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5)
- 2023(14074)
- 2022(12478)
- 2021(11855)
- 2020(9973)
- 2019(23090)
- 2018(23117)
- 2017(43794)
- 2016(24311)
- 2015(27640)
- 2014(27462)
- 2013(27231)
- 2012(24935)
- 2011(22269)
- 2010(22302)
- 2009(20367)
- 2008(19959)
- 2007(17732)
- 2006(15887)
- 2005(13866)
- 学科
- 济(94817)
- 经济(94631)
- 管理(76477)
- 业(65455)
- 企(55531)
- 企业(55531)
- 方法(41177)
- 数学(33752)
- 数学方法(33398)
- 地方(27714)
- 农(27514)
- 中国(25328)
- 财(24851)
- 业经(22325)
- 学(22216)
- 环境(20488)
- 和(18426)
- 农业(18383)
- 理论(17250)
- 制(17034)
- 划(16682)
- 务(15695)
- 财务(15621)
- 财务管理(15592)
- 企业财务(14729)
- 贸(13975)
- 贸易(13963)
- 地方经济(13901)
- 技术(13703)
- 易(13391)
- 机构
- 大学(330021)
- 学院(329424)
- 管理(134969)
- 济(123475)
- 经济(120262)
- 理学(115105)
- 理学院(113691)
- 管理学(111770)
- 管理学院(111145)
- 研究(109126)
- 中国(83317)
- 京(72308)
- 科学(70761)
- 财(58217)
- 所(54805)
- 江(54098)
- 农(53271)
- 中心(51681)
- 研究所(49959)
- 业大(49692)
- 范(46914)
- 师范(46522)
- 北京(45419)
- 财经(45197)
- 州(42431)
- 农业(41015)
- 经(40854)
- 院(40308)
- 省(37754)
- 师范大学(37597)
- 基金
- 项目(228235)
- 科学(178861)
- 研究(168319)
- 基金(163207)
- 家(141270)
- 国家(140028)
- 科学基金(120742)
- 社会(105062)
- 社会科(98578)
- 社会科学(98542)
- 省(91538)
- 基金项目(88579)
- 自然(79035)
- 自然科(76988)
- 自然科学(76971)
- 教育(76398)
- 划(75749)
- 自然科学基金(75546)
- 编号(70343)
- 资助(65831)
- 成果(56349)
- 重点(50804)
- 发(49153)
- 部(49141)
- 课题(48035)
- 创(46536)
- 创新(43335)
- 科研(43317)
- 项目编号(42167)
- 大学(41847)
- 期刊
- 济(145242)
- 经济(145242)
- 研究(95814)
- 中国(70819)
- 学报(51675)
- 管理(50257)
- 科学(48715)
- 农(47725)
- 财(45658)
- 教育(40018)
- 大学(38964)
- 学学(36049)
- 农业(32845)
- 技术(28986)
- 融(27807)
- 金融(27807)
- 业经(24336)
- 图书(22035)
- 财经(21122)
- 经济研究(19845)
- 资源(19783)
- 问题(18389)
- 业(18159)
- 经(17948)
- 科技(16454)
- 理论(16374)
- 版(15742)
- 现代(15717)
- 技术经济(15541)
- 实践(15213)
共检索到500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本效
生态小城镇环境管理领域瓶颈之一是居民管理主体意识淡薄、管理参与严重不足。社会工作者介入该领域可以构建双赢格局:一方面,扩大社会工作的生存空间和影响范围;另一方面,在帮助环境问题受害者的同时,培育出环境管理的良好社会土壤和积极参与的管理主体。
关键词:
小城镇 社会工作 环境管理 双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本效
作为水环境管理的主体之一,基层民众不是一个积极作为的群体,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对之进行强烈的外力刺激,推动其成为积极、合格的水环境管理者。
关键词:
小城镇 水环境 基层民众 管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本效 刘玉保
快速推进的城市化改变了小城镇原有的人口结构,其人口特征的异质性明显增强,不同人口群体的社会要求也日见多样化,社会整合压力日益突出。为确保小城镇和谐发展,需要重构其固有的社会结构,重构的起点是破除已经结构化了的利益群体生成和维护机制;重构的措施包括尊重并提升小城镇后来人口的社会利益,协调城市固有人口的利益差异,建构开放性的、常规化的社会成员交流与沟通平台和管道;重构的目的是实现小城镇增容、扩面与和谐发展的同步与同构。
关键词:
小城镇 民意差异 重构 和谐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霞 李兰英 吴英俊 郑文达 黄文义
根据对浙江省临安市和遂昌县6村168个样本户问卷调研结果,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及因子分析法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进行社会影响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公益林社会影响因子有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样本农户对生态公益林社会影响评分的均值为3.133,说明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浙江省产了正面的社会影响,但不显著。最后,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评分结果,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明媚 李满春 毛亮 黎韶光
人口迁移引起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对人口迁移模型的研究大多是以行政区划作为计算单元,难以反映小尺度下行政区内部的人口迁移态势。在GIS的支持下,提出构建县域人口迁移引力模型,选择县域内独立的居民区片为计算单元来评价乡镇的人口吸引潜力和人口最大可能迁移目的地分布。以浙江省临安市为实验区,实现模型的运算,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乡镇对人口的实际吸引力,为研究区制定人口、经济等政策和辅助规划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
GIS 人口迁移 引力模型 临安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张文杰
立足于造林再造林的项目背景,运用SWOT分析法,分别对临安引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临安引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应对策略: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国际合作实践优势,实行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为碳汇项目开展提供保障;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林业碳汇;突出临安竞争优势引进碳汇项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晓梅 王静
以浙江省慈溪市小城镇耕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以20个镇(街道)为评价单元,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四级评价标准对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为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包括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率和持续状况4个准则层;②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是以资金的大量投入为重要表征的,因而其重要程度最高,而粮食稳定性指数在气候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南方,其重要性最低;③慈溪市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多数小城镇耕地利用处于Ⅱ级较集约和Ⅲ级基本集约水平;④采用的两种评价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小城镇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晓梅 王静
