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1)
- 2023(11555)
- 2022(9622)
- 2021(8866)
- 2020(7498)
- 2019(16393)
- 2018(15932)
- 2017(31224)
- 2016(16715)
- 2015(18233)
- 2014(17793)
- 2013(17772)
- 2012(16321)
- 2011(14851)
- 2010(14746)
- 2009(13901)
- 2008(13774)
- 2007(12401)
- 2006(10923)
- 2005(9401)
- 学科
- 济(76419)
- 经济(76237)
- 业(57382)
- 农(45929)
- 管理(44047)
- 方法(36902)
- 企(34781)
- 企业(34781)
- 数学(32828)
- 数学方法(32624)
- 农业(30345)
- 业经(21068)
- 中国(20624)
- 财(19011)
- 制(17116)
- 贸(14523)
- 贸易(14520)
- 易(14152)
- 地方(13622)
- 银(13316)
- 银行(13281)
- 行(12589)
- 融(12111)
- 金融(12110)
- 学(11435)
- 务(11344)
- 财务(11331)
- 财务管理(11308)
- 险(11269)
- 保险(11178)
- 机构
- 学院(243018)
- 大学(239160)
- 济(106406)
- 经济(104525)
- 管理(96412)
- 理学(84568)
- 理学院(83752)
- 管理学(82466)
- 管理学院(82037)
- 研究(77092)
- 中国(63868)
- 农(62367)
- 财(48353)
- 农业(48250)
- 京(47262)
- 科学(46780)
- 业大(43592)
- 财经(39178)
- 所(38579)
- 中心(37711)
- 经(35991)
- 江(35114)
- 研究所(34993)
- 经济学(33038)
- 农业大学(30338)
- 经济学院(30238)
- 财经大学(29059)
- 北京(28751)
- 经济管理(28684)
- 范(27847)
- 基金
- 项目(167502)
- 科学(132817)
- 基金(125133)
- 研究(118795)
- 家(109811)
- 国家(108780)
- 科学基金(93885)
- 社会(81396)
- 社会科(76083)
- 社会科学(76057)
- 基金项目(66794)
- 省(65817)
- 自然(60489)
- 自然科(59192)
- 自然科学(59175)
- 自然科学基金(58190)
- 划(54193)
- 教育(53073)
- 资助(50164)
- 编号(46442)
- 部(38102)
- 重点(36859)
- 发(35750)
- 成果(35476)
- 农(35277)
- 创(35071)
- 国家社会(34156)
- 创新(32743)
- 科研(32646)
- 教育部(32609)
- 期刊
- 济(117386)
- 经济(117386)
- 研究(67550)
- 农(64663)
- 中国(45492)
- 农业(43312)
- 学报(41670)
- 科学(36889)
- 财(34826)
- 大学(32334)
- 学学(31460)
- 融(30543)
- 金融(30543)
- 管理(29393)
- 业经(25324)
- 业(20398)
- 财经(19387)
- 经济研究(17637)
- 技术(16916)
- 问题(16417)
- 经(16334)
- 教育(15262)
- 农村(14062)
- 村(14062)
- 版(13892)
- 农业经济(13524)
- 世界(12565)
- 商业(12057)
- 统计(11967)
- 技术经济(11891)
共检索到349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吉元 高雅 胡毅
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缓解人民就医困难问题并增进人民福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作为我国重要的基本医疗保险之一推出已达十年之久,研究其对农村人口的长期影响非常必要。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的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个体的长期消费平滑和事前道德风险行为影响。具体来看,本文识别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个体消费增长、事前道德风险行为、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支出的长期影响。结果发现:(1)新农合有维持家庭的长期消费平滑的效果,新农合保障力度越强、个体参保时间越长,长期的消费平滑效应也越强;(2)长期来看,作为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带来的道德风险行为并不显著,同时对家庭财务增长的影响也不显著;(3)新农合能够显著减少个体医疗服务费用支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傅虹桥 袁东 雷晓燕
本文运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对医疗保险(新农合)扩张引致的事前道德风险及其异质性进行了研究。文章发现事前道德风险的存在:虽然老年人或多或少会减少吸烟和减少过度饮酒,同时增加锻炼,但是参加新农合的老人在这些方面的改善行为相对较少。文章还发现事前道德风险在不同健康人群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健康较好的群体影响更强,健康较差的人群影响几乎不存在。本文建议新农合应该更多地涵盖预防保健服务。
关键词:
事前道德风险 健康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重恩 李宏彬 吴斌珍
本文利用农村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政策变化来研究医疗保险的获得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农合使得非医疗支出类的家庭消费增加了约5.6个百分点。这一正向作用随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提高而增强,而且在没有医疗支出的家庭中仍然存在。同时,新农合对消费的正向影响在收入较低或健康状况较差的家庭中更强。这些结果都与医疗保险减少了预防性储蓄的假说相一致。另外本文发现,新农合的效果随农户在这个项目中的经历而变化。实际上只有在那些有村民获得保险补偿的村子,保险对消费的正向影响才显著,而且在这些村子中,新农合对新加入农户的消费的影响明显小于对参合一年以上农户的消费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彭晓博 秦雪征
医疗保险在增加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被保险人降低其在出险前防范疾病风险的投入,从而导致经济学理论中的"事前道德风险"(ex-ante moral hazard)。本文利用2000—2009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基准模型、工具变量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首次全面考察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事前道德风险问题。结果表明,在控制参保行为的内生性后,新农合的参与显著改变了个体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其吸烟、饮酒、久坐、摄入高热量食物等不健康行为的倾向,并引致体重超重概率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新农合及配套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为民
本文实证检验了新农合大病保险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冲击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证实,大病保险使得低收入组的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约5个百分点,但是高收入组的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10至15个百分点,从而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扩大了11个百分点。对传导机制的研究发现,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直接受益具有累进性,因此大病保险影响收入的直接渠道并未扩大居民收入差距。对两类潜在的间接渠道的研究证实,大病保险主要通过健康这一中介变量影响居民收入,而学历与技能的中介作用不明显。尽管大病保险对所有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均有正向作用,但高收入组的健康改善效应大于低收入组,因此大病保险通过放大健康不平等间接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虽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过程公正,但是若要实现结果公正,还需进一步改变农村低收入群体在获取公共医疗服务中的弱势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文璧 黄丞
