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1)
- 2023(7069)
- 2022(6142)
- 2021(5600)
- 2020(4831)
- 2019(11005)
- 2018(10776)
- 2017(20888)
- 2016(10766)
- 2015(12186)
- 2014(11908)
- 2013(11968)
- 2012(11370)
- 2011(10405)
- 2010(10433)
- 2009(9851)
- 2008(9966)
- 2007(8692)
- 2006(7817)
- 2005(6678)
- 学科
- 济(54450)
- 经济(54276)
- 管理(34092)
- 业(32245)
- 方法(29954)
- 企(27624)
- 企业(27624)
- 数学(25456)
- 数学方法(25238)
- 财(13320)
- 农(13208)
- 中国(12926)
- 业经(11475)
- 地方(10128)
- 学(10056)
- 理论(9682)
- 贸(9003)
- 贸易(9002)
- 农业(8749)
- 制(8687)
- 易(8667)
- 和(8337)
- 务(8254)
- 财务(8239)
- 财务管理(8222)
- 企业财务(7973)
- 融(7607)
- 金融(7605)
- 银(6965)
- 银行(6950)
- 机构
- 大学(170183)
- 学院(164383)
- 济(71418)
- 经济(70227)
- 管理(66668)
- 理学(58944)
- 理学院(58296)
- 管理学(57196)
- 管理学院(56876)
- 研究(52941)
- 中国(39792)
- 京(34030)
- 财(33907)
- 科学(30553)
- 财经(27981)
- 经(25658)
- 所(25487)
- 农(24849)
- 中心(24476)
- 江(23813)
- 经济学(23246)
- 研究所(22941)
- 业大(22714)
- 范(22333)
- 师范(22014)
- 财经大学(21169)
- 经济学院(21078)
- 北京(20999)
- 农业(19351)
- 院(18708)
- 基金
- 项目(113668)
- 科学(92411)
- 基金(87694)
- 研究(81762)
- 家(75599)
- 国家(74992)
- 科学基金(66149)
- 社会(57221)
- 社会科(53249)
- 社会科学(53231)
- 基金项目(46463)
- 自然(42640)
- 省(42273)
- 自然科(41803)
- 自然科学(41792)
- 自然科学基金(41141)
- 教育(39431)
- 划(36037)
- 资助(35910)
- 编号(30493)
- 部(27032)
- 成果(25771)
- 重点(25295)
- 教育部(24198)
- 国家社会(24099)
- 创(23554)
- 人文(23107)
- 发(22861)
- 大学(22790)
- 创新(21979)
共检索到238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运用萃取法和溯因法可以从大量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实验中提炼出"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我们不仅可以很好地理解广泛存在的社会合作现象,而且也有助于将个体互动导向社会合作,因而可以成为社会协调的基本行为机理。同时,"为己利他"行为机理不仅可以有效解释各种合作性的博弈均衡,也可以很好地预见博弈的均衡结果,因而也就可以成为博弈论的基本分析思维。显然,这些都在文章所列举的那些典型博弈模型以及相应的博弈实验中得到充分印证。此外,"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很大程度上也契合了众多的行为实验结果,这些行为实验都在不同维度上引入了现实因素而不是遵循主流的"双盲"程序,因而也可以作为对杜宁华先生批判的回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针对有关"强分主流经济学与非主流经济学"的指责,文章指出"主流"和"非主流"在当前经济学界的客观存在,主流经济学体现了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常规范式。这种常规范式也影响了经济实验,并产生了实验经济学的主流取向,它倾向于将数学逻辑与经济实验相结合而构建类似"双盲"的简单情境。不过,"双盲"实验由于构造与经济人相适应的社会情境而"验证"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这具有很强的同义反复性,从而并不符合科学的要求。同时,针对"‘双盲设计’是为了实现内部有效性"的辩词,文章指出,经济理论优劣和进步主要决定于它的解释力,这种解释力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国栋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环境社会学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理论范式。该理论着力思考"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把环境变革和改善作为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和着眼点,认为"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是国家和地区走向环境友好以及社会安全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回顾和分析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观点交锋试图说明,生态现代化理论具有相当的演进和发展空间,它依托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根本理念,从技术创新和应用、制度创新和整合、组织创新和发展等多个角度拓展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思路,为环境变革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批判 生态现代化 演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书光
杜威教育理论的生成离不开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创立及其求索,而杜威来华讲学则直接推动了实用主义教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扬。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在学习和吸纳其重要思想时,更认同并践行其勇于开拓创新的教育实验精神,注重结合国情进行创造性的本土化探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胜蓝 李璟 尹莹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家在新时代的重大战略之一,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作为一项重要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间合作方式、协调发展策略、宏观影响等方面来考察其作用,但对其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和全面认识。文章利用长三角区域不同城市在不同时间加入经济协调会产生的准自然实验情境,以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08-2016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影响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机制-高管薪酬激励。双重差分方法的检验结果显示,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导致上市公司的高管超额薪酬降低11.6%,而且这种影响对于那些高管网络中心度大、信息环境差、全要素生产率低的公司更加明显。文章不仅从微观经济主体治理机制的角度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而且对于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公司的最优薪酬合同设计等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成 张家楠
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成员需求是国家治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采用2010—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共2 538个样本数据检验横向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横向税收竞争显著削弱了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性,且这种抑制效应具有普遍性,不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原因在于,横向税收竞争减少了地方政府可以用于回应辖区居民需求的财政收入,导致了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的缩减,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的回应性。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既有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的研究领域,为规范税收竞争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也丰富了有关政府回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相关政策选择。
