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8)
2023(14280)
2022(11607)
2021(11059)
2020(9166)
2019(21007)
2018(21042)
2017(38579)
2016(21595)
2015(24071)
2014(24019)
2013(22662)
2012(20571)
2011(18350)
2010(18928)
2009(17407)
2008(17598)
2007(16288)
2006(14196)
2005(12950)
作者
(57192)
(47718)
(47708)
(45279)
(30454)
(22823)
(21803)
(18367)
(18178)
(17445)
(16135)
(16064)
(15257)
(15181)
(14581)
(14544)
(14308)
(14260)
(13917)
(13577)
(11995)
(11771)
(11486)
(11120)
(10957)
(10845)
(10637)
(10559)
(9571)
(9549)
学科
(84542)
(82002)
经济(81809)
(77578)
企业(77578)
管理(72633)
方法(38286)
数学(29691)
数学方法(29102)
业经(28061)
中国(27659)
(26590)
(26345)
教育(23580)
技术(22417)
理论(22219)
(19667)
财务(19623)
财务管理(19602)
农业(18633)
企业财务(18569)
(16826)
(15642)
(15421)
(15019)
(14388)
技术管理(13813)
(12934)
地方(12863)
(12282)
机构
大学(297432)
学院(295466)
管理(115517)
(114688)
经济(112246)
理学(99509)
理学院(98409)
管理学(96529)
管理学院(95935)
研究(94798)
中国(67824)
(63267)
科学(55596)
(54809)
(46595)
(45913)
(45824)
师范(45610)
(44527)
财经(43315)
中心(42464)
研究所(41319)
北京(40427)
业大(40148)
(39280)
教育(38503)
师范大学(36664)
(36661)
农业(34633)
(34204)
基金
项目(191380)
科学(155059)
研究(148528)
基金(136919)
(116737)
国家(115537)
科学基金(101655)
社会(94777)
社会科(89026)
社会科学(88999)
(78097)
教育(76184)
基金项目(70911)
(65825)
自然(63750)
自然科(62452)
自然科学(62439)
编号(61913)
自然科学基金(61425)
资助(55143)
成果(52411)
课题(45665)
(45181)
(43692)
重点(43633)
(41644)
创新(41087)
(39070)
项目编号(38921)
教育部(38773)
期刊
(128459)
经济(128459)
研究(97195)
中国(69116)
教育(67625)
管理(48745)
(46343)
(42049)
学报(39328)
科学(38657)
大学(33240)
技术(32797)
农业(29028)
学学(28868)
(24045)
金融(24045)
业经(23020)
财经(22200)
经济研究(20286)
(19246)
(18217)
职业(16956)
技术经济(16722)
问题(15834)
(14884)
科技(14751)
统计(14607)
(13696)
论坛(13696)
财会(13569)
共检索到453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世洪  龚山平  
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困境。如欲取得进一步突破,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需要跳出"大学"来重新审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构建一个高校、政府、企业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机制,形成社会参与的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玲  
在当前的终身教育背景下,人民大众分享高等教育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需求很迫切。目前的大学管理模式相对封闭,对校外需求者具有排外倾向,既造成了人民大众分享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的出现。认识大学开放性的必要性,正视大学管理模式的弊端,创新大学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是高等教育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尹国俊  都红雯  朱玉红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素质、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技能的教学是一个渐进式的知识系统,构成知识链;科技创新活动、创客社团活动、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创新创业实战体验则是阶梯式的实践环节,形成实践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浙江大学在师生交流与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搭建项目引领、资源汇聚、课程学习、创业育成四大平台,链接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链和实践链,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良性互动的微生态循环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珊  
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存在角色、职能、协同和能力等困境的基础上,注重发挥高校载体和人才等方面优势,从"生态圈"价值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实践子系统、协同子系统、能力子系统和载体子系统六个方面构建高校服务大学生创业的"生态圈"模式"。生态圈"模式更加着眼于工作环节的一体化衔接和六大子系统的协同合作共生,包括大学生个体、高校、政府及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斌  柏喆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着手,对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将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来。并通过引入"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模式的理论体系,辅之以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双创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全面运用生态网模式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具体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敬  黄秋石  徐珊珊  何桂玲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仍存在实践不足、导向不明确等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大力度打造以实践为导向的模式和体系。文章以实践为导向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旨在通过阐述“双创”实践教育模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双创”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华中  
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忽视实践环节,造成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形式化、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脱节等现象的出现,严重桎梏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有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缺失: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未能保持高度一致性;高等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缺失;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忽视了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然后提出了基于实践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优化路径:加强创新创业顶层设计,强调实践育人思维;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育人内容;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丰富实践育人方式;完善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强化实践育人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郁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体系包括核心要素、基础要素和制约要素,这些要素有机统一于该教育的全过程。从这一角度出发,文章提出应厘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厘清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关系,丰富教育内容与手段;厘清教育情境与教育资源的关系,统筹管理教育资源;厘清教育评价与教育反馈的关系,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以此重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智源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育预期效益降低、教育阶段重心停滞、教育实践导向脱节等,导致高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难以与实际行业中所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实现高度匹配。文章以当前国家创新发展的"互联网+"新业态为切入点,探索"三个整合"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并提出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建立"交易"平台,让教育"战线"拉长起来;建立"智慧"学堂,让教育"种子"丰富起来;建立"共享"区间,让教育"节点"串联起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燕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具备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当前时代的客观要求,从德育教育视角来看,将德育内容渗透至创新创业教育中,能够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构建系统的教育体系。文章分析了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通之处,探索具有德育内涵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智源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模式的指导思想:校政协同,注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校企协同,注重与大学生未来职业教育相结合;校社协同,注重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然后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模式的结构机制。最后探索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模式的具体措施:构建三类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多维度;建设双向阵地平台,打造人才发展共同体;开展"三全"文化活动,稳固人才意识形态圈;健全两个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发展质量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国凤  
深入理解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厘清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建构主义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构建出"建构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探索了其特征、原则、实现途径以及保障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伟东  
高校应该以具有本校特色的模式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借鉴国内外高校好的经验和做法,遵循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律,依据本校办学的实际情况,从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配备、实践平台建设与利用、组织管理等五个方面去探索、构建、培育适合校情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模式,才能保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汤洁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现状,本文提出地方高校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区域优势,依托当地优质资源,搭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探索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模式的改革路径,从而推动地方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乐乐  雷世平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在现行国家实施创新发展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一系列问题的方式、途径与方法,它具有个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和多重性等特征。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主要因素有发展环境、价值取向和发展途径等。高职院校已经出现和正在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竞赛机制的"选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发散思维的"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校企合作的"实战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为了正确选择和运用各种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避免和防止各种模式泛化或滥用,需要紧扣"三全"发展定位,抓好广谱式教育模式的运用;坚持因校因人制宜,科学选择适宜的教育模式;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强化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