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1)
- 2023(10193)
- 2022(8688)
- 2021(8447)
- 2020(7370)
- 2019(16565)
- 2018(16702)
- 2017(30493)
- 2016(17765)
- 2015(20627)
- 2014(21169)
- 2013(20331)
- 2012(19126)
- 2011(17282)
- 2010(18020)
- 2009(16510)
- 2008(16860)
- 2007(15824)
- 2006(13968)
- 2005(12529)
- 学科
- 济(63842)
- 经济(63676)
- 管理(44363)
- 业(41558)
- 企(34760)
- 企业(34760)
- 方法(31071)
- 数学(25285)
- 数学方法(24862)
- 中国(23277)
- 教育(21674)
- 农(19200)
- 理论(17742)
- 学(17451)
- 财(16586)
- 业经(15075)
- 和(12769)
- 制(12563)
- 贸(12344)
- 贸易(12337)
- 易(11978)
- 地方(11892)
- 农业(11891)
- 教学(11560)
- 技术(10053)
- 务(9955)
- 财务(9916)
- 财务管理(9883)
- 银(9541)
- 银行(9508)
- 机构
- 大学(255990)
- 学院(251321)
- 济(90210)
- 管理(88197)
- 研究(88140)
- 经济(87753)
- 理学(75058)
- 理学院(74053)
- 管理学(72335)
- 管理学院(71821)
- 中国(61543)
- 京(56933)
- 科学(55272)
- 所(45955)
- 范(43252)
- 农(43211)
- 财(43152)
- 师范(42894)
- 研究所(41581)
- 江(41288)
- 中心(40425)
- 业大(37436)
- 教育(37328)
- 北京(36923)
- 师范大学(34730)
- 农业(34098)
- 财经(33874)
- 州(32567)
- 技术(32392)
- 院(31268)
- 基金
- 项目(157802)
- 科学(122360)
- 研究(120903)
- 基金(108102)
- 家(94036)
- 国家(93066)
- 科学基金(77506)
- 社会(72019)
- 社会科(66779)
- 社会科学(66751)
- 教育(63676)
- 省(63592)
- 基金项目(56109)
- 划(55306)
- 编号(53614)
- 自然(48876)
- 自然科(47733)
- 自然科学(47717)
- 成果(47293)
- 自然科学基金(46837)
- 资助(45041)
- 课题(39589)
- 重点(37029)
- 部(35848)
- 发(34449)
- 年(32684)
- 创(32423)
- 项目编号(32400)
- 性(31110)
- 教育部(30826)
- 期刊
- 济(103159)
- 经济(103159)
- 研究(80739)
- 教育(62253)
- 中国(61775)
- 学报(41752)
- 农(39289)
- 科学(36347)
- 财(35698)
- 大学(32158)
- 管理(31558)
- 学学(28565)
- 技术(27313)
- 农业(26428)
- 融(19224)
- 金融(19224)
- 财经(17202)
- 业经(16474)
- 职业(16213)
- 经济研究(15659)
- 业(15028)
- 图书(15019)
- 经(14862)
- 版(13272)
- 问题(13231)
- 坛(12384)
- 论坛(12384)
- 技术经济(11953)
- 统计(11601)
- 理论(11225)
共检索到390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冲 张雅君 王娟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AI大模型走向场景落地与实践应用,深刻影响教育等领域。文章从社会大众角度出发,通过网络舆情主题与情感分析等文本分析方法,对2023年1月-2024年3月Bilibili平台中“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教育应用”的话题弹幕文本进行数据挖掘,旨在全面剖析社会大众对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情感态度、关注热点与看法意见,审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成效和潜在的伴生性风险,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研究发现:社会大众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总体持积极情感态度且整体情感占比趋于稳定;关注热点聚焦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公平、教育应用、态度观点”,具有多极化倾向;看法意见集中在“准确性、普适性、伦理性、异化性”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特点。文章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依据社会大众对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看法和现实问题,从学生、教师、企业、政府等层面提出具有公信力的优化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浩 张文兰 杨雪琼
ChatGPT的出现意味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又一次掀起了信息化革命的浪潮。本文详细概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该技术存在不透明性和不可解释性、数据隐私和安全、个性化和公平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然后从个性化教育、智能教学、联合教育及虚拟教学四个方面,展望了未来教育领域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应用 发展前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课题组 李伟 王晓明 蒋军民 肖倩 陈东可 王霄鹏 冯茜芦 康小雪
ChatGPT的出现将人工智能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推动智能化时代的快速到来,也为税务机关提高人工智能应用水平带来新的启示。当前税务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与以ChatGPT为代表的国际领先水平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类产品应用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分析AIGC类产品在税务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探索提出AIGC类产品在税务领域应用的典型场景对提升税务领域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推进AIGC类产品在税务领域的应用,应做到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聚焦税费服务领域,打造独特的AIGC类税务产品;引入高端智库,与国内领先机构开展深度合作;设立创新实验室,主动探索积累经验;坚持长期投入,逐步深化应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游俊哲
[目的/意义]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所展现出的强大“类人性表达”能力使科研活动中的知识获取途径从检索式向生成式转变,思维运作过程从综合式向选择式过渡。科研方法的转变进一步导致生成式AI冲击现有的科研评价规则,在科研场景中引发输出低质量信息的风险与研究者不当利用进行欺诈舞弊的风险。有必要对现有的科研评价规则进行创新、改善,以此规制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引发的科研风险。[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法提出当前学界从可版权性出发的赋权论探讨难以满足风险规制的需求。[结果/结论]应采取行为规制模式,在行业软法中设置使用披露义务、内容审查义务以及创新性说明义务,并将研究者的AI使用场景分为作为语言辅助工具的使用、作为事实发现工具的使用以及作为思想生成工具的使用,并根据不同场景为其分配不同程度的义务。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吕丹阳 郎元柯 范柏乃 金宇涛
公共服务是构建有序社会的基础。数字技术在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公民参与、技术鸿沟、休眠数据等诸多问题。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勃兴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其带来的技术–权力的冲突也更加显著。本文以公共服务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其在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协调区域不平等以及增强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潜力,同时着重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数据安全、算法偏见、公众隐私等挑战。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公共服务领域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问题,也将为未来政策制定和技术应用提供启示。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公共服务 公众接受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卢宇 余京蕾 陈鹏鹤 李沐云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生成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模态数据,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其中,ChatGPT系统因其良好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体现出较高的多领域应用潜力。本研究以ChatGPT作为主要对象,基于其四项核心能力,即启发性内容生成能力、对话情境理解能力、序列任务执行能力和程序语言解析能力,探讨在教师教学、学习过程、教育评价、学业辅导四个方面的潜在教育应用。在此基础上,在真实系统中进行了习题生成、自动解题、辅助批阅等教育应用的初步验证。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所面临的局限和对教育的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汇川 孟凡 黄文彬
