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
- 2023(1908)
- 2022(1674)
- 2021(1669)
- 2020(1321)
- 2019(3027)
- 2018(2902)
- 2017(5193)
- 2016(3203)
- 2015(3797)
- 2014(3815)
- 2013(3342)
- 2012(3136)
- 2011(2939)
- 2010(2848)
- 2009(2300)
- 2008(2223)
- 2007(2113)
- 2006(1946)
- 2005(1477)
- 学科
- 济(9033)
- 经济(8902)
- 中国(7664)
- 管理(5628)
- 理论(5544)
- 业(5356)
- 企(5173)
- 企业(5173)
- 方法(4460)
- 农(4221)
- 和(3857)
- 教育(3768)
- 业经(3730)
- 社会(3610)
- 经济理论(2806)
- 企业经济(2791)
- 财(2469)
- 农业(2378)
- 学(2069)
- 技术(1998)
- 教学(1930)
- 制(1904)
- 职业(1850)
- 数学(1827)
- 数学方法(1812)
- 工作(1764)
- 学校(1746)
- 障(1656)
- 保障(1654)
- 社会保障(1654)
- 机构
- 学院(39357)
- 大学(37008)
- 研究(13654)
- 济(13130)
- 经济(12702)
- 管理(12634)
- 理学(10928)
- 理学院(10758)
- 管理学(10519)
- 管理学院(10433)
- 职业(9875)
- 教育(9232)
- 范(8428)
- 师范(8409)
- 技术(8114)
- 中国(7807)
- 京(7791)
- 科学(7105)
- 财(6814)
- 所(6762)
- 江(6701)
- 职业技术(6699)
- 师范大学(6614)
- 研究所(6007)
- 中心(5906)
- 财经(5356)
- 技术学院(5051)
- 北京(5044)
- 社会(4895)
- 经(4798)
共检索到61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春光
文章从代际职业流动和代内职业流动角度,分析先赋因素(如家庭背景、户籍制度、所有制等)对职业流动的影响,从而折射出职业流动中的一些不平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因素对就业分配的配置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对职业的合理流动的制度性限制以及结构性限制依然存在,从而产生社会不平等问题。基于这样的研究,文章在政策层面提出了首先要改变职业流动过程中的制度性不平等问题,才能缩小社会不平等(包括收入差距),而职业流动起点上的不平等要通过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援助和社会保障来解决。
关键词:
社会不平等 代际职业流动 代内职业流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雨亭
隐蔽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对男女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学校层面 ,报纸、课外读物和校园里的名人名言以及学校里的权力构成等都存在着不平等的信息。在班级层面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都存在着不平等。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六位初中教师的访谈研究表明 ,六位初中教师的性别观念处于经验层次 ,缺乏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性别公平性的反思与监控 ,他们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把一些与男生有关的性格特点与行为赋予更加积极的评价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宋高燕 邓宏图
本文从制度变迁视角,解构收入不平等产生的内在根源,制度变迁如何诱发政府再分配能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城乡、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内在机理,并利用29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4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地区市场导向下制度变迁诱发再分配机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市场导向下制度变迁会增强政府再分配能力。(2)制度变迁和政府再分配能力会促使城乡收入不平等缩小,但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影响则相反。(3)制度变迁具有长期影响效应,且市场化导向制度变迁长期影响更为显著,而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对缩小城乡收入不平等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再分配能力 收入不平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纯槿 李实
基于1989~2009年进行的8次全国性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新近发展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考察了城镇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如何导致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了过去20年里中国城镇劳动收入不平等扩大一方面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教育收益率上升引起社会收入分配机制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特别是由户籍制度壁垒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依然存在。夏普里值分解进一步揭示出,所有制、户籍、性别、经验和地区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相对贡献率趋于下降,教育和职业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基本政策含义是,减少收入不平等的关键在于降低受教育机会不均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金燕 钟宇平
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发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同时也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并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尝试在北卡罗大学卡罗人口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合作调查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06)数据基础上,应用整体分布反事实模拟法对教育对中国收入不平等变迁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991~2006年间,教育扩展对中国收入不平等变迁的作用表现为U字形趋势,即表现为"扩大—扩大的强度减少—缩小—缩小的强度增大"的趋势作用;而教育收益率的变化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的作用表现为倒U字形方向,即"缩小—扩大—扩大的强度增强—强度缩小"的趋势作用。结论表明,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变化有所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曲则生 肖友瑟
