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5)
2023(5642)
2022(4858)
2021(4341)
2020(3580)
2019(8036)
2018(7996)
2017(15627)
2016(8026)
2015(9097)
2014(9140)
2013(9269)
2012(9063)
2011(8649)
2010(8898)
2009(8311)
2008(7923)
2007(7358)
2006(6873)
2005(6198)
作者
(23502)
(19966)
(19868)
(19026)
(12772)
(9382)
(9078)
(7665)
(7651)
(7108)
(7046)
(6569)
(6458)
(6396)
(6145)
(6102)
(5900)
(5853)
(5749)
(5384)
(5259)
(4760)
(4702)
(4676)
(4569)
(4429)
(4300)
(4112)
(4050)
(3850)
学科
(61214)
经济(61065)
管理(23478)
(18774)
方法(18080)
(16805)
企业(16805)
地方(15493)
数学(13526)
数学方法(13454)
(12950)
中国(12152)
业经(11947)
地方经济(11904)
(10123)
(9211)
理论(9160)
(7831)
(7787)
(7323)
经济学(7000)
农业(6782)
环境(6593)
(6590)
金融(6589)
(5848)
关系(5833)
(5714)
(5607)
银行(5597)
机构
大学(131007)
学院(127984)
(64895)
经济(63774)
管理(49528)
研究(47822)
理学(42481)
理学院(41989)
管理学(41472)
管理学院(41215)
中国(34527)
(27502)
(26485)
科学(25482)
(23559)
财经(22008)
研究所(21049)
经济学(20894)
中心(20365)
(19902)
(19224)
经济学院(18347)
(18002)
师范(17895)
(17240)
北京(16867)
(16209)
财经大学(16147)
业大(14838)
师范大学(14768)
基金
项目(78802)
科学(63752)
研究(59832)
基金(59515)
(50419)
国家(49981)
科学基金(43503)
社会(43200)
社会科(39776)
社会科学(39761)
基金项目(31110)
(28670)
教育(27306)
自然(25529)
自然科(24958)
自然科学(24953)
自然科学基金(24559)
(23962)
资助(23851)
编号(23614)
成果(20484)
(18523)
国家社会(17965)
(17450)
重点(17384)
教育部(16744)
人文(16427)
课题(15773)
(15618)
大学(15386)
期刊
(82311)
经济(82311)
研究(43563)
中国(25501)
(20387)
管理(19950)
科学(17098)
学报(17017)
(16235)
大学(13565)
经济研究(13552)
教育(13065)
学学(12565)
财经(12272)
(11224)
金融(11224)
技术(10829)
(10768)
农业(10564)
业经(10484)
问题(10164)
技术经济(8015)
世界(7580)
(7145)
图书(7065)
经济问题(6730)
统计(6699)
国际(6566)
经济管理(6421)
商业(6121)
共检索到204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史丹  汪崇金  
人类与生俱来就具有与他人合作并维护伦理规范的倾向。尊重并激发人类的这一特质,已是当前中国推进社会治理的一个有效突破口。本文紧扣经济学实验、演化仿真和脑成像行为经济学三大研究方法,从静态视角系统梳理了人类这一特质的证据,并从动态视角勾画其可能的演进路径。本文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动机与方式,强化人们对他人合作态度的乐观判断,以及对他人维护伦理规范倾向的积极预期,从而在借助他律的同时,践行慎独,自觉地维护社会合作和良好规范,更好地促进社会合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史丹  汪崇金  
人类与生俱来就具有与他人合作并维护伦理规范的倾向。尊重并激发人类的这一特质,已是当前中国推进社会治理的一个有效突破口。本文紧扣经济学实验、演化仿真和脑成像行为经济学三大研究方法,从静态视角系统梳理了人类这一特质的证据,并从动态视角勾画其可能的演进路径。本文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动机与方式,强化人们对他人合作态度的乐观判断,以及对他人维护伦理规范倾向的积极预期,从而在借助他律的同时,践行慎独,自觉地维护社会合作和良好规范,更好地促进社会合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灵燕  
中国人倾向于以不同的规则对待和自己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人,这种关系导向行为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加以解释。由于熟人之间的交往是持续的,且某两人之间的交往情形会被熟人圈中的其他人了解到,因此,当个人实施“送人情”这种看似利他主义的行为时,虽然栖牲了短期利益,却可以期望在未来获得他人的回报。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送人情”时都抱有未来从他人那里获得互惠性报偿的期望,只有家人之间在相互帮助时才不会计较对方回报与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航  
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对前两种利他行为,生物学已经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关于纯粹利他,生物学存在着很大争论,至今没有圆满的解释。本文在“合作剩余”和“生物演化稳定策略”(ESS)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能够解释纯粹利他行为的模型,并利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一行为内在的激励机制作出了说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翠萍  汪戎  
本文从分析"经济人"的行为特征入手,通过四象限模型分析了个人行为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及人的行为如何影响制度供给,反过来制度供给又是如何通过"生产"或"塑造"个人偏好而影响经济效率。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制度是微观个体行为的产物,宏观绩效是制度价值的落脚点,是个人行为选择的结果。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不能忽视对个人行为的研究,不能忽视制度供给是通过影响人的行为而影响经济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怡男  刘颖  
