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0)
2023(12304)
2022(10416)
2021(9789)
2020(7828)
2019(18155)
2018(17909)
2017(34245)
2016(18412)
2015(20808)
2014(20498)
2013(20083)
2012(19255)
2011(17800)
2010(18290)
2009(16896)
2008(16692)
2007(14910)
2006(13940)
2005(12968)
作者
(50282)
(41741)
(41685)
(39963)
(27165)
(20088)
(19179)
(16230)
(16125)
(15176)
(14490)
(14025)
(13692)
(13597)
(13459)
(12887)
(12460)
(12276)
(12113)
(11795)
(10902)
(10203)
(9999)
(9747)
(9503)
(9478)
(9365)
(9306)
(8463)
(8431)
学科
(83671)
经济(83497)
管理(47166)
(45370)
(35479)
企业(35479)
中国(30508)
方法(28458)
(25007)
数学(23235)
数学方法(23011)
地方(21635)
业经(20092)
(19578)
(19133)
(19101)
贸易(19085)
(18622)
(16755)
金融(16754)
(16515)
银行(16507)
(16189)
农业(16028)
(13869)
(13583)
(13283)
(13202)
(12852)
环境(12677)
机构
学院(258726)
大学(258621)
(121593)
经济(119329)
研究(101831)
管理(94603)
中国(80904)
理学(78833)
理学院(77878)
管理学(76941)
管理学院(76401)
(58713)
(57031)
科学(54639)
(51188)
研究所(45520)
中心(44771)
财经(43957)
(40249)
(40125)
经济学(38531)
(38392)
北京(38025)
(37244)
师范(36994)
(36187)
经济学院(34440)
财经大学(32438)
(31952)
业大(30054)
基金
项目(158141)
科学(126582)
研究(124360)
基金(115335)
(98605)
国家(97719)
科学基金(83465)
社会(82964)
社会科(77833)
社会科学(77816)
基金项目(58418)
(58394)
教育(57077)
(50239)
编号(50165)
自然(48302)
资助(48183)
自然科(47175)
自然科学(47165)
自然科学基金(46374)
成果(43861)
(39877)
(37448)
课题(36634)
重点(36067)
国家社会(34825)
发展(33627)
(33081)
教育部(32928)
(32841)
期刊
(147424)
经济(147424)
研究(94797)
中国(63210)
(42767)
管理(38230)
(37815)
教育(36941)
(34625)
金融(34625)
科学(33348)
学报(32032)
大学(26057)
农业(25770)
经济研究(24770)
学学(23803)
财经(22904)
业经(22769)
技术(21828)
(19962)
问题(19466)
(19423)
国际(19001)
世界(17069)
(13973)
(12614)
论坛(12614)
技术经济(12464)
改革(11938)
(11938)
共检索到434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超  汪广龙  
在总结欧美和东亚地区多样化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模式、遭遇的问题以及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中国面临的社会治理挑战以及可能的改革路径,特别强调了改革策略和政策体系的设计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广谦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14年的金融改革基本上是按照“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的思路进行的。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建立了两级银行体制,放宽了专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改变了信贷资金管理办法,恢复和新设了一些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开拓和发展了金融市场等等。这些改革对于促进整个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文霞  樊立宏  赵延东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科技工作的重心逐渐从单纯重视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移。中国促进社会发展的科技政策已形成了由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专项科技行动和实验区、示范工程等政策工具构成的政策体系,并确定了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城镇化、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若干重点政策干预领域。为保证科技进一步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建议政府应特别重视科技成果的公平分配问题,并着重防范科技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媛  任保平  
对1952—1978年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量化是研究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的基础。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经济遗产以及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由26个基础指标构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发展中国家1952—1978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前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排名比较落后,在社会发展方面的排名也并不十分靠前,但在相继考虑了经济遗产和外部环境后,中国的综合排名有了明显上升。这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说明外部环境对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玲  
分析了医学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发展对健康促进需求的矛盾,提出了加强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实施MD/MPH联合学位计划、开展临床药学专业学位试点、探索医学教育新型管理体制等“弥合裂痕”的重要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焕彬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高等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如何把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作者指出,作为高校必须融入社会发展的大循环,采取切实的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和教师队伍结构,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建国  
各国的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因国情差异而不尽相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没有人权这一项目.其次,各项目的相对重要性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动.与人口相比,环境已成为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按照199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介方案(试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包括10个方面,即环境、人口、经济、居民生活、劳动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和社会治安.以1990年为基准年,我国1991年的社会发展综合水平总指数为110分,1992年为121分,两年间共增加了21个分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各地各部门切实发挥社会事业和产业在补短板、惠民生、扩需求、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打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新引擎,积极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推动社会各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下一步,应加紧编制"十三五"社会领域规划、优化整合社会领域中央投资专项、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积极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社会领域产业发展新引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启才  
韩国在短期内同时完成了产业技术与人力资源的高级化,以及社会平等的转型,这使韩国经济能长期保持增长,并迅速跻身于富裕发达国家俱乐部。韩国经济社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政府大力实施的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政策,这些应值得我们去镜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13年前3个季度,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要求,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社会政策,深入推进社会改革,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基本民生持续改善,为顺利完成全年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一、今年以来出台的主要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1.教育方面。各省陆续提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方案,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快速扩大。中职招生数量与上年同期持平,预计难以完成全年招生800万人的计划目标。高等教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冰  周俭  
从城市垄断组织和即得利益者对空间规划合理性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城市官僚与投机盛行、城市空间及交通规划、城市信息网络发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面对目前城市交通拥堵应采取的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多中心化都市圈的发展模式;遏制对土地、房产等投机;完善国家城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优化社会分工;建设信息城市;加强城市空间规划及交通规划设计的专业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沁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建华  李禾俊  
1911年10月西安新军起义后,陕西革命党人建立的革命政权经历了秦陇复汉军政府、中华民国秦省军政府和中华民国陕西都督府(1914年7月前)三个阶段。在革命党人主政期间,陕西革命政权颁布了一系列发展社会良策,具体表现在:政治方面,积极推行民主政治,开放舆论,建立民主政团和地方自治组织;经济方面,采取了整顿厘务、裁汰书斗、恢复生产、兴办实业、统一币制、设立银行等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政策;社会方面,制定和执行了禁烟、剪辫和放足等革除社会陋习的政策;文化教育方面,恢复和整顿学务,发展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并派遣留学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