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6)
- 2023(6225)
- 2022(5255)
- 2021(4660)
- 2020(3562)
- 2019(8089)
- 2018(7937)
- 2017(15044)
- 2016(7977)
- 2015(8931)
- 2014(8935)
- 2013(8976)
- 2012(8832)
- 2011(8225)
- 2010(8492)
- 2009(7785)
- 2008(7762)
- 2007(7263)
- 2006(6834)
- 2005(6241)
- 学科
- 济(42585)
- 经济(42439)
- 业(20501)
- 管理(19339)
- 地方(16800)
- 中国(16477)
- 企(15403)
- 企业(15403)
- 农(13862)
- 业经(12671)
- 方法(10692)
- 地方经济(9610)
- 农业(9486)
- 发(9212)
- 和(8421)
- 融(7813)
- 金融(7812)
- 银(7598)
- 银行(7590)
- 行(7505)
- 理论(7358)
- 学(7298)
- 制(7059)
- 环境(6952)
- 发展(6877)
- 展(6856)
- 数学(6798)
- 数学方法(6748)
- 财(6693)
- 贸(6402)
- 机构
- 学院(118219)
- 大学(115202)
- 济(50123)
- 经济(48988)
- 研究(46866)
- 管理(41876)
- 中国(35880)
- 理学(34432)
- 理学院(33948)
- 管理学(33437)
- 管理学院(33198)
- 科学(27582)
- 京(26245)
- 所(24285)
- 财(23352)
- 研究所(21527)
- 中心(20755)
- 农(20516)
- 江(19851)
- 范(18733)
- 师范(18580)
- 北京(17433)
- 财经(17334)
- 院(16614)
- 州(16373)
- 经(15516)
- 业大(15469)
- 农业(15439)
- 省(15407)
- 经济学(14796)
- 基金
- 项目(71521)
- 科学(56484)
- 研究(56154)
- 基金(49307)
- 家(42022)
- 国家(41549)
- 社会(37566)
- 科学基金(35312)
- 社会科(34311)
- 社会科学(34298)
- 省(29620)
- 基金项目(25663)
- 教育(24850)
- 划(24177)
- 编号(23705)
- 发(22275)
- 成果(20124)
- 自然(19933)
- 自然科(19438)
- 自然科学(19436)
- 资助(19433)
- 自然科学基金(19079)
- 发展(18431)
- 展(18088)
- 课题(17488)
- 重点(16348)
- 部(15225)
- 创(14813)
- 国家社会(14556)
- 年(14269)
共检索到202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锋 郑洋 朱高洪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原理阐释了社会和谐的内涵,指出社会和谐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和合作为表征,其构建与实现应遵从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依赖于在把握人类社会需求演绎、协同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推动生产力的高效有序发展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支持。进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双剩余理论",以揭示其间的供需机理和协同准则;推导出了社会收益分配的相对公平系数,以衡量人与人公平要求下的社会和谐。针对国情和战略目标要求,提出了以加强小城镇建设为轴心的城市、小城镇与农村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合理聚散的"三元结构"发展模式,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托瑞·帕尔森 李薇
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瑞典学习圈式教育,有助于发展中的社会向深层民主迈进。因为它有利于提升国民的知识和教化,使得社会的基本问题得以深入而广泛地探讨,从而为构建现代的、民主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奠定基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德贤
从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生态学等多学科视角来看,环境变化、环境质量下降所反映出的当代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我国环境质量变化与我国经济增长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系统承载力的协调性的意义愈加凸显,我国环境保护与区域生态环境资源系统稳定相关性的意义亦十分重大。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协调相关性十分重要,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和谐社会发展协调相关性意义日益彰显。
关键词:
环境变化 可持续发展 发展规划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玲 刘雨林
就作者视野所见,学术界尚无论及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文章。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框架下,在分析西藏社会结构中导致社会不稳定风险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对西藏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之间相互关系的梳理,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密切作用关系的角度,揭示了构建一个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应该是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陈衍
2008年和2009年,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的推动下,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是,经济危机的阴影并没有如人们期盼地那样马上褪去,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环境恶化、气候危机、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的挑战。因此,在新的十年将要来临之际,世界各国开始更理智地谋划未来的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更加包容的和谐社会成为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阎安
本文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程及人与自然不能协调发展的原因,并指出人类要维持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虎 陈国谦 涂又光
本文通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说明进行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辨析了不同的环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提出人与环境相融和谐的意识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灵魂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 和谐 环境意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谭益民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分析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意义,指出了高校和谐校园的特征,进而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
关键词:
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瑞华
我国证券市场在市场可持续发展建设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上市公司、投资主体以及制度建设普遍存在的“断流缺陷”,即上市公司发展、投资主体发展、制度建设等缺乏持续性,直接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和谐发展观尽快清除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确保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彻底摆脱长期低迷的状态。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可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 投资主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向清,周贵华
持续发展:当今世界的共同主题 近年来,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消极后果已逐步明朗,人口剧增、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欣 马林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是国防前线,更应该是改革开放前沿。文章以对外开放为视角,以口岸经济为对象进行研究,认为应从国家战略层面重新审视和定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问题。利用西部独特的陆疆优势,整合沿边口岸资源,调整口岸经济结构,做强做大沿边陆路开放是破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困局的有效手段和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培育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
关键词:
沿边开放 和谐可持续发展 口岸经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修颖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内容、以谋求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人地观应成为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并处理各种人地矛盾的全新的人地观。人地非和谐问题在我国集中体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上,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运用全新的人地和谐发展理论正确认识并解决好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PRED协调问题是当务之急,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教兴农、加强宏观调控、合理使用农资,是谋求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人地和谐理论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小荣 樊冀 熊仲超 赵东升
据报载,力拓商业贿赂案使中国经济损失达7000亿元人民币之巨,可见防治商业贿赂,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有之义。反商业贿赂,依靠"人治"即权力反腐,越反越多,依靠制度,显效持久,治本除根。治理商业贿赂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预防商业贿赂,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经济能不能可持续发展;在已经查结的商业贿赂案件中,涉及国家公务员利用行政审批权、执法权索贿、受贿占据相当大的数量,所以,预防和惩治商业贿赂犯罪,是反腐败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不可截然分开。本文对构建预防和惩治商业贿赂用"人治"型局限,或制度型模式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