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8)
- 2023(14717)
- 2022(12833)
- 2021(11887)
- 2020(10201)
- 2019(22774)
- 2018(22430)
- 2017(43735)
- 2016(23671)
- 2015(26246)
- 2014(25853)
- 2013(25858)
- 2012(23569)
- 2011(21216)
- 2010(20848)
- 2009(19370)
- 2008(18844)
- 2007(16446)
- 2006(14317)
- 2005(12174)
- 学科
- 济(93227)
- 经济(93019)
- 管理(67880)
- 业(67595)
- 企(54473)
- 企业(54473)
- 方法(48445)
- 数学(41923)
- 数学方法(41570)
- 中国(25787)
- 财(25351)
- 农(25117)
- 业经(20800)
- 学(20181)
- 贸(17775)
- 贸易(17770)
- 地方(17282)
- 易(17198)
- 制(17152)
- 农业(16685)
- 务(16289)
- 财务(16228)
- 财务管理(16198)
- 理论(15894)
- 银(15490)
- 银行(15427)
- 企业财务(15422)
- 和(15210)
- 行(14569)
- 融(14521)
- 机构
- 大学(338493)
- 学院(334761)
- 管理(135360)
- 济(132832)
- 经济(130111)
- 理学(118358)
- 理学院(117066)
- 管理学(115066)
- 管理学院(114469)
- 研究(108807)
- 中国(82458)
- 京(70591)
- 科学(69103)
- 财(62209)
- 农(58315)
- 所(54295)
- 业大(53914)
- 财经(50875)
- 研究所(49873)
- 中心(49655)
- 江(46597)
- 经(46425)
- 农业(46179)
- 北京(44244)
- 范(42019)
- 师范(41520)
- 经济学(40343)
- 院(39032)
- 财经大学(38225)
- 州(37974)
- 基金
- 项目(237257)
- 科学(185963)
- 基金(174133)
- 研究(167731)
- 家(153210)
- 国家(151928)
- 科学基金(130438)
- 社会(108324)
- 社会科(101951)
- 社会科学(101922)
- 基金项目(93106)
- 省(91553)
- 自然(86765)
- 自然科(84767)
- 自然科学(84744)
- 自然科学基金(83257)
- 划(77691)
- 教育(76444)
- 资助(71676)
- 编号(66872)
- 成果(52660)
- 重点(52560)
- 部(52248)
- 创(49083)
- 发(48770)
- 科研(46174)
- 创新(45772)
- 课题(45003)
- 教育部(44810)
- 国家社会(44357)
- 期刊
- 济(137276)
- 经济(137276)
- 研究(97106)
- 学报(59230)
- 中国(57895)
- 农(51675)
- 科学(51535)
- 管理(46172)
- 财(45517)
- 大学(44242)
- 学学(42118)
- 农业(35198)
- 教育(31274)
- 融(31116)
- 金融(31116)
- 技术(25359)
- 财经(24616)
- 经济研究(22826)
- 业经(22500)
- 经(20795)
- 业(17718)
- 问题(17658)
- 科技(16745)
- 版(16626)
- 理论(16545)
- 图书(15649)
- 技术经济(15584)
- 商业(15541)
- 业大(15412)
- 实践(15191)
共检索到471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虹 王波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本文根据标准消费人的方法测算出我国1995—2011年老年人消费总支出,选用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反映老年人消费需求,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与检验方法,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拉动老年人消费的经济效益明显,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老年人消费需求 基本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汪连杰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社会养老保险有利于缓解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剥夺感和社会剥夺感;在采用工具变量法消除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社会养老保险通过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信任感、健康水平和政治参与度来降低其相对剥夺感;异质性检验显示,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男性、80岁以上和贫困线以下老年人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效应更大。应建立基础养老金与居民消费指数的联动增长机制,倡导精准扶贫政策向农村老年人群体倾斜,并通过营造重视和关爱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氛围,来逐渐消除其相对剥夺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海青 孙祁祥
自20世纪70年代起,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理论角度看,简单的、拥有强假设的生命周期模型并不能证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行为存在影响,但在放松完善资本市场、养老金精算公平、个体寿命确定等假设,以及加入更多参数以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可以在理论上被证明,虽然其影响的方向并不确定。从实证角度看,虽然所使用的数据和方法存在很大差别,但大部分研究得到了一致结论,即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方向,包括在模型中加入更多个体偏好参数和国家制度参数,以及在实证中对研究群体进行拓展,从而对制度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老年人 退休 评述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夏会珍 王亚柯
本文采用2013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的收入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对老年人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老年人总可支配收人水平显著提高,其中与2013年相比,2018年我国老年人来自个体工资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和社会保障性收入的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其涨幅分别为288.6%、172.5%和50.9%;(2)收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相比2013年,2018年老年人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大幅增加,来自家庭转移性收入的比重略微增加且相对稳定,来自社会保障性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但其仍是老年人收入的第一大来源;(3)与未参保老年人相比,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收入水平较高,尤其是参加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商业等其他养老保险的老年人,但与2013年相比,2018年养老保险的正向作用有所减弱,保障水平较高的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商业等其他养老保险对城镇老年人与老年女性收入的正向作用较大。据此,需完善养老保险体系,逐步缩小各类型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充分发挥其养老保障功能。
关键词:
老年人收入 收入结构 养老保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雨慧
文章选取了湖南省湘潭市、衡阳市、广东省东莞市、潮州市这四个地级市的年满60岁的具有农村户籍的763个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养老金对老年人幸福水平的影响极其程度。发现:农村老年人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元,给老年人带来的幸福水平约为0.003,明显高于"子女承担"和"自我劳动或前期储蓄"对老年人幸福水平的边际影响。
关键词:
养老金 老年人 幸福指数 农村调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梁涵 丁宇刚 陈华
本文运用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养老保险:(1)显著减少了老年人的每周工作时间,使断点附近获得养老保险金的群体要比未获得养老保险金的群体每周少工作5.32小时;(2)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要比男性更显著;(3)在2011年,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2013年和2015年随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的上升则陆续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收入水平较低或者预算约束越紧的群体,养老保险对其劳动供给的影响更加显著,即政策福利的主要受益者为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这符合政策初衷,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价值。这些发现对优化养老保险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一凡 易定红 赵依兰