日本教育与社会变迁曲则生,肖友瑟教育史学者一般把日本教育的发展分为以下3个阶段:近代前教育(即江户时期的教育),近代教育制度的创立时期,二战后新教育制度的创立时期。笔者试从这3个时期来阐述日本教育与社会变动的关系。一、江户时期的教育制度日本的现代教育...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杰 马珺
由于观点和认识角度的偏差,我们往往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含义,从而产生一种“误读”和“误识”,始终认为资源的增加和技术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经济成长的基本动力,由此而步入纯“经济主义”和纯“技术主义”的误区,从根本上忽视了制度(Institutions)因素对经济增长乃至社会变迁的作用。考察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制度变迁与资源的增加、技术的进步一样,同样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在资源既定和技术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形下,通过制度变迁亦能促成经济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永崇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给农村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重心从解放初主要培养服务农村的农业人才转向改革开放后体系的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确立,基于能力本位的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强化服务"三农"功能。
关键词:
农村社会 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重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迟淑娴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不平等问题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切。鉴于税制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界仍未形成共识,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然后在对中国1998—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中国税制结构变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虽然所得税能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企业所得税却相比个人所得税更为有效;二是商品税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具有较为明显的累退性;三是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结构以及人力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尽相同;四是收入不平等在中国具有显著的递延惯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以及税制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税制结构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税制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迟淑娴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不平等问题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切。鉴于税制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界仍未形成共识,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然后在对中国1998—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中国税制结构变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虽然所得税能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企业所得税却相比个人所得税更为有效;二是商品税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具有较为明显
关键词:
税制结构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税制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雨佳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基于纵向视角的代际流动理论和横向视角的机会不平等理论,对目前中国教育性别差异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探索。运用代际流动理论模型的阶层线性模型(HLM)改进和机会不平等理论的系数衡量及夏普利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系数总体为0.196,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且性别之间代际流动系数差距随年龄组减小而增大,女性教育"底部持久性"和男性教育"顶部持久性"的凸显共同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的性别差异。此外,性别因素贡献率也随父母教育背景的升高而降低,其中低等教育家庭性别差异最为严重,其影响仅次于户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骅
俄苏高等教育与社会变迁韩骅一一国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达程度,是该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俄国高等教育始于1755年莫斯科大学的成立。尽管这所大学起点较高,显示了可观的民主性,但它毕竟比西欧中世纪大学晚了数百年;而且在此之后的50余年内,在俄罗斯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兴业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迪尔凯姆曾经说过:"当人们历史地研究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方式时,就会看到,它是依存于宗教和政治组织的,是依存于科学的发达程度和工业状况的。如果把所有这些历史因素同教育体系分开,那么,这个体系就会变得不可理解"~①。因此,也可以这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连英祺 杨宏伟
当我们在研究如何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和引导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时 ,我们实际上已经承认了两个假设 :第一 ,技术的变迁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正关联性 ;第二 ,技术的变迁受到制度性因素的激励和制约。直观上和宏观经济数据分析都可以证明这两个假设是正确的 ,然而遗憾的是 ,一直以来 ,没有人对此给予历史的追溯 ,因此这两个假设尚未经历过经济史的检验。这与现阶段对技术创新的功利性研究有关 ,研究者认为技术创新是现代的事 ,主体是企业 ,因此历史中的技术创新被排除在研究之外 ,这种研究的现实性很强 ,但从研究的逻辑来讲 ,是残缺的 ,从研究的基础讲 ,是不牢固的。 1 981年 ,诺思发表了《...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 技术变迁 社会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