[目的/意义]借鉴以赛亚·伯林的问题分类法,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效能。[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与批判性思考,将伯林的问题分类法映射到情报工作中,分析、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应对事实/经验、逻辑/形式、哲学/思辨问题时相较情报工作者的优势和局限。[结果/结论]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对情报工作中事实/经验、逻辑/形式类问题时相较情报工作者可能具有较大优势;应对情报工作中哲学/思辨问题时则不占有优势。基于此,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我国情报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并给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菲菲 韩磊
现阶段,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基于百度的文心大模型,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并总结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应用的风险,提出如何规避风险的建议,最后对构建审计行业大模型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模型 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源 王一鹏 魏强 张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要加强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为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含义及目前发展状况,较为详细地研究了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以期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内部审计 商业银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显超
随着"金融+科技"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受到追捧,人工智能的应用日益广泛。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务业领域亦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本文在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现状后,深入研究其应用难点,并针对难点进行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商业银行 风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力 柳海民
职业教育的技能与就业属性意味着对人工智能影响的探讨不能仅停留在职业教育内部,还应考虑就业市场这一关键的外部要素。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相关研究面临着从预测未来到现实探索的范式转变。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应面对替代效应,强化规划能力;承担社会责任,拓展职业培训服务;把握补偿效应,培养综合的现代职业人以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未来,职业教育研究应继续深入关注外部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契合的职业教学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内外部的有机联系,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和进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苑 汪琼
随着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日渐普及,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伦理挑战不容忽视。欧盟于2019年4月出台的《可信赖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阐释了可信赖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及建议的实现路径。基于此文件提出的伦理框架维度,结合AI教育应用已出现的伦理争议案例及相关研究发现,本文从"人的能动性与监督""技术稳健性与安全性""隐私与数据管理""社会与环境福祉""多样性、非歧视性与公平性""透明性"和"问责制度"这七方面分析了面对AI教育应用伦理困境时可采用的防范对策,如伦理嵌入设计、包容性测试等技术手段和建立多层责任分配制度、完善认证系统等非技术手段,为智能教育产品从开发、部署到使用全过程做到"可信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伦理 智能教育产品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雯 李永智
生成式人工智能日益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最大变量。调研发现,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政策、学术研究、行业发展和教育实践应用等维度发生转向。各国政府、相关组织相继出台政策,全球很多院校从禁止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步转向指导性应用;国内外学界日益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和潜在风险;市场应用在教育类型、学科覆盖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长远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推动现有产业组织形态、用工模式、用工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进而重构人才培养目标、重塑教育形态、赋能科学评价。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生成幻觉”问题,潜在的意识形态和伦理风险,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以及对教育公平的新挑战不容忽视。我国应以提高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作为应用前提,以跨学科、有组织的国产研发破解应用难点,以更严格的政策约束确保应用安全。同时,为避免造成新的数字鸿沟与教育不公平,应建立统一研发标准,降低应用成本,通过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最终实现全体师生共享普惠优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带来的发展红利。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数字化 国际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敏 徐健
[目的/意义]利用情感分析技术提取视频弹幕与字幕中包含的情感信息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网络视频内容特征和用户情感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视频内容制作、检索途径提供建议。[研究设计/方法]构建基于情感词典的视频弹幕与字幕的情感分析与比较模型,对视频弹幕与字幕进行情感词抽取、情感种类划分、情感值计算,并结合时间序列研究其变化趋势。[结论/发现]实验表明:①弹幕的情感强度普遍高于字幕;②弹幕与字幕的情感种类分布规律大致相同,但二者的情感种类占比大小不同;③字幕与弹幕的情感关系可分为四种情况。利用视频弹幕与字幕情感种类分布的异同,可以从宏观上评判视频内容传达的情感与观众实际产生情感的异同;利用视频弹幕与字幕的情感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可以从微观上了解视频某个片段的质量。[创新/价值]从影视作品本身内容与用户观影感受两个方面进行情感分析与比较,能够发现两者的情感契合和差异现象,为影视作品的质量评估、制作和推荐等任务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婧婧 杨业宏 安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推陈出新,人类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互联网+"时代,基于视频的交互技术——弹幕为在线学习提供了新的交互方式。本研究通过对B站中一门PS课程的弹幕数据进行分析和文本挖掘,发现弹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老师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缩小学习者、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减少其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孤独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交互的语言特点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转换,学习者之间就此形成了语言认同。相比传统课堂,弹幕学习中学习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更为直接,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