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7)
- 2023(9553)
- 2022(7690)
- 2021(7360)
- 2020(5836)
- 2019(13017)
- 2018(12534)
- 2017(24881)
- 2016(12523)
- 2015(13438)
- 2014(13111)
- 2013(12815)
- 2012(11645)
- 2011(10511)
- 2010(10789)
- 2009(10551)
- 2008(9262)
- 2007(8459)
- 2006(7653)
- 2005(6844)
- 学科
- 济(53855)
- 经济(53698)
- 农(48907)
- 业(43979)
- 农业(32887)
- 管理(28445)
- 融(25015)
- 金融(25014)
- 企(24225)
- 企业(24225)
- 银(22943)
- 银行(22935)
- 行(22329)
- 中国(21820)
- 业经(20788)
- 方法(16600)
- 制(15408)
- 财(13726)
- 地方(13676)
- 数学(12844)
- 数学方法(12761)
- 农业经济(12504)
- 学(11182)
- 中国金融(10988)
- 体(10478)
- 发(10469)
- 理论(9853)
- 村(9420)
- 农村(9403)
- 发展(9128)
- 机构
- 学院(172004)
- 大学(166150)
- 济(77028)
- 经济(75612)
- 管理(67304)
- 理学(58065)
- 理学院(57571)
- 管理学(56847)
- 管理学院(56537)
- 研究(56212)
- 中国(51304)
- 农(46674)
- 农业(34955)
- 财(34463)
- 京(32408)
- 科学(30751)
- 中心(29971)
- 业大(29172)
- 财经(27384)
- 所(26487)
- 江(25473)
- 经(25027)
- 经济学(23907)
- 研究所(23698)
- 范(22122)
- 师范(21954)
- 经济学院(21537)
- 农业大学(21214)
- 经济管理(21203)
- 州(20824)
- 基金
- 项目(113619)
- 科学(90873)
- 研究(90735)
- 基金(83075)
- 家(70201)
- 国家(69407)
- 社会(62076)
- 科学基金(60535)
- 社会科(57486)
- 社会科学(57471)
- 省(45416)
- 基金项目(44086)
- 编号(39164)
- 教育(38826)
- 划(35871)
- 自然(34303)
- 自然科(33510)
- 自然科学(33507)
- 自然科学基金(32942)
- 成果(31626)
- 资助(31210)
- 农(28993)
- 发(26391)
- 国家社会(25911)
- 部(25633)
- 课题(24765)
- 重点(24625)
- 创(24500)
- 制(24350)
- 性(23896)
- 期刊
- 济(91781)
- 经济(91781)
- 农(54156)
- 研究(50488)
- 中国(37033)
- 农业(36278)
- 融(34433)
- 金融(34433)
- 财(24974)
- 学报(24251)
- 科学(23240)
- 业经(21909)
- 大学(20172)
- 学学(19235)
- 管理(18634)
- 业(15488)
- 教育(15474)
- 农村(14814)
- 村(14814)
- 农业经济(14501)
- 财经(13570)
- 问题(12956)
- 经济研究(12244)
- 技术(12201)
- 经(11646)
- 版(10508)
- 世界(10421)
- 社会(10014)
- 经济问题(9857)
- 农村经济(9275)
共检索到264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朱炎洁 杨洪萍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社区金融供给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农村正规金融主要供给对象是富裕的、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 ;而贫困农户则主要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金融支持。农户强烈的用于生活性消费的金融需求主要由非正规金融途径提供 ,农村非正规金融以关系型信用为基础 ,具有隐性利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光伟
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如何改善农村金融供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刻理解农村的金融需求。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农村金融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相应地,农村金融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农民金融问题和乡村金融问题,其实质主要是农业金融问题。而农业生产从来都是面临低预期收益与高风险,这也是农业金融的需求者与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在这个条件的约束下,农村金融需求者的理性选择即是减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者的理性选择即是减少金融供给,其结果必然是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均衡。因此,本文认为,打破低水平金融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关键是降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风险,提高预期收益。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供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晓颖
长期以来,改革与促进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路主要是推动增量信贷资金的投入与增长,却忽视了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特别是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对现代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进而使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难以缓解。为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识到,随着中国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化和需要,应建立另外一种与之相适的金融服务模式。
关键词:
农户收入结构 金融服务需求 农村金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帮勇 张兵
基于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根据中国1979~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消费支出与农村金融深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农民消费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动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响应是同向的;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也对农民消费增加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没有显著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弱于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金融深化 农村居民消费 农村金融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海霞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 ,其突出表现就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农户金融需求抑制严重 ,主要通过民间金融得到满足。由此 ,全面深化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为极为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户金融需求 体制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强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我国农户金融需求结构逐步完成了由单一性生产消费需求向多品种多层次复合型金融需求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金融组织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要着力探索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新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全面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鹏达 王巧瑜 陈鹏宇 石宝峰
由于农户小额贷款对象分散等特点,致使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金融"视角,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武功县220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农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意愿等10个指标进行线性变换降维,得到了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等5个互不相关的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以5个公因子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借贷为因变量,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得出:农户家庭投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特征和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向影响;农户家庭风险偏好对农户借贷行为有负向影响;农户交易成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不显著。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关于拓宽农户融资渠道、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以及提高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金融 借贷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鹏达 王巧瑜 陈鹏宇 石宝峰
由于农户小额贷款对象分散等特点,致使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金融"视角,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武功县220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农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意愿等10个指标进行线性变换降维,得到了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等5个互不相关的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以5个公因子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借贷为因变量,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得出:农户家庭投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特征和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金融 借贷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营周
基于中部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分析表明:中部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已经表现为传统意义需求基础上的升级成分;农户、农村企业金融需求呈现多层次、高风险、缺抵押、交易成本高等特点;农村基础设施金融需求金额大、回收期长、公共性强。因此,推进中部地区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构建与本地区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相适应的组织体系,才有可能增加农村各金融需求主体贷款的可获得性。
关键词:
金融需求 中部地区 农村金融 组织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祚祥
农户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逆向淘汰趋势,将使农村的微观经济组织逐步失去活力,农户投资效率低下,农民对于借入的资金预期收益几乎为零,从而失去向正规金融融资的积极性。因此,发展农村金融的关键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赋予农民金融产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村社会内生出专业化分工体系与金融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户的经营预期,从而增加农村经济组织对于资金的需求,逐步解除我国农村社会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发展我国农村金融。
关键词:
逆向淘汰 需求型金融抑制 金融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行党校2007春季班第六课题组 王延田
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是本届政府金融领域改革工作的重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到了"收官"阶段。因此,决策层把更多关注投向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央行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商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和民间资本加大在农村金融领域投入。如何识别判断农村金融领域的有效需求及其属性,从而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章俏慧 金献幸
本文通过对温州农村不同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农村不同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特征,并对温州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建设进行分析,探寻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障碍,为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 供给 需求 温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昌焕
宜昌农村地区在金融供给与需求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出现了金融供给趋于多元化、需求重点领域突出等特点;农村金融供求之间存在着区域间不平衡、金融需求迅速扩大与金融改革滞后、金融需求类型增加与供给方式有限、金融供求扩大与配套机制不足四个主要矛盾;发展农村金融体系,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应有政策倾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改革进取等多项配套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供给 金融需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立民 卫刚华 陈参军
经济金融发展的"二元性"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国内外学者从金融抑制、交易成本、社会特性和体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指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体现在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上,总量矛盾主要是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抑制而引起,而结构矛盾则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经营定位、业务创新、服务方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需求多无化趋势等难以有效对接等矛盾交织形成。本文分别从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问题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