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大量经济现象,传统经济学理论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新兴的行为经济学以其逼近真实市场行为的理论分析对传统经济学的缺陷提出了挑战,大大增强了对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本文以企业价格行为为例,利用行为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市场中的大量企业价格行为异象进行解释,并指导企业经营者做出理性价格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强  
以往分析地方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研究较多关注于地方政府的意识形态偏好。文章通过构建以中央政府行为为外生变量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型,对在中央政策给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种种政策选择做出分析。对地方政府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对垄断部门实施保护以及民营企业对地方官员的“公关”、民企参与国企改组迟缓等现象做出了解释。借助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中央政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勇  宋金芳  
经过最近30多年的发展,语言经济学在国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过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学家的努力、借鉴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分别在语言与收入的关系、语言与经济发展、语言的动态发展及语言政策方面形成了一些理论观点,并对宏观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丽  李琪  
具有匿名性、即时性和跨国界性等特征的电子货币将有利于洗钱,并给反洗钱造成潜在的威胁,但是迄今为止还未发现利用电子货币进行洗钱的实例。根据洗钱者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并用博弈论对电子货币反洗钱策略进行了研究。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志丽  邵军  陈敏  徐波  
行为经济学研究按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两个分支。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投资者情绪,已有研究主要用股权融资渠道观、理性迎合渠道观解释投资者情绪对企业实物投资的影响,用市场驱动并购理论解释投资者情绪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管理者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已有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往往造成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且与并购决策正相关,与并购绩效负相关。未来研究应将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纳入同一框架,考虑不同人文环境下主体非理性行为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超英  朱建明  闫艾丽  
行为经济学摆脱了传统理论抽象的完全理性人假设的束缚,利用实验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出基于"有限理性"的行为人的假设,在此基础上,从人们的不耐心递减、有限意志力、估测偏见、参照点依赖四个方面的特性来说明行为经济学对人们时间偏好不一致的解释。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晓东  刘力臻  
西方经济学在风险决策理论中存在缺陷,表现为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的决策悖论。行为经济学所倚重的前景理论虽然能够解释悖论问题,但是未能真正揭示悖论问题产生的心理学机理,其本质上只是对实验数据形而上的总结。这导致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诸多模型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呈现碎片化状态。现代心理学把情绪作为影响决策问题的重要变量。情绪理论中的预期情绪可以带来附加效用,因而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可以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情绪理论中的即时情绪可以通过群体心理影响群体决策,能够用来解释市场经济中的极端现象。西方经济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晓东  刘力臻  
西方经济学在风险决策理论中存在缺陷,表现为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的决策悖论。行为经济学所倚重的前景理论虽然能够解释悖论问题,但是未能真正揭示悖论问题产生的心理学机理,其本质上只是对实验数据形而上的总结。这导致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诸多模型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呈现碎片化状态。现代心理学把情绪作为影响决策问题的重要变量。情绪理论中的预期情绪可以带来附加效用,因而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可以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情绪理论中的即时情绪可以通过群体心理影响群体决策,能够用来解释市场经济中的极端现象。西方经济学的决策理论需要与心理学的情绪理论相融合以解决其理论缺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建军  吴海民  
蓝海战略的理论精髓是规则再造与价值创新。本文为蓝海战略提供了一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框架,指出价值创新的奥秘在于整合运用边际效用递增与边际成本递减两大经济规律,从而实现高效用与低成本的有效结合;规则再造的关键在于将传统市场逻辑下的“价格—需求—供给—价格”机制,改造成非竞争性市场逻辑下的“效用—需求—供给—成本”机制,重新塑造新的供求法则。这正是蓝海战略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秀丽  王文亮  王成璋  
城市出现的原因有多种,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解释以集聚效应为特征,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城市化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