以浙江省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土地利用的自身特点和现状数据为基础,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选择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标准计算出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仅1处属于II级土地利用较集约,其余均属于III级土地利用基本集约和IV级土地利用不集约;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级别开发区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和持续状况差异显著,不同产业类型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差异较显著。由此可见,政策因素对小城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起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 开发区 小城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肖胜和 俞益武 李健 倪慧丽
通过对浙江临安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及锦城镇在临安生态旅游形象中的地位的分析 ,提出锦城镇建设生态旅游形象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锦城镇生态旅游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 ,认为锦城镇的生态旅游形象应是 :MI———山水城市 ,吴越源流 ;BI———友善文明 ,高效优质 ;VI———绿色雅致 ,整洁和谐。表 2参 6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形象设计 临安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月琴 朱臻 金海燕 邵香君
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本文以浙江省临安市为案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森林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特点和成效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已初步实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其他类似山区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保护 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 临安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丽民 陈惠雄
本文对收入和幸福之间的关系提出三个假说,并利用浙江省2009年"小城镇居民幸福状况"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实证比较了传统与三元链幸福指数模型,以探索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内在结构与传导机理。结果证明:在现阶段的中国,收入对幸福指数影响的基础地位依然存在,并通过直接与间接两条路径影响着幸福指数;收入通过对个体状况、社会状况等中间变量间接影响幸福指数的强度要大于直接影响的强度;各幸福影响因素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提高收入向个体状况、社会状况的改善程度可以有效提升幸福指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龙微琳 张京祥 陈浩
强镇扩权的兴起是分权制度变迁和现实发展诉求两个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权体系下小城镇的不利地位和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互为矛盾存在,表现为扩权的必要性;地方政府间权力的逐级下放和经济强镇的出现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表现为扩权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强镇扩权将成为中国地方治理体系变革的一种趋势。文章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县强镇扩权实践的研究,认为强镇扩权对小城镇发展环境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服务型政府转变;可以提高政府独立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增强城镇发展的自主性和活力;可以增加城镇发展建设资金,促进城镇硬件环境建设。但是,强镇扩权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县域一体化发展;在一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一洲 章天成 凌芬 倪雪玲
城镇特色风貌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外在物质表现,也是地域文化和特征的核心空间载体。本文从需求层次视角探究浙江省小城镇特色意象环境综合整治绩效,以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为目标,引入城市意象理论,从节点、标志物、道路、边界和区域五个维度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浙江省典型的小城镇整治项目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营造地域特色的入口景观和特色标志物、整治优化道路系统和改善区域风貌等方面绩效显著,而边界维护方面相对不足。基于国际案例对比,提出小城镇特色意象整治优化策略:深入挖掘自然与人文特色,并进行空间化、具象化和故事化;综合多维度评估小镇发展条件,力求整治定位特色化、精准化;特色风貌构建要融入产业内涵,经济特色显化于空间景观形态;整治行动量力而行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科学把握整治力度和效果。最终得到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小城镇整治的启示: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小城镇的环境整治首先要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即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然后,再考虑更高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进一步从五态(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和社态)融合的角度进行提升优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坚
小城镇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基层政府的推动、培育和保护,然而现在基层政府的结构、权能、财政实力与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不适应小城镇发展的未来趋势,需要基层政府以法治与分权为特征,理顺县乡关系;以责任与回应为特征,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多元与参与为特征,构建多中心治理机制;以整体与协同为特征,塑造强能力政府,转变基层政府的角色、管理体制和行为模式,满足小城镇发展的实际所需。
关键词:
小城镇 基层政府 发展 转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杭州大学地理系小城镇调查组
1978年,浙江省建委组织我系部分师生参加了当时绍兴县城关镇的总体规划,1979年国务院批准将该城关镇设置绍兴市,1980年,又决定撤县并市,使绍兴市的范围扩大到与原来的县界相一致。这样,就使绍兴市总体规划的设想更需要考虑到全市的区域因素。在目前没有区域规划的情况下,至少对本市城镇情况需要有全面的了解和轮廓性的设想;同时,由于近年来社队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小城镇出现了新的面貌。因此,及时开展小城镇的调查研究,对合理地发展绍兴中心城市,加强周围小城镇建设,繁荣城乡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