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9)
2023(8064)
2022(6780)
2021(6479)
2020(5331)
2019(12317)
2018(11776)
2017(23234)
2016(12104)
2015(14025)
2014(13792)
2013(13944)
2012(13111)
2011(12129)
2010(11860)
2009(11090)
2008(10781)
2007(9503)
2006(8325)
2005(7459)
作者
(32218)
(27025)
(26749)
(25792)
(17456)
(12816)
(12448)
(10439)
(10383)
(9492)
(9391)
(9184)
(8551)
(8450)
(8412)
(8387)
(7916)
(7893)
(7890)
(7307)
(6722)
(6422)
(6241)
(6220)
(6149)
(6117)
(5845)
(5594)
(5312)
(5234)
学科
(64131)
经济(63968)
方法(34140)
管理(32989)
(32631)
数学(30310)
数学方法(30180)
(25480)
企业(25480)
中国(19410)
(15591)
(14919)
贸易(14908)
(14549)
(13934)
业经(12097)
(11016)
(10818)
金融(10817)
(9976)
银行(9976)
农业(9766)
(9692)
(8875)
地方(8382)
理论(8016)
环境(7849)
(7810)
(7778)
(7434)
机构
大学(184599)
学院(179597)
(93784)
经济(92603)
管理(71566)
研究(63679)
理学(62280)
理学院(61663)
管理学(61073)
管理学院(60729)
中国(51897)
(42095)
(37918)
财经(34577)
经济学(32277)
(31902)
科学(30623)
(29968)
经济学院(29301)
中心(28620)
研究所(26796)
财经大学(26193)
北京(24739)
(23535)
(22774)
师范(22658)
(22172)
(22114)
商学(21571)
商学院(21393)
基金
项目(116738)
科学(95947)
基金(91647)
研究(89076)
(77695)
国家(77100)
科学基金(67757)
社会(64735)
社会科(60640)
社会科学(60627)
基金项目(46990)
教育(41476)
自然(39843)
(39527)
自然科(39053)
自然科学(39045)
资助(38548)
自然科学基金(38462)
(34601)
编号(33429)
(29995)
国家社会(28553)
成果(27450)
教育部(27345)
中国(26033)
重点(25782)
人文(25718)
(24599)
(24145)
大学(23962)
期刊
(98247)
经济(98247)
研究(60933)
中国(34868)
(30426)
管理(26697)
科学(22715)
(21565)
金融(21565)
学报(20997)
(19333)
财经(18980)
经济研究(18847)
大学(17794)
教育(17324)
学学(16635)
(16386)
(14126)
业经(13739)
农业(13194)
问题(13133)
技术(12797)
世界(12487)
国际(12089)
统计(9813)
商业(9653)
技术经济(9587)
理论(8572)
(8372)
(8147)
共检索到272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方娴  金刚  
文化服务产业消费"扩容"与"提质"对于中国当前消费升级至关重要。以2012—2016年中国1854部电影为研究对象,本文将每日电影院层面票房数据汇总至全国层面,构建"电影—日"全国票房数据。为避免弱工具变量问题,采用新近发展的套索(LASSO)回归选择最优的天气与空气污染变量作为电影首映周非预期票房的工具变量,识别了社会学习对电影跨期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受外生冲击影响的电影首映周非预期票房变化对于后续周票房存在显著的正向跨期溢出效应,且该溢出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小。进一步地,制作质量越高、事前质量信息不确定性越高以及市场偏好越集中,电影消费的跨期溢出效应就越明显。这一结果表明,社会学习是引致电影消费跨期溢出效应的主要机制,观察学习与社会网络外部性等机制并未得到实证证据的支持。总体而言,本文揭示了社会学习是影响电影消费"扩容"与"提质"的关键因素,从个体间微观互动机制这一全新视角为激发中国新一轮消费升级提供了可行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分棉  任倩宜  周煊  
电影生态位宽度越宽,其市场绩效是否越高,这会对观众满意度产生什么影响,以及通过什么影响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基于企业行为和观众感知整合视角,以2015—2019年在中国市场上映的1466部类型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每一部电影的类型数量来衡量电影生态位宽度,运用OLS回归、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数逻辑回归等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多维度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电影生态位宽度会显著提高关注电影的观众数量和观影规模,从而提高电影的市场绩效;但显著降低了观众对电影的满意度,且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本文还发现,随着电影生态位宽度的增加,电影杂糅和融合的电影类型数量会增多,观众感知和识别电影中预置的电影类型的难度就会增大,观众感知的电影典型性程度会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观众感知的电影典型性程度在电影生态位宽度与观众满意度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表明宽生态位宽度的电影可以通过提升观众感知的电影典型性程度来提高观众的满意度。本文的研究识别了观众感知的电影典型性程度在电影生态位宽度与市场绩效关系间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拓展和深化了生态位宽度影响企业绩效的现有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子砚  陈靓  
奖项激励相关文献存在视角局限、维度单一和机制识别不清三大问题,本文依据2001-2018年间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评奖情况,运用双重差分法,区分和识别了市场选择机制和自身选择机制下奖项对获奖者后续工作数量、质量和多元化发展的多维激励作用。第一,奖项激励未能对获奖者的后续工作数量、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市场选择机制抑制了男性获奖者对高产、高质的发展意愿;两种激励机制对女性获奖者均不显著。第二,两种机制都鼓励获奖者的多元化发展,但市场选择机制抑制了较年轻获奖者多元化发展的意愿,却为较年长获奖者提供多元化发展的机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隽旎   孙琦   龚姝颖  
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常常需要处理大量而复杂的产品信息。因此,消费者需要借助能够简化概括产品信息的“代理变量”来对产品信息进行处理,从而简化购买决策行为。产品排名是消费者最常用的简化产品比较和评估过程的信息,消费者经常会在购买前参考产品排名,以支持自己的购买决策。本文以电影市场为例,使用2010年至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周票房数据,运用刻画消费者电影需求的离散选择模型,定量研究了电影首映周票房排名对消费者电影需求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来说,本文在三个方面对于现有文献进行了扩展:首先,本文将产品排名的需求效应分解为“感知质量效应”和“信息扩散效应”,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其次,本文研究了产品排名的需求效应在不同电影中异质性。最后,本文研究了排名信息对于整体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首映周的票房收入排名越高,会导致更好的质量感知和更积极的信息扩散,从而导致更高的总票房收入。但是,排名效应的主要渠道是感知质量效应而不是信息扩散效应。第二,本文发现首映周票房排名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较于国外电影和由大型电影公司发行的电影,排名对中国本土电影和小公司发行的电影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首映周票房排名对电影市场整体有市场扩张效应,但是扩张效应主要来自首周票房排名很高的电影,而非所有电影都能从排名信息中获益。本文的研究扩展了现有对产品排名效应的研究,并对电影行业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可行的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南永清   臧旭恒   姚健  
促进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有效应对“三重压力”的重要战略基点。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考察了金融素养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素养提升有效促进居民消费支出增加和结构升级,有助于降低消费结构中基础型消费而对发展型消费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基于异质性的分析表明,中等收入群体家庭素养提升更有助于促进家庭总体消费和发展型消费,通货膨胀认知消费促进效应主要集中在发展型消费领域,金融素养提升更有助于中老年家庭消费潜力释放和优化升级。金融素养主要通过缓解信贷约束、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及提升投资收益等渠道对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和结构升级发挥作用,此外不同于一般认知能力,金融素养消费效应充分体现了金融知识属性和金融决策内涵。通过采用评分累加金融素养指标和剔除耐用品的消费指标,从样本中剔除拥有金融投资经验家庭及利用工具变量法克服模型内生性等做法,验证研究结果稳健可靠。本文研究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和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婷  张兴健  
