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8)
- 2023(5849)
- 2022(4855)
- 2021(4651)
- 2020(3899)
- 2019(8504)
- 2018(8128)
- 2017(15640)
- 2016(8164)
- 2015(9331)
- 2014(9242)
- 2013(9128)
- 2012(8797)
- 2011(8057)
- 2010(8680)
- 2009(8810)
- 2008(8025)
- 2007(7150)
- 2006(6634)
- 2005(6028)
- 学科
- 济(33452)
- 经济(33302)
- 融(25273)
- 金融(25272)
- 业(22912)
- 管理(22121)
- 银(22099)
- 银行(22086)
- 行(21524)
- 企(21035)
- 企业(21035)
- 中国(18408)
- 方法(12665)
- 财(11196)
- 中国金融(10941)
- 学(10826)
- 制(10640)
- 理论(10010)
- 业经(9606)
- 农(9078)
- 数学(8614)
- 数学方法(8440)
- 地方(7971)
- 务(7901)
- 财务(7876)
- 财务管理(7862)
- 企业财务(7583)
- 和(6781)
- 体(6565)
- 农业(6110)
- 机构
- 大学(119110)
- 学院(116712)
- 济(47514)
- 经济(46346)
- 研究(41160)
- 管理(40036)
- 中国(38907)
- 理学(33025)
- 理学院(32624)
- 管理学(31939)
- 管理学院(31717)
- 京(25352)
- 财(24950)
- 科学(23587)
- 中心(21417)
- 所(20954)
- 财经(19371)
- 研究所(18636)
- 农(18440)
- 江(18293)
- 经(17439)
- 银(16898)
- 范(16579)
- 北京(16437)
- 师范(16403)
- 银行(16321)
- 融(15930)
- 经济学(15873)
- 金融(15638)
- 州(15425)
- 基金
- 项目(68969)
- 科学(53428)
- 研究(52404)
- 基金(49349)
- 家(41893)
- 国家(41456)
- 科学基金(35165)
- 社会(35065)
- 社会科(31998)
- 社会科学(31986)
- 省(26666)
- 基金项目(25077)
- 教育(24327)
- 划(21892)
- 编号(21827)
- 资助(20874)
- 自然(20684)
- 自然科(20235)
- 自然科学(20231)
- 成果(20109)
- 自然科学基金(19877)
- 重点(15677)
- 部(15318)
- 课题(15023)
- 发(14589)
- 性(14400)
- 创(14246)
- 项目编号(14138)
- 国家社会(13982)
- 大学(13674)
共检索到198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铁铮 陈应声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暴风骤雨般席卷全球,对世界主要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虽然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经济问题,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力和金融产品本身缺陷造成的。然而文章却认为:此次危机是世界经济功能失衡的结果;是世界经济体之间冲突、各经济部门之间及社会冲突的结果;是美国超前消费文化长期积累的结果。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功能主义 冲突论 消费文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东
进入2008年,在缺乏新的增长点支撑和一系列负面影响下,世界经济结束了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时期,潜伏在经济、金融领域的风险不断释放。从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看,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化已演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市场急剧恶化成为现实的威胁。受此影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严重衰退风险,势必加深全球范围经济与金融领域调整的深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柒江艺 阳立高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其实是一个"世界市场网",而正是这张网导致了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蔓延。商品是导致一切市场经济矛盾的核心主体,而资本主义制度又内生性地决定了国际贸易是金融危机在"世界市场网"中向全球扩散最直接、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本文基于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新审视,首先对"世界市场网"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然后,根据资本主义的内在固有矛盾,对金融危机贸易传导的内在根源进行剖析;接着,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就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传导扩散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机理深入展开研究;最后,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在"世界市场网"下进行危机防范与治理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吴晓求
当前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必然结果,其直接原因是以美元为核心的单体国际货币体系和保护主义日益严重导致的全球经济的长期失衡,要通过这场金融危机来平衡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关系。因此,建立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最重大的金融制度的变革。目前金融还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心脏,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停止中国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同时,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两个难得的机遇,即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全球金融中心的构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晓钦
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与房地产泡沫的角度辨析世界金融危机中政府和市场的责任。本文认为,美联储的监管不力和宽松货币政策是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的被动行为,政府不作为而不是干预过度是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而政府不作为是因为美国政府失去了中立性,沦为市场中强势一方的工具。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 市场 监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燕
在过去30年中,世界贸易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贸易的增速通常超过生产的增速。但这次全球经济衰退改变了这一发展格局。本文作者密切关注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贸易发展趋势作出了自己判断,其中有些判断已经得到验证。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发,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中国的对外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把握世界贸易的发展状况对提振我国外贸发展信心极具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世贤
酝酿中的世界货币金融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郭世贤一场货币金融危机的阴霾正笼罩着全球。危机的中心是已持续8个多月,且愈演愈烈的美元危机。此外,还有墨西哥比索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巴林银行倒闭引发的国际银行业的紊乱以及国际债务危机等等。正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毅霖
当前对主流经济学的科学哲学解读以波普尔的情境分析为代表。金融危机既宣告了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存在问题,也表明了波普尔哲学解读的困境。情境分析方法的危机根源在于误解了经济现象的本质,导致过分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类似性。实现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和波普尔情境分析的超越,必须直面真实的经济现象———不仅关注简单现象,更要分析复杂现象。完善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使经济学研究抛弃"庸俗",重新找回"人"及其"意义",从而为经济学的范式转换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情境分析 理性原则 证伪 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俊新 王鹤菲 何平 李稻葵
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学者们对过去30年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进行了反思,这些反思可以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借鉴意义,同时也利于我们判断西方主流学界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把这些反思按照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即认为:(1)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应该更加强调金融部门的作用;(2)应该更加重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经济后果的研究;(3)应该重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以使之与经济发展现实相适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秦玉熙
一、雷曼兄弟的亏损2008年9月10日,具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布2008年度第三季度业绩,亏损39亿美元(每股亏损5.92美元),前三个季度的累计亏损62亿美元。截至2008年8月31日,雷曼的资产总额为6 000亿美元,净资产28.44亿美元。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雷曼的亏损是由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唐晋荣
政府决策部门对潜在风险经过哪些途径和节点进而大规模传染扩散,事先如何降低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概率,事后该如何干预等还需要投入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在近期的相关课题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上世纪90年代日本资产泡沫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2009~2012年欧债危机、2015年中国A股异常波动五次重
关键词:
控股机构 风险传染 政策干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焱 陈建东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从形成金融危机的金融衍生产品、相关机构的作用、政府的救助措施等方面分析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并探讨了这次危机的教训和启示。文章认为要防范金融风险必须从提高透明度出发加强监管,金融创新应该切合实体经济的需求,同时要强化个人的责任追究机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债券 资产证券化 金融监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堪
本文采用非参数-MLE估计方法估计了四个时变Copula函数模型,研究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前后中国与美国、英国金融市场之间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存在性问题,通过估计的时变相关系数和变点检测发现,在金融危机时期,中美、中英金融市场之间相关结构没有显著的变化,因此得出结论在金融危机时期中美、中英金融市场间不存在明显的危机传染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志明
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着眼于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在失衡指标、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促进共同发展等问题上加强了协调与合作,达成了解决全球失衡问题必不可少的新共识。但是,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作出持久的艰苦努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 再平衡 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