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8)
- 2023(13981)
- 2022(12004)
- 2021(11564)
- 2020(9684)
- 2019(22393)
- 2018(22575)
- 2017(41213)
- 2016(23571)
- 2015(27290)
- 2014(27682)
- 2013(26218)
- 2012(24100)
- 2011(22033)
- 2010(22737)
- 2009(20787)
- 2008(20541)
- 2007(19127)
- 2006(16712)
- 2005(15072)
- 学科
- 济(88585)
- 经济(88420)
- 管理(60903)
- 业(53340)
- 企(44248)
- 企业(44248)
- 方法(42300)
- 数学(35895)
- 数学方法(35153)
- 中国(29295)
- 教育(25075)
- 农(24965)
- 理论(21797)
- 财(20556)
- 学(20451)
- 地方(19881)
- 业经(19616)
- 农业(16068)
- 和(15974)
- 制(15812)
- 贸(15759)
- 贸易(15747)
- 易(15240)
- 教学(14501)
- 技术(12885)
- 银(12542)
- 银行(12516)
- 务(12149)
- 环境(12117)
- 财务(12089)
- 机构
- 大学(328863)
- 学院(324267)
- 济(118680)
- 管理(118480)
- 经济(115546)
- 研究(108178)
- 理学(101625)
- 理学院(100291)
- 管理学(97808)
- 管理学院(97180)
- 中国(76899)
- 京(71689)
- 科学(67694)
- 财(55504)
- 范(54758)
- 所(54705)
- 师范(54366)
- 江(52641)
- 农(50651)
- 中心(50330)
- 研究所(49451)
- 北京(46119)
- 业大(46102)
- 教育(43911)
- 师范大学(43769)
- 财经(43589)
- 州(42109)
- 技术(40167)
- 农业(39633)
- 经(39239)
- 基金
- 项目(208903)
- 科学(164827)
- 研究(159891)
- 基金(145700)
- 家(125233)
- 国家(124066)
- 科学基金(106078)
- 社会(97444)
- 社会科(91164)
- 社会科学(91134)
- 省(85075)
- 教育(82865)
- 基金项目(75773)
- 划(72755)
- 编号(70324)
- 自然(67300)
- 自然科(65751)
- 自然科学(65736)
- 自然科学基金(64514)
- 资助(60394)
- 成果(60203)
- 课题(51478)
- 重点(48439)
- 部(46885)
- 发(45467)
- 创(43224)
- 年(42510)
- 项目编号(42283)
- 大学(41253)
- 教育部(40740)
- 期刊
- 济(133966)
- 经济(133966)
- 研究(103072)
- 中国(77413)
- 教育(76084)
- 学报(48721)
- 农(45855)
- 财(44414)
- 科学(43842)
- 管理(42038)
- 大学(38389)
- 技术(34752)
- 学学(33183)
- 农业(31268)
- 融(24618)
- 金融(24618)
- 业经(23489)
- 财经(21158)
- 经济研究(21069)
- 图书(21036)
- 职业(19877)
- 经(18224)
- 统计(17362)
- 业(16961)
- 问题(16660)
- 策(16093)
- 坛(16033)
- 论坛(16033)
- 版(15745)
- 技术经济(15648)
共检索到498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霞
本文借鉴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分析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工作模式,能更好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和谐稳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英华
在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日益突出。针对当前安全教育模式的弊端,拟以大学生安全成长训练营为基础建构一个集教育培训、活动参与、体验教学为一体,将理论学习与现实体验深度融合,形成点上活动、线上互动、面上营造彼此衔接的立体式合作教育模式。通过打造安全教育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为技术技能效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彰显提供基础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新华 巢传宣
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如何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等方面作出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琼 王业祥
我国正处于网络时代,处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社会背景让当今的大学生备受压力,他们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但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发展需求。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探索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助教育模式构建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从大学生心理互助教育模式的内涵、价值以及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心理互助 网络 教育模式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华
网络视阈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新课题。文章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视阈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有效创新模式:建立健全校园网、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新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方鸿志 郭婉茹 李辰媚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而如何提高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效果、如何提升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基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生挫折教育实证研究,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构建大学生挫折教育——UFEM,是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全新构想。通过模式中的大学生挫折教育内容、大学生挫折教育方法和评价反馈三个子系统的协调运行,能够科学整合教育资源,突显其教育功能的正合力。
关键词:
大学生 挫折教育 UFEM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兢雅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往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序的网络交往不仅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且还能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但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交往平台上却存在道德缺失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网络交往秩序和健康的心理发展,所以在网络交往视域下探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由刘怀元编著的《网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留涛
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工作亟待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工作未能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较好融合,存在忽略安全意识引导、体制机制建构不善、软硬件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开展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培养工作,可以根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需要,从执行、内容和保障三个维度创新进行。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信息素养 校园网络文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国辉
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环境,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国家安全 教育 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高
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途径,创新工作方法。构建一种坚持党委领导,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依托辅导员德育工作,借助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借助先进的校园文化、借助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个领导、二个依托、三个借助")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工程,其内部要素各自发挥其作用,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夏天静
族群最初指的是一国内的移民群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校园内的"新移民",在其现实社会交往之外的网络交往中出现了族群化的特征。对"族群"概念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族群的形成机制。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特点进行分析,可发现趣缘型族群对大学生的强大吸引力和大学生网络族群交往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中包含现实交往和网络交往,网络族群交往也推动着大学生的社会化成长。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交 网络族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彬 霍宇红 李海燕 张峰 霍孟林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动机主要有好奇与从众心理的驱使、寻求自我认同、缓解抑郁的心理、情感表达的需要。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交互性等特征。本文在全面分析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利与弊后,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人际交往 网络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杨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网络社会,互联网为大学生的通讯交流和信息传递提供了巨大便利,但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更加快餐化和碎片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空间朋友圈等获取知识和信息。面对这种趋势,高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基础条件建设、发挥好引导作用,推动大学生从"浅阅读"向"深度阅读"模式回归,并进一步优化,帮助大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和深层次的思考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深度阅读 模式优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志勇
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也需要寻求新的模式,探索新的工作规律。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动态和现实情况,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充分运用网络开展思政工作,实现思政工作从网络到现实的"由远到近的放大"和"从封闭到开放的演化"。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思政工作 特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婷婷
据英国《每日电讯》2014年2月11日报道,近日迪士尼的企鹅俱乐部对1,000名6岁至12岁孩子的父母进行了一项有关网络安全问题的调查。调查表明,约有80%的父母认为,孩子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经验与阅读、写作、算术同等重要。另外,6岁至12岁的孩子中有25%认为,可以将个人信息(包括全名、家庭地址、密码、照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