中国电影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发行放映体制方面不断推行改革,随着近几年来"高概念"电影"大营销"模式的出现,中国电影营销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站在市场营销学的角度,从影片本身、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方面揭示了中国电影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清  
本文以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公告前后累计非正常收益作为市场认同的代理指标,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和二元选择回归模型考察上市公司相关审计选择行为与上市公司市场认同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对上市公司审计机构的选择、审计机构数量的确定、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资费等行为的认同度不同。非正常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类型公告负向影响上市公司的累计非正常收益,审计机构的选择和审计机构的数量正向影响上市公司累计非正常收益处于正值区间的概率,而非正常审计费用则负向影响该概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丽红  张龙平  
文章运用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7年的数据,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投资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审计质量随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投资程度的上升而先下降后上升,呈现"U型"函数关系。文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并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通过行业专门化发展战略实现做大做强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咏梅  王亚平  
机构投资者是否能提高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进而稳定市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机构投资者持有渠道和交易渠道的差别入手进行分析,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持股比例越高,信息效率越高,市场的稳定性越好;而机构交易频率越高,信息效率越低,市场的稳定性越差。这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有利于提高股市的信息效率,而机构投资者的过度交易行为则有害于股市的信息效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小洋  周南玉  
采用配对分析法,考察了无形资产及无形资产摊销会计信息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形资产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无形资产的系统摊销没有反映其价值消耗形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伟  李涛  
"十一五"期间我国对电力行业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基于方向距离函数和ML指数,运用2000~2010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电力行业的绿色技术进步。基于环境波特假说,运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秩和方法实证检验了"十一五"节能减排政策对电力行业绿色技术的影响。结论证实,相对于"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显著促进了电力行业的绿色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游家兴  
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的存在集中反映了收益与风险不对等的关系,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定价思想构成强有力的挑战,是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中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中国1991年至2003年期间的证券市场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对两大谜团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两大谜团存在与否的结论本身不具备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不能为理性定价学派与非理性定价学派孰是孰非提供直接的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博  高红岩  
文章对2008—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的234部影片进行分析,通过考察资本投入和创意投入对票房收入的影响,测量了影片作为单个项目的效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测度了影片的投入产出效率,并且对不同影片类型、主要制片方所属地区以及不同所有制制片企业的影片效率进行比较。同时,探索了企业间的联合制片以及联合发行行为对于影片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1)中国电影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率均值约为66%,距离最佳产出效率尚存在约34%的提升空间;(2)不同影片类型内,奇幻和动画片具有相对更高的投入产出效率,剧情片投入产出效率相对较低;中国内地(大陆)制片企业出品的影片效率相对高于港台制片企业以及联合出品的影片;私营制片企业出品的影片效率高于国有制片企业出品的影片效率;(3)企业的联合制片和联合发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联合制片行为对影片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联合发行行为对于影片效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正勇  
以往对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均以年报为样本,本文首次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共1150个观测值),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安排能够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产品市场竞争则对部分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替代或互补的效应。本文的实证结论表明,在中国目前的制度背景下,要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需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此同时,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面临诸多问题,而相应的改革进展迟缓的情况下,通过降低进入壁垒等方式加强产品市场竞争,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琬君  冼国明  杨芸  
文章基于1998~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制造业内部生产结构调整角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多种稳健性检验以及克服了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仍然成立。文章进一步以城市间、产业间和企业间三种资源配置形态为影响机制,分析外资进入作用于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发现外资进入主要通过城市内产业间和企业间资源的再配置效应促进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其中前者具体表现为生产资源从中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后者表现为持续生产企业间和企业进入退出间生产资源再配置。外资进入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来自非港澳台地区和以独资方式的外资进入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外资进入对内陆城市和高行政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