人口老龄化时代,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和老年人就业问题是需要关注的焦点。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养老保障对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障会降低其就业的概率,但影响程度较为有限。不同类别养老保险所带来的影响存在差异,享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就业概率,而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则会提高就业概率。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东部地区与城市地区的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障会显著降低其就业概率。老年人对社会的心理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养老保障对就业概率的抑制作用。政策启示是适当完善养老金发放机制,在保障老年人生活福祉的同时,合理运用老年人力资本,促进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实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泽宇 严新明
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和断点回归设计(RDD),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领取社会养老保险能够促进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领取社会养老保险既会通过提高个人收入、缓解收入不平等和改善身体健康进而促进社会参与,又会通过增加非农劳动供给进而抑制社会参与;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对社会参与的促进作用对于男性、有自有住房者、已婚有配偶者、与子女同住者、中西部居民和新农保时期(2011—2013年)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靖雯 麦东仁 龚六堂
本文考察了以“新农保”为代表的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隔代抚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养老金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隔代抚养参与率,该负向影响在女性老年人和孙辈数量更多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养老金对隔代抚养参与率的影响渠道在于代际间联系的弱化,养老金不仅减少了老年人与子女同居的可能性,还会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产生挤出效应。隔代抚养会提高老年人的抑郁水平,而领取养老金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该负面作用。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新农保” 隔代抚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乾 方守林
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的数据分析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和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不显著。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有更高的自评健康和更低的抑郁倾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医疗服务、社会交往和市场劳动影响老年人健康。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使用更多的医疗服务项目、有更高的社会交往次数和更少的劳动参与时间进而有更好的自评健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识别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且主要是降低了农业劳动参与率,并未降低非农业劳动参与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是通过收入效应降低了劳动参与率的。具体体现为,新农保养老金水平越高,其对劳动参与的负向影响越大,但收入效应仅体现在私人储蓄较充足的群体,这表明新农保养老金只是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催化剂",它仅仅使养老筹资能力较强的老年人提前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劳动参与 断点回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识别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且主要是降低了农业劳动参与率,并未降低非农业劳动参与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是通过收入效应降低了劳动参与率的。具体体现为,新农保养老金水平越高,其对劳动参与的负向影响越大,但收入效应仅体现在私人储蓄较充足的群体,这表明新农保养老金只是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催化剂",它仅仅使养老筹资能力较强的老年人提前退出了劳动力市场。研究还发现,男性、身体健康以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概率更大。这表明,新农保养老金可能扭曲了劳动力市场,它使人力资本相对较高的劳动者提前退出,而剩下更多的人力资本相对较低的劳动者。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劳动参与 断点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青枝 李军 张逸超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会对居民消费水平和层次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立足于山西省具体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分析社会养老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联系的实证研究显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公众开支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消费增长;基于此,应进一步调整养老金支出水平和结构,提升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层次,促进山西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消费 消费倾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青枝 李军 张逸超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会对居民消费水平和层次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立足于山西省具体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分析社会养老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联系的实证研究显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公众开支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消费增长;基于此,应进一步调整养老金支出水平和结构,提升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层次,促进山西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消费 消费倾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晓冬 方向明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新农保"与老年人福利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对提高农村居民养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年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滞后项估计、工具变量法和断点回归法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并利用路径分析方法检验了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新农保能够显著降低参保老年人的抑郁程度并提高生活满意度,且对女性、低龄和留守老人的主观福利促进作用更加明显;(2)不同养老金水平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仅领取基础养老金并不能显著提高参保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而当养老金水平超过基础养老金时,新农保的主观福利效应才开始显现,且参保时间越晚,养老金的作用越弱;(3)在影响机制方面,新农保的主观福利效应主要来源于三条途径,分别是绝对收入效应、相对收入效应与时间分配效应。其中,相对收入效应发挥了主要作用。即在当前阶段,新农保改善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物质层面的经济支持,而是精神层面的信心与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的实证研究与反思
我国养老保险影响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基于养老保险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
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
商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个人收入的增收效应分析
养老保险、消费差异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负债行为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我国农民消费的影响——基于SEM的实证研究
“土地换社保”能改变老年人的传统养老观念和养老行为吗?——来自征地养老保险政策实验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