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3)
2023(7433)
2022(6275)
2021(5673)
2020(4511)
2019(10162)
2018(10338)
2017(19044)
2016(10348)
2015(11808)
2014(11905)
2013(11799)
2012(11642)
2011(10946)
2010(11175)
2009(10075)
2008(9851)
2007(9213)
2006(8722)
2005(8091)
作者
(30951)
(25538)
(25360)
(24004)
(16381)
(12193)
(11828)
(10050)
(9907)
(9577)
(8811)
(8697)
(8341)
(8266)
(7886)
(7693)
(7575)
(7548)
(7473)
(7395)
(6691)
(6384)
(6112)
(6032)
(5995)
(5784)
(5732)
(5672)
(5261)
(5138)
学科
(45925)
经济(45780)
管理(24751)
(23288)
中国(19436)
地方(18050)
(17762)
企业(17762)
(14985)
业经(13604)
方法(11448)
(11238)
图书(10432)
(10414)
农业(10107)
书馆(9921)
图书馆(9921)
(9901)
地方经济(9847)
(9159)
银行(9143)
(9130)
金融(9129)
(9041)
理论(8898)
(8515)
工作(8238)
(7784)
环境(7420)
数学(7343)
机构
大学(146499)
学院(145107)
(56299)
研究(56007)
经济(54775)
管理(52089)
中国(43189)
理学(41697)
理学院(41100)
管理学(40392)
管理学院(40076)
科学(33829)
(33670)
(29113)
(27109)
研究所(25871)
(25551)
中心(25521)
(24719)
(24538)
师范(24356)
北京(22283)
图书(22238)
(21959)
书馆(21614)
图书馆(21608)
(20012)
财经(19883)
业大(19431)
师范大学(19079)
基金
项目(88048)
研究(70761)
科学(67762)
基金(58783)
(50072)
国家(49505)
社会(44747)
科学基金(41439)
社会科(41189)
社会科学(41177)
(36354)
编号(32680)
教育(31151)
基金项目(30635)
(29683)
成果(29504)
(25244)
资助(22838)
自然(22570)
课题(22301)
自然科(21993)
自然科学(21987)
自然科学基金(21572)
发展(20696)
项目编号(20410)
(20312)
重点(19624)
(18951)
(18082)
(17996)
期刊
(75596)
经济(75596)
研究(48289)
中国(40179)
图书(30307)
(24963)
书馆(24114)
图书馆(24114)
学报(23656)
教育(23389)
(19925)
管理(19480)
科学(19155)
大学(17443)
农业(17173)
(16892)
金融(16892)
业经(14143)
学学(13951)
技术(13300)
经济研究(11668)
(11455)
论坛(11455)
情报(10468)
财经(9654)
问题(9381)
(8794)
(8397)
理论(7508)
(7233)
共检索到260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修宇  师丽梅  
社会发展推动了图书情报系的更名──试与孟广钧、李嘉琳先生商榷李修宇,师丽梅(黑龙江省图书馆)1992年10月北京大学图书情报系更名为信息管理系一事,被视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图书情报系的更名热潮,而《大学图书馆学报》发表了孟广钧、李嘉琳先生的大作①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晨生  陈雪飞  李辉  吴玉辉  
[目的/意义]情报3.0时期,智能化情报工具、情报生产线以及综合研讨体系共同推动科技情报生产方式变革,科技情报行业将面临重大调整,甚至对社会整体发展产生影响。预判科技情报行业内外部发展方向有助于情报主体及其相关利益方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从情报生产方式变革入手,根据情报时差和情报时间价值特点判断情报生产周期缩短将使情报服务方式发生变化,并由此预见了情报服务方式改变对情报业、其他领域乃至社会整体的影响。[结果/结论]情报机构生产力的突破推动情报的使用范围和深度升级,从而改变其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柯平  
书目情报系统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展望柯平Abstract:Thebibli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keepsonchangingwithsocialdevelopmentsinwhichitwillplayamoreand...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代金辉  马树才  刘宏岩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社会发展水平,推进统计制度创新,文章从"民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出发,着重于人民生活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建立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2015年我国省域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与综合评价,分析各地区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及主要特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星博  
从一流大学的作用与评价指标的关系入手,提出了评价一流大学的三个基本原则,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指标及社会知名度、社会美誉度两个角度探讨了如何评价一流大学的社会贡献问题,最后指出一流大学的建设必须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金华  
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经济为基础的全面发展。按照联合国《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的要求,建立社会发展核算体系,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我国社会发展核算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结构框架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基本内容提出初步设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俊平  
一、建立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一)必须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因此,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所反映的核心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状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顺华  
关于建立我国社会发展核算体系的构想邹顺华比照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已建立了自己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已在实践中开始逐步推广应用、但是,社会总体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经济为基础的全面的社会变革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生存环境的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满丽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机构优化的历史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应抓住这一改革发展机遇,进一步亲地方、融社会,牢固树立植根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努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娜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普及,大数据成为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之外的第四种生产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分析大数据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应用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路径,并针对目前我国应用大数据创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社会大数据意识不强、大数据应用水平偏低、大数据分析技术局限、大数据共享障碍较多等问题,提出了应用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就人口对社会制度的作用而言,斯大林有过著名的论断:“人口的增长不是而且不可能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面貌的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那末,究竟什么是决定社会面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从这一制度发展到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呢?他的答复是“这种力量就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食品、衣服、鞋子、住房、燃料和生产工具等等物质资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宁  
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探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评价体系,将社会生产力、法治道德和资源环境作为社会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和度量指标域,提出了社会发展基的概念,构建了数理模型,对社会发展基系统的稳定态、和谐度和演进率进行了描述;确定了社会发展基系统评价指标,分析了社会发展基系统承载力,并研究了社会生产力对系统整体的贡献率,最后对应用策略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建国  
各国的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因国情差异而不尽相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没有人权这一项目.其次,各项目的相对重要性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动.与人口相比,环境已成为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按照199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介方案(试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包括10个方面,即环境、人口、经济、居民生活、劳动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和社会治安.以1990年为基准年,我国1991年的社会发展综合水平总指数为110分,1992年为121分,两年间共增加了21个分值.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章泽  
论民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李章泽·什么是民主?或者说民主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按照萨托利的说法,“民主”一词大约是在2400年前由希罗多德首先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与君主政体或寡头政体相对应的民治或多数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邓伟志  
经济发展不是目的,社会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只能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不能搞GDP拜物教,要把目光转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