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0)
2023(15114)
2022(13186)
2021(12487)
2020(10235)
2019(23507)
2018(23583)
2017(45092)
2016(24420)
2015(27580)
2014(27239)
2013(26969)
2012(24744)
2011(22387)
2010(22417)
2009(20858)
2008(20074)
2007(17741)
2006(15899)
2005(13878)
作者
(69350)
(57760)
(57501)
(54628)
(36632)
(27998)
(25946)
(22704)
(22036)
(20547)
(19677)
(19512)
(18180)
(17987)
(17641)
(17590)
(17320)
(16782)
(16582)
(16309)
(14432)
(14286)
(13962)
(13526)
(13021)
(12928)
(12888)
(12744)
(11701)
(11474)
学科
(99756)
经济(99561)
(69688)
管理(63719)
(52042)
(48576)
企业(48576)
方法(41763)
农业(34555)
数学(34530)
数学方法(34150)
业经(27670)
中国(26975)
地方(24007)
(23117)
(21635)
(19221)
理论(17762)
(16155)
(15796)
贸易(15782)
(15253)
(14989)
环境(14907)
教育(14216)
技术(14199)
(13921)
银行(13884)
(13841)
(13276)
机构
学院(341474)
大学(338408)
管理(136544)
(133266)
经济(130125)
理学(118615)
理学院(117286)
管理学(115154)
管理学院(114558)
研究(113061)
中国(85787)
(72185)
(71969)
科学(71902)
(59387)
业大(56966)
(56446)
农业(55174)
中心(53565)
(51827)
研究所(51345)
(47541)
师范(47200)
财经(46807)
北京(44611)
(42605)
(41960)
(39995)
(38631)
经济学(38189)
基金
项目(235237)
科学(184640)
研究(175595)
基金(168763)
(145593)
国家(144204)
科学基金(124252)
社会(110781)
社会科(103732)
社会科学(103699)
(94773)
基金项目(90742)
自然(79481)
教育(79434)
自然科(77543)
自然科学(77525)
(77186)
自然科学基金(76126)
编号(74739)
资助(67624)
成果(59981)
重点(52038)
(51246)
(50916)
课题(50206)
(48332)
创新(44901)
科研(44324)
国家社会(44055)
人文(43544)
期刊
(156648)
经济(156648)
研究(99316)
(74076)
中国(71356)
学报(55163)
科学(51064)
农业(50454)
管理(45041)
(43064)
大学(42626)
教育(40713)
学学(40061)
业经(31271)
(30778)
金融(30778)
技术(28593)
(23197)
财经(21819)
经济研究(21569)
问题(21307)
图书(19192)
(18699)
(18546)
科技(16983)
资源(16875)
理论(16794)
技术经济(15884)
现代(15847)
农业经济(15719)
共检索到508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玉函  
我国内地农村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如敬老院)普遍具有行政性、半专业化特点,以社会工作理论中的系统和生态理论视角来分析,它属于一种贝壳式运作的院舍体制。而养老机构须借鉴和移植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来指导工作,介入助人自助、人本主义等价值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机构的开放性,并整合资源,使机构由贝壳式运作向骨骼式运作的院舍体制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爽  
农村五保和"三无"对象是社会最困难、最弱势的群体之一,解决好他们的养老问题,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农村敬老院是解决农村五保和"三无"对象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从近期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和福利彩票公益金专项审计调查情况看,农村敬老院的运行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解决好这一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威  汪静  
在村落“空心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集中供养仍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现阶段我国农村老人集中供养的资源供给保持着五保托底、政策和社会资源灵活输入、兼具组织性资源主体自主挖掘的基本结构。其反映在具体的资源配置实践中,仍然面临诸多层面上的策略瓶颈。本研究对安徽省D县4家农村敬老院进行深入跟踪调研,并在分析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资源配置逻辑的基础上,发现老人自身和院方的资源配置实践与资源机会的获得,均反映出“共同体”角色在集中供养中的结构性缺位。这导致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老人与养老机构理性化的养老资源配置策略、集中供养的具体实践三者之间仍存有较大张力。基于此,本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尝试从政策统筹、养老“共同体”建构、养老院的社会化改造、积极个人养老策略生产等多种角度探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资源配置的优化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威  汪静  
在村落“空心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集中供养仍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现阶段我国农村老人集中供养的资源供给保持着五保托底、政策和社会资源灵活输入、兼具组织性资源主体自主挖掘的基本结构。其反映在具体的资源配置实践中,仍然面临诸多层面上的策略瓶颈。本研究对安徽省D县4家农村敬老院进行深入跟踪调研,并在分析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资源配置逻辑的基础上,发现老人自身和院方的资源配置实践与资源机会的获得,均反映出“共同体”角色在集中供养中的结构性缺位。这导致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老人与养老机构理性化的养老资源配置策略、集中供养的具体实践三者之间仍存有较大张力。基于此,本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尝试从政策统筹、养老“共同体”建构、养老院的社会化改造、积极个人养老策略生产等多种角度探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资源配置的优化路径。
[期刊] 求索  [作者] 肖陆军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老龄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开办乡镇敬老院作为解决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尤其是鳏寡孤独和五保老人刚性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方式,其治理质量事关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水平,事关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事关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全局。承担基层托底重任的乡镇敬老院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其治理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形成"政府保障,多方支持,内涵发展,立体监督"的协同治理模式,才能进一步释放我国乡镇敬老院改革红利,惠及全国农村五保老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玉峰  陈琼琳  游甜  
