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4)
2023(12205)
2022(9984)
2021(9685)
2020(7570)
2019(16697)
2018(16279)
2017(29538)
2016(16888)
2015(18571)
2014(17946)
2013(16505)
2012(14906)
2011(13522)
2010(13536)
2009(11984)
2008(11330)
2007(10126)
2006(8871)
2005(7760)
作者
(42573)
(35598)
(35494)
(34214)
(22624)
(17375)
(16160)
(13802)
(13632)
(12720)
(12116)
(12016)
(11366)
(11177)
(11115)
(10976)
(10898)
(10522)
(10455)
(10103)
(9090)
(8820)
(8424)
(8208)
(8076)
(8012)
(7967)
(7872)
(7164)
(7149)
学科
(49770)
经济(49606)
管理(38301)
(35250)
(29675)
企业(29675)
中国(21740)
教育(21735)
方法(19098)
(18168)
(16745)
理论(15630)
(14825)
数学(14194)
业经(14100)
数学方法(13932)
(11050)
农业(10789)
(9910)
教学(9625)
地方(9433)
技术(9403)
(8865)
(8716)
财务(8696)
财务管理(8680)
(8488)
贸易(8482)
(8394)
银行(8374)
机构
大学(213943)
学院(212995)
研究(76977)
(73393)
经济(71494)
管理(71103)
理学(61245)
理学院(60356)
管理学(58998)
管理学院(58550)
中国(50460)
科学(47619)
(45513)
(39761)
师范(39456)
(38055)
(37769)
教育(36188)
研究所(34779)
中心(34265)
(33497)
(33316)
师范大学(32069)
财经(29638)
业大(29426)
北京(28820)
技术(28290)
(28252)
(27038)
(26329)
基金
项目(144715)
科学(116044)
研究(113588)
基金(101638)
(88869)
国家(87946)
科学基金(74348)
社会(71134)
社会科(66072)
社会科学(66050)
教育(60329)
(58620)
基金项目(52563)
(51695)
编号(48872)
自然(45842)
自然科(44786)
自然科学(44775)
自然科学基金(43975)
成果(42328)
资助(39067)
课题(37247)
重点(34999)
(33276)
(32672)
(31756)
(31445)
(30947)
项目编号(29695)
规划(29398)
期刊
(82688)
经济(82688)
研究(71060)
教育(60702)
中国(52815)
学报(34827)
(31185)
科学(30965)
(29550)
大学(26976)
管理(25057)
学学(23893)
农业(21335)
技术(20863)
职业(17070)
(15650)
金融(15650)
业经(14724)
财经(14617)
经济研究(14075)
(12750)
技术教育(11189)
职业技术(11189)
职业技术教育(11189)
(10717)
论坛(10717)
(10649)
(10626)
图书(10376)
(9962)
共检索到322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井文  黄晓钿  
在社会学理论视域内,新时代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关键在于寻求社会巨系统和子系统与职业教育的均衡互动。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分工使得以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逐渐被分化出来,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途径比其他教育更能促进个体技能形成。承担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形成矩阵式人才培养格局,以文凭与技能并重为发展趋向的职业教育是实现就业有道的必经之路。为了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需要营造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完善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晓钿  
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子成分,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其类型定位确立和强化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子系统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立足于社会学视角,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确立的必要性在于,社会系统功能稳定需整合协调职业教育子系统,社会权力争夺冲突引发职普教育分流焦虑,社会运转下职业教育交换权日益式微,社会大众固有的职业教育刻板印象阻碍社会变迁发展。其类型定位确立的依据在于,职业教育承担社会分工下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功能,在社会地位、权力与资源分配的冲突疏解中发挥“社会安全阀”部分职能,可促进社会个体通过人际互动获取价值资源,并通过重构职业教育社会形象推动其赋能增值。为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需协调好职业教育内外系统,构建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政策待遇,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周伟  
职业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以职业为逻辑起点、专业教学标准以职业标准为参考、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三者共同支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类型化发展,使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适应职业运行规律。基于此,为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应统合建立职业分类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基于职业标准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并依据职业能力选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敬杰  
职业教育强国是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服务贡献、民众满意度和国际影响力等强大且显著的国家,具有高质性、适恰性、现代性、贡献大、国际化程度高等鲜明特征,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强国具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人口变局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自主探索、创新发展”需求更加迫切等典型特征。职业教育强国建设应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深度融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和职业教育数字化为主要支点,以坚持理念引领、推进体系深融、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数字赋能、坚持科研创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推进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个独特教育类型"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然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内涵和边界在哪里,其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核心特征是什么,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效实施职业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者对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有两个标志:一是培养目标的就业导向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达  杜怡萍  吴晶  李小娃  李海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类型,这一定位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明确了职业教育在目标定位、性质特征、体系结构、实施路径、功能范畴等方面与普通教育的不同:职业教育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定位;以契合教育和职业双重属性为性质特征;以构建内部衔接、外部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基本结构;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实施路径;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为功能范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家龙  
