农户都是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各自的内涵和特点。本文以家庭农场为基点,阐述了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土地经营规模、组织特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地位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区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明鹤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于解决城镇化发展导致的农业生产问题,并对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的趋势进行矫正。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面临着土地、资金和相关扶持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解决家庭农场面临的土地流转问题,在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基础上提供资金、技术等扶持政策,培训生产经营职业农民。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怡萍 马小明 陈朝雨 孙东峰 郝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农村信用信息覆盖面持续扩大,信用评价和信用培育不断深入、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发放不断增长,但延安市家庭农场呈现出未注册农场数量多、规模较小、经营种类单一、收入不高等特点。延安市涉农信用信息系统采集的信息包括生产能力、盈利能力、生产情况、荣誉情况、风险管理能力和规范程度等,盈利能力显著影响涉农主体贷款可得性。建议提升新型农业主体盈利水平,强化信用信息系统功能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关键词:
信用信息共享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贷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慧莲 李艳 韩旭东 郑风田
研究目的:实证检验土地细碎化对仅从事粮食作物经营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研究方法:采用半对数模型,利用全国范围内776个家庭农场和1 166个专业大户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结果:土地细碎化对仅从事粮食作物经营的"规模农户"单位产量总生产成本具有稳定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块数量每增加1块,从事粮食作物经营的"规模农户"单位产量总成本将上升1.03%。从分项成本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块数量每增加1块,单位产量化肥成本增加0.86%,单位产量种子成本增加1.23%,单位产量机械作业成本增加1.01%,单位产量其他成本增加0.94%。研究结论:相关部门在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应更多关注耕地的细碎化经营问题;未来需在明确土地权属的基础上鼓励并开展土地细碎化整治行动;应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在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时科学确定合理的规模边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慧莲 王征兵 霍学喜
本文认为家庭农场严格界定标准应该包括:家庭农场必须由具备农业生产经验或知识的农村家庭经营;需坚持一业为主,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坚决不允许长期雇工;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应因地因物制宜制定动态标准,机会成本标准是一种可参考的基准规模核算办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阮荣平 姜瑞雪 曹娟娟
小农户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与重要主体,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论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以及系列县级宏观数据,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小农户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型、新技术的采纳,进而对农户增收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分主体看,各类主体对小农户经营行为均具有较强影响,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在产量、收入以及技术采纳等层面,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小农户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化肥、农药、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层面,除龙头企业外,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小农户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家庭农场,其次为合作社和专业大户,且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影响程度差异不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绍亭 周霞 周玉玺
[目的]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旨在厘清技术、规模对农场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各类型家庭农场短板,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山东234个家庭农场数据为例,运用DEA模型对家庭农场全样本及纯种植、种养结合、种植兼休闲、种养兼休闲4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首先,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 170,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 235和0. 786,规模效率相对充分纯技术效率不足是经营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种养结合类农场发展势头较好,纯种植类家庭农场发展滞后且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最低,种养兼休闲类农场的规模效率最低。[结论] 4类农场差异明显,应降低生产技术使用门槛,引导农场主参加职业教育,提升纯种植类农场纯技术效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土地流转的降费提效,改善种养兼休闲类农场规模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颖萍 岳佳 杜志雄
利用全国家庭农场3年的监测数据,对从事养殖家庭农场的畜禽粪污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将畜禽粪污直接排放的家庭农场比例较低,仅占8.23%,其中种养结合型农场该比例仅为5.89%;将畜禽粪污用作有机肥或饲料的家庭农场比例较高,占比超过65%,其中种养结合型农场该比例更高,占比接近74%;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家庭农场总体特征、农场主特征及农场经营特征等与农场畜禽粪污处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运用计量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种养结合、示范农场、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和接受过培训、农场土地面积、农场畜禽产品年销售收入等对从事养殖的家庭农场进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韩旭
本文基于2021年江苏省六个县级市428个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数字金融能力对于家庭农场的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力能够促进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力能够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信息可得性以及风险偏好水平促进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数字金融经验,家庭农场主的数字金融素养、数字金融风险的应对以及数字金融环境更能促进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提升。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应重视数字金融培训和风险管理,提供在线资源,以提高家庭农场主的数字金融素养,并优化数字金融环境,为其提供便捷数字金融服务。
关键词:
数字金融能力 家庭农场 经营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