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8)
- 2023(9278)
- 2022(7736)
- 2021(7214)
- 2020(5540)
- 2019(12587)
- 2018(12240)
- 2017(22943)
- 2016(12279)
- 2015(13474)
- 2014(13422)
- 2013(13529)
- 2012(12976)
- 2011(12100)
- 2010(12385)
- 2009(11499)
- 2008(11230)
- 2007(10553)
- 2006(9773)
- 2005(8981)
- 学科
- 济(62088)
- 经济(61927)
- 农(51141)
- 业(41205)
- 农业(34880)
- 管理(24492)
- 中国(21562)
- 地方(21231)
- 业经(21187)
- 企(17874)
- 企业(17874)
- 方法(15277)
- 发(14566)
- 农业经济(12691)
- 制(11991)
- 发展(11904)
- 展(11877)
- 数学(11204)
- 数学方法(11112)
- 银(10133)
- 银行(10123)
- 学(10101)
- 融(10006)
- 金融(10005)
- 行(9977)
- 地方经济(9924)
- 收入(9876)
- 村(9682)
- 农村(9659)
- 财(9600)
- 机构
- 学院(181067)
- 大学(173592)
- 济(78323)
- 经济(76698)
- 研究(68883)
- 管理(65973)
- 理学(55829)
- 理学院(55133)
- 管理学(54289)
- 中国(54128)
- 管理学院(53952)
- 农(52360)
- 科学(40904)
- 农业(39271)
- 京(37555)
- 所(35349)
- 财(33052)
- 业大(32709)
- 中心(32228)
- 研究所(31546)
- 江(29862)
- 范(27045)
- 师范(26847)
- 财经(24742)
- 省(24621)
- 州(23984)
- 农业大学(23885)
- 北京(23744)
- 院(23536)
- 发(23194)
- 基金
- 项目(114586)
- 科学(90273)
- 研究(90083)
- 基金(80310)
- 家(69202)
- 国家(68377)
- 社会(59718)
- 科学基金(57704)
- 社会科(55027)
- 社会科学(55013)
- 省(47751)
- 基金项目(42551)
- 编号(39231)
- 教育(38663)
- 划(38109)
- 自然(32778)
- 发(32332)
- 成果(31998)
- 自然科(31938)
- 自然科学(31932)
- 自然科学基金(31349)
- 农(30576)
- 资助(30471)
- 课题(27059)
- 发展(26806)
- 展(26341)
- 重点(25487)
- 部(24946)
- 国家社会(24034)
- 创(23625)
- 期刊
- 济(106330)
- 经济(106330)
- 农(59998)
- 研究(56826)
- 中国(47751)
- 农业(40577)
- 科学(28181)
- 学报(28019)
- 业经(24763)
- 教育(22764)
- 融(22761)
- 金融(22761)
- 大学(22667)
- 财(22300)
- 学学(21525)
- 管理(21140)
- 业(18154)
- 农业经济(15366)
- 技术(15282)
- 农村(15002)
- 村(15002)
- 问题(14953)
- 经济研究(13729)
- 世界(11986)
- 财经(11837)
- 版(11732)
- 经济问题(11255)
- 社会(10351)
- 经(10198)
- 农村经济(9829)
共检索到297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国勇 张敏 秦波
区域贫困是世界各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在我国农村贫困现象主要表现在连片特困区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边疆地区农村贫困在地理和人口的分布上更加突出,就其产生的维度而言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落后与地理条件恶劣两大方面,边疆地区特别是与外界接壤区域社会、经济、人口等背景尤其复杂,使得边疆农村社会发展、地理条件与贫困发生的理论研究和我国当前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时代特征密切相连。当前中外研究区域农村贫困的文献较多,从内容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割裂区域社会发展与地理条件之间的联系,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偏重于整体定量分析,本文通过2006-2012年新疆边境贫困县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面板数据,采取面板分位数条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乐章
中国的贫困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村的贫困。本文利用第一手的调查资料,从农民的生存状况和政策需求出发,探讨了农村贫困的原因、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对扶贫政策的期望,得出了农民迫切需要扶贫、扶贫需要注重开发、扶贫要顺应农民需求的结论。
关键词:
农村贫困 扶贫开发 社会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晶 高艳云
中国各省域的贫困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匹配性都存在巨大差异,低发展地区有低贫困现象存在,高发展地区也有高贫困的问题。本文从减贫因素地区差异性的角度研究了贫困与社会发展水平的这种不匹配现象,通过分析各因素对不同类型地区贫困水平影响的差异性,探讨了各类型地区的形成原因和减贫路径。本文认为高发展—高贫困地区减贫的重点在于收入差距的缩小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加强,要增加贫困人口分享发展成果的机会和能力;而低发展—低贫困地区的减贫经验在于公共财政良好的调节作用,包括偏向穷人的财政分配制度和有效的财政支出支持。
关键词:
减贫 不匹配 多维视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敏昌 刘明君
新中国成立后走什么样的农村发展道路 ,在此问题上 ,毛泽东同志主要强调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 ,提出了要将农民组织起来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及坚持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但同时 ,由于毛泽东同志较多地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出发来研究农村社会发展问题 ,导致了他忽视农民利益和农村自身发展 ,致使其在农村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偏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毛泽东农村社会发展思想给我们的启迪在于 :必须将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来考察 ,解决农村社会发展应更多地从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出发来制定方针和政策。
关键词:
毛泽东 农民问题 社会发展 经验教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学越
安徽省财政扶贫互助资金,最初起源是1998—2003年在霍山县实施的为期5年的中荷扶贫项目。2006年财政部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以下简称“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为安徽省“互助资金”事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动力。通过多年“互助资金”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随生
当前,贫困地区存在基层组织行政职能弱化、土地流转困难、精神文明建设不力、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转变基层干部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加快土地流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户、处理好扶贫三个层次问题是贫困地区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经济和社会发展 问题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克强 徐丽媛
中部贫困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在地缘性、劳动力、自然资源和革命作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面临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部崛起及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等良好机遇,但同时存着资金积累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收入外部性依赖强、专业人才匮乏等劣势与挑战。据此,在结合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下,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剑峰
责任界定清晰合理 ,是行为主体正确实施行为并取得良好结果的前提。在农业、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上 ,政府作为至关重要的行为主体 ,不仅要清楚自己的角色、职能 ,更要明确其具体责任。
关键词:
政府责任 公共产品 农村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剑峰
高层地方政府在“三农”问题上:一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农业农村社会发展的规划和地方性法规政策;二组织实施地方性重大农业科研;三农业补贴政策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四有效供给农村通讯、交通以及较大的水利工程等公共产品;五领导推动行政区域内农村税费改革和配套改革,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强调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山西省以大抓基层为导向,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比如,并村共享模式、校村共建模式、休闲康养模式等,在不断提升农村经济规模和效益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谨
在简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先进文化在西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有利于西部农民解放思想,接受市场经济新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依靠科教振兴西部农村社会;有利于发展西部农村社会的文化产业;有利于西部农村社会的团结稳定。
关键词:
先进文化 西部地区 农民 农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可满 马晓冬
采用因子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从农村社会发展的农村组织、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社会服务、农民生活5个方面构建农村社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年江苏省农村社会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格局特征,苏南、苏北内部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苏中地区较为均衡,而且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县(市)较少,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县(市)较多。依据测度结果将江苏省农村社会发展分为高、较高、中、较低、低5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景英
农村义务教育应当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普通文化知识基础,更应当培养其具有职业知识技能基础。培养学生具有两类知识基础,是农村义务教育性质所决定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转移、小城镇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农村义务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