关键词:
横向税收竞争 政府回应性 现代国家治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是《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法制化研究》一文的续篇,将进一步研究:《总统经济报告》中宏观经济目标制定的法制化;《总统经济报告》与《联邦政府预算》、国会、美联储等有关方面政策协调的法制化;《总统经济报告》中政策重点的演变;每年初美国总统的三大咨文;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法制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在借鉴方面,讨论了中国GDP增长目标问题、制定我国宏观调控法问题等。本文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经济管理法制化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在承担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职责方面,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要做得更多。但各国国情不同,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而不可照抄照搬。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逯行 黄荣怀
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推动了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如何系统化地认识与研究当下的教育改革,同时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实践的干预策略,是当下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两个核心问题。本研究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教育学三个视角出发,通过探讨教育实践及其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从认识论的角度梳理了教育社会实验生成演化的四个阶段,包括教育实践理论启蒙与初步探索的"前认识阶段"、教育实验形成与规范化的"前研究阶段"、从教育实践社会化到教育实验社会化的"后实践阶段",以及从关注教育实践到关注教育社会实验的"后研究阶段"。作为价值回应,"教育社会实验"在提升对教育改革的认识上起到了认识论的作用;"教育社会实验研究"在加深对当代教育改革认识的基础上,为实践干预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浩然 王伟尧 李实
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设计"侵占-报复"两阶段贯序博弈,并在此基础上改变博弈各方的收入,运用田野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方法研究收入不平等对逆社会的"报复"和"侵占"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显著提高了回应者实施报复行为的概率,并且其对报复行为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而该影响的程度随不平等程度的扩大而增加。此外,收入不平等也提高了侵占者实施侵占行为的概率。本文的研究发现从降低逆社会行为的角度,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不平等 侵占 报复 田野实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新业 王宇澄 张力
同级政府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决策互动对资源配置有重大影响,但学术界对互动的机制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本文构建了一个三级科层模型,分析发展改革委和财政两个综合性部门在经济增长目标和区域平衡目标之间的权衡,并利用市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地级市获得省发改委审批的企业投资越多,得到省财政厅分配的专项转移支付也显著增加,且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明显。本文还利用中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弱化政府投资审批权的外生冲击,验证了上述结果的稳健性。本研究表明,当同级政府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目标和职能存在交叉,即使没有正式协调制度,部门之间存在政策工具的互动,并对资源配置有重大影响,这为理解地方政府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蒙莉娜 余华义 陈琦悦
本文选取2009—2018年间中国20座城市5 000个住宅小区的交易数据,探讨污染信息公开对周围住宅小区房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污染信息披露后公众显著降低了对污染企业周边住宅的支付意愿,不同的污染类型对交易价格造成的影响有较大差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由于污名效应的存在,公众对退出企业附近小区环境的支付意愿仍持续下降。本文扩展了污染信息公开而非环境质量本身如何影响市场支付意愿的研究,为政府评估污染信息公开效应提供了的证据。
关键词:
污染信息公开 房地产市场 污名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历史上,大学社会批判曾经历了道德主义、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三大立场的顺序发展。当代中国,大学社会批判立场趋于多样化,但批判意识趋向淡化。重树大学社会批判立场,必须直面社会的现实生活,直面现代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 社会批判 立场 现代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谷成 张家楠
对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是现代国家的重要职能。在政府和社会成员通过协商互动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现代国家治理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治理结构分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治理技术现代化等特征。为考察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成员”三元主体的回应性理论框架,并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市2010—2018年2538个民生财政支出样本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通过降低地方政府的回应能力和回应意愿抑制地方政府对辖区民生需求的回应性。尽管审计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政府对民生需求的回应性,但仍不足以抵消财政分权引发的回应性削弱。原因在于审计监督只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地方政府的回应能力,而对地方政府的回应意愿并无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深化了有关政府回应性影响因素的探索,也为财政体制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军
本文以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实证研究了2006~2015年度我国省级区域的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表明: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从经济区划的角度,三大经济区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匹配国家战略发展现代物流、建立多层级物流体系结构、强化经济落后地区物流建设投资以及丰富物流产业发展的金融渠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军
本文以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实证研究了20062015年度我国省级区域的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表明: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从经济区划的角度,三大经济区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匹配国家战略发展现代物流、建立多层级物流体系结构、强化经济落后地区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