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8)
2023(7206)
2022(5933)
2021(5859)
2020(4628)
2019(10350)
2018(10315)
2017(19098)
2016(10610)
2015(12078)
2014(12062)
2013(11848)
2012(11353)
2011(10334)
2010(10729)
2009(10013)
2008(10045)
2007(9663)
2006(8770)
2005(7900)
作者
(30578)
(26038)
(25641)
(24445)
(16105)
(12720)
(11615)
(10174)
(9993)
(9321)
(8945)
(8739)
(8180)
(8015)
(7887)
(7787)
(7701)
(7665)
(7308)
(7229)
(6549)
(6456)
(6365)
(6183)
(6080)
(5911)
(5844)
(5599)
(5390)
(5320)
学科
(48521)
(45980)
经济(45831)
(33522)
农业(32405)
管理(23329)
业经(18553)
(14597)
企业(14597)
中国(14435)
方法(13823)
农业经济(12351)
地方(11868)
(10710)
(10594)
数学(9772)
数学方法(9594)
(9521)
农村(9501)
发展(9014)
(9005)
(8875)
建设(8707)
理论(8661)
(8173)
(8122)
土地(8072)
教育(7684)
(7614)
及其(7523)
机构
学院(150157)
大学(145339)
(58196)
经济(56719)
管理(55060)
研究(52532)
(48851)
理学(46584)
理学院(46052)
管理学(45059)
管理学院(44813)
中国(42895)
农业(36868)
科学(32640)
(31957)
业大(30115)
(26858)
中心(26652)
(25975)
(25678)
研究所(23809)
农业大学(22799)
(22193)
师范(21977)
(21122)
(20411)
北京(19669)
财经(18793)
(17787)
经济管理(17703)
基金
项目(94538)
研究(74278)
科学(73635)
基金(65759)
(56829)
国家(56100)
科学基金(47418)
社会(47295)
社会科(43030)
社会科学(43016)
(39207)
基金项目(34948)
编号(33747)
教育(33091)
(31070)
(28739)
自然(28315)
成果(27952)
自然科(27626)
自然科学(27623)
自然科学基金(27141)
资助(25332)
课题(22694)
(21743)
(20816)
重点(20762)
(19051)
(18948)
(18766)
(18566)
期刊
(81529)
经济(81529)
(56749)
中国(44677)
研究(43990)
农业(38636)
学报(26417)
科学(23923)
教育(23276)
大学(21588)
业经(20104)
学学(19900)
(18681)
(17181)
管理(16877)
(16857)
金融(16857)
农业经济(14521)
技术(14191)
农村(14041)
(14041)
(11441)
问题(11432)
图书(10753)
社会(9653)
世界(9499)
农村经济(9271)
财经(9265)
业大(8870)
经济问题(8794)
共检索到251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国河  
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专业价值与新农村建设高度契合,社会工作者能够在新型农民培养、村庄发展和规划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培育、文明乡风形成、基层角色互动与资源整合等领域发挥专业服务功能,有助于弥补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局限,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工引领这样一种良性互动的新农村建设格局,促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当前,要从加强理念嵌入,构建组织体系,完善规划、考核、评估体系,改善新农村建设的资源配置机制改进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社会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锦顺  毛蔚  符大伟  
国内学界对残疾人事业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对于其他学科都非常有限,对农村残疾人的研究更是新农村建设研究的一个弱项。本文研究了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殊性和工作进路;从社会工作角度研究农村残疾人事业,对于开拓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具有道路和方法论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汪淳玉  
本文对比分析了村民与村委会对村级治理的评价以及对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结果表明,村委会对村级治理的评价高于村民的评价,村民对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期待高于村委会自身的职责描述。对村委会的监督、培训与扶持有助于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忠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有政府的组织引导、群众的主动参与、社会各方的积极支持以及工业的反哺和城市的带动。同时,要从宏观层面入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之阻隔,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向及其路径依赖,使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与聚集。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更依赖于因地制宜的实践与探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笃屏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发挥农村巨大潜力外,各级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最关键的是要求政府的工作思路、政策、机制和制度到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丽华  张吕  
笔者认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既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协调、引导的“掌舵者”和一个“服务者”,其应该承担的职责是: (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化的制度环境。从理论上讲,最理想的制度环境应该是一种使制度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环境,说明现存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绍峰  宋德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在发展生产、大兴土木的同时,格外注意环境保护工作,如不科学规划,事先防范,极易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本文在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应当重视环保问题的基础上,介绍我国农村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应对农村环境问题所应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相应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卫华  周善祥  郭德焐  
本文以仙桃为个案,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资金需求状况,并探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与金融服务现状的矛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学术  刘楠  邓毅书  
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当前农村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为我国农村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环境友好技术的主要需求领域进行了分析,初步尝试筛选了若干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农村环境友好技术发展中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最后,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该类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勇  
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有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紧密联系。本文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联系,并从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入手,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文化服务、农民培训等多个方面探索了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磊  
随着对人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资本进入了经济学的分析视野。新农村建设面临"人手缺口"、"人脑缺口"和"社会资本缺口"的三重约束,前两个问题通过财政支农资金可以得到较好地解决,后一个问题则需要农民、民间组织和政府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重建农村社会资本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决定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保障农村主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给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既有认识上的偏差,更主要的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离。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和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尤其是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到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蕾  
本文分析了科普读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和发展机遇,以及农村科普读物需求的现状;提出出版工作者应从科学精神、新技术、新知识和新生活方式、经营手段的普及等方面出发,更好地体现出版工作者的社会职责,满足农村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晗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完善公共服务,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新农村建设要求树立现代公共服务理念,搭建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投资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自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是人的定位建设,“主导人”与“主体人”的建设必须有机结合,什么样的“主导人”是农民群众欢迎的?新农村建设的“根”在农民,依靠的是农民,为的是农民,服务型农民干部正是新农村建设之所需,还能发挥导向性作用。怎样建设“主体人”?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的“主体人”才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