从目前职业教育的概念,难以找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定义存在外延过大的缺陷。职业教育的定义应有自身的逻辑起点,即完成一个人的初始职业化,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特征。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一个环节,比作为学校正规专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更确切。学校正规专业教育能否完成初始职业化,取决于它所创设的教育环境与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彦明  
教育类型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分类现象,揭示教育类型发展规律的交叉科学,其研究对象总体上是教育的共性之同和个性差异,具体可归纳为教育类型分类方法与标准,类型特征与内部结构,不同教育类型间相互关系三个方面。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确立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基石,指明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行动方向,开创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治理体系的出发点,对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梁   许铁敏   徐广才  
[目的]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理解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研究提出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建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支撑。[方法]基于党和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战略考量,综合运用历史、实证等研究方法,在明确城乡融合的重要意义、历史方位和基本特征基础上,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结果]我国城镇化走过70多年历程,工农城乡关系深刻演进,总体上经历了城乡分治、城乡渗透、城乡统筹、城乡融合等发展阶段,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功能形态融为一体、产业结构日益趋同、现代要素双向流动、发展差距持续缩小等方面基本特征。[结论]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大局,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谋划,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功能融合、产业融合、要素融合、社会融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我国大学治理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学校领导体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系领导体制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术管理实行学术委员会制度,民主管理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大学治理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党委领导,决策及时;校长负责,执行有力;层级清晰,实施高效;权力制衡,责任明晰。但也存在决策主体单一,利益主体参与不够;制度建设滞后,学术权力行使低效;科层权力偏大,民主权力不彰等不足。新时代我国大学治理应当重点从增强制度自信,坚持制度自觉;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完善治理结构,优化治理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须厘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要解决好职普协调背景下中职教育的定位问题,明确中职教育升学与就业兼顾的双重职能,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要解决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问题,着力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持续强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要解决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建设问题,完善治理政策保障机制,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格局,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以进一步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京京  马静仪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职业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职业教育信息化观念薄弱、教师信息化素养有待提升、信息化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化建设内外部条件薄弱等问题。为了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需要强化职业教育信息化理念,增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工作,保障软件、硬件的落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打造高素质职业教育信息化队伍;继续推进信息化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化均衡发展;创新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国昌  刘京京  
我国高职专科教育存在着学位"缺位"现象,导致职业教育地位不受重视,职教与普教体系相互脱节,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并悖离于世界学位制度的发展大潮。因此,构建合理完备的学位体系极为必要,可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追求,并顺应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工士"学位制度改革,不仅需要从思想上重视高职学位建设,从制度上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还需从实施上制定"工士"学位实施的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  吕鑫祥  郭扬  黄克孝  成永林  
一、前言任何事物之所以存在都由于它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即该事物质的规定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以有必要存在和发展,同样由于它具有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又是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研究和正确地认识这种特征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