对长沙市芙蓉区敬老院、岳麓区敬老院、望岳敬老院、梨镇敬老院等进行实地调研,探讨敬老院环境景观设计,认为建立基于"入口空间—庭院空间—社交空间—活动空间—园圃空间—停车空间"的敬老院外环境景观设计系统框架,抓住功能化、人性化和特殊化三要素,通过完善交通功能、休憩交流功能、空间关系、植物景观和安全细节等设计内容,可有效解决敬老院外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盛良  
一、审计背景与基本情况到2012年末,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总人口为123.57万元,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45%;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15.81万人,占总人口的12.79%,区老年人口已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为此,萧山区审计局2013年首次将审计的目光关注到镇街敬老院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盛良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内审机构2013年开展了镇敬老院2012年度财务收支与服务绩效审计调查,发现进化镇敬老院床位利用率较低,2012年底实际入住29人,而该镇敬老院实际核定登记的床位数为100张,床位利用率仅为29%,审计建议亟须提高床位使用率和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审计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社会寄养收费标准较低,镇街担心加重负担。二是敬老院开展社会寄养责任大,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村老人存在思想负担,不愿意入住。对此,审计提出建议:一要转变思想观念,消除各种顾虑,开拓创新,谋划举措。进化镇敬老院应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益元  
醴陵县互助运动经历了一个从兴起、高潮到衰歇的过程,在此进程中,党的政策、党政力量是互助运动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醴陵的个案显示,国家权力的介入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珍  
本文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视角分析村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理,以团结村为例,探析农地流转后村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的变化。研究显示,村庄规模与成员结构是影响成员参与供给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集体行动的重要因素;农地流转改变了村庄规模及成员结构,使村庄中经营农业的成员数量减少,村庄成员结构由同质性变为异质性,村庄从个体规模相等且规模很小的大集团变成个体规模不等的小集团,促进了集体行动的形成,最终提升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提出了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有序稳定流转农地、农地应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发挥村委会在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的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云华  
我国城郊农村土地征用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思想最初来自于马克思的"六项扣除"理论及社会再生产理论,该理论提出社会保障是人本身再生产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探析湖南省宁乡市A乡B村及C社区的参保情况及其创新制度与做法,分析被征土地与失地农民的关系及土地功能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提出失地农民应与城市市民具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应由地方政府主导负责;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应成为失地的土地财产后续财产增值收益的增益补充等。实现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性、创新性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皆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有多重原因。基于效益原理,文章首先构建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框架,然后,通过湖南省光明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解析,对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效益表现、效益成因以及效益约束进行了分析,并从效益视角探讨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机制优化与制度安排问题,得出结论:作为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发展的方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成功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因而并不适合在所有的地区推广,需要农民、合作社以及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创造适合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的条件,实现合作社经营的效益最大化与可持续。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敏  沈琼  陈共荣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农村社会经济水平有较大差异,决定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必需采用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同地区的试验理论与实践经验证明,构建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帐户"作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新模式是现实可行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林  赵志鸿  
五保老人是当前农村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对他们的救济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内容。五保,其供养工作是保障困难人群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对湖南部分农村的调研发现:五保老人物质供应不足、其他社会权利受到漠视,具有"孤、老、病、贫、弱"等脆弱性特质。必须把对五保老人的社会保护提升到人权保障的层次,由政府承担第一责任人义务,通过构建完善的五保老人供养制度体系确保他们晚年的和谐生活,并在保障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扩充和保护其他社会权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慧   刘燕舞  
运用回顾性实地调查法,以湖南省Y村8个农民大家庭26个孩子的陪读教育史为例,本文以“家庭”作为分析视角,发现无论是随迁型陪读还是城市化型陪读,对农民做出陪读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五个:家庭目标、家庭收入、家庭分工、家庭周期以及家庭分层。发展型家庭目标、半工半耕的收入结构、合理的代际分工与性别分工、处于有利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上层农民家庭的教育竞争与城镇化动力等有利于促使农民家庭做出陪读抉择。通过审视近三十年来农村陪读教育史的演变状况发现,国家对农民家庭陪读需求的政策瞄准需要重视农民家庭对政策实施的反应。除市域城市化陪读应让其自然发展外,未来政策瞄准的重点应聚焦于县域和镇域层面的城镇化陪读类型,并着力发展适合陪读劳动力剩余的县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