道德风险是医疗保险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往往引起医疗费用快速不合理增长。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 表现形式包括被保险人的过度消费和医疗机构的诱导需求。本文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针对被保险人, 主要是建立费用分担机制; 针对医疗机构, 主要是建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采用预付制偿付方式、在医疗机构间引入竞争、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鉴于医疗保险中独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对道德风险的控制应采取医疗机构为主、被保险人为辅的方法。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医疗保险 风险控制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建森 张羽
近年来,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年增长率远超卫生总费用和GDP的增长速度。增长一方面是由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技术进步等客观原因造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导致的社会医疗保险费用上涨是在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制度环境下,医疗服务供需双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道德风险导致的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增加,加重了政府和民众的经济负担、降低了保障水平,不利于社会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针对需方和供方的道德风险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控制,并加强政府投入,使医疗服务事业向公益性回归。
关键词:
道德风险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 控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曼
医疗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特殊性 ,使得该领域道德风险发生频率高且规避难度大 ,这导致了医疗费用的急剧攀升 ,并进而损害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效率基础。本文在正确界定各参与方权利关系的基础上 ,通过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 ,从医疗保险领域制度创新的角度 ,提出了约束医疗保险费用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医疗保险 道德风险 费用约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传俭
在全面分析道德风险对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影响的基础上,对道德风险的来源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社会医疗保险基金道德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道德风险 基金安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章瑛 周霓
医疗行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疾病的客观性、严重性、复杂性、多样性等本质特征导致医疗保险成为道德风险发生频率最高、造成损失最大、又最难以有效规避风险的险种。道德风险是医疗保险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医疗保险市场逆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的不同形成原因,以期探讨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从而降低商业医疗保险的经营风险,为促进其合理发展并最终满足居民更全面的健康需求提供帮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惠
医疗保险是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关联性最大的社会险种,是道德风险的高发领域。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行为骗取侵蚀社保基金,严重损害医疗保障体系公平,为保障基金安全和制度良性运行,必须对其有效控制与约束。分析参保患者、医疗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等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提出完善政府相关监管机制,加强信息披露,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积极引导参保者、医疗机构及医疗保险机构的行为等对策,从而推动医疗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医疗保险 道德风险 治理对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袁正 孙月梅 陈禛
本文运用CHNS数据库1989~2009年的微观数据,考察我国商业医疗保险购买决策以及商业医疗保险对医疗支出的影响,前者用Logit模型进行估计,后者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不存在,而道德风险存在,在控制健康、收入等因素的情况下,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的人显著增加了医疗支出。
关键词:
医疗保险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懿
道德风险是保险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风险,但是在社会医疗保险领域尤为严重,主要来自于被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机构以及"医患共谋"三方面,原因主要在于第三方支付效应、价格补偿效应和医疗伦理的异化等。文章认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与群体,既存在着与其他群体相同的道德风险,又具有其特殊性。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医疗保险 大学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莉莉
基本医疗保险市场具有非常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的特征,会产生需求方的过度需求和供给方的供给诱导。本文使用1989年到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的数据,使用四部分模型检验的结果表明:门诊支付比率提高显著增加门诊医疗支出11. 5%,住院支付比率提高显著增加住院医疗支出19. 2%;供给增加带来门诊医疗支出增加(10.2%,9. 1%)和住院医疗支出增加(6%,0. 8%)。对需求进一步检验的结果发现当个人自负医疗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低于40%时,存在过度需求引起的医疗支出增长,而高于40%时,医疗支出增长更多的是需求的释放。对供给进一步检验的结果发现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医疗支出增加存在供给诱导,而医疗资源贫乏的地区医疗支出增加更多是可近性增加。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过度需求 供给诱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芸 冯秋北
促进共同富裕,医疗保障不可或缺。本文聚焦北京市流动劳动力,运用计量回归方法探究医疗保险对其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北京市流动劳动力家庭消费倾向远低于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北京市流动劳动力的医疗保险参与情况显著影响其家庭消费水平且影响关系逐年显著。相对于参加公费医疗的北京市流动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其家庭消费水平更高,而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其家庭消费水平更低;在流入地参保的比在户籍地参保的家庭消费水平高。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应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设置专人专管、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等举措提升流动劳动力医疗保险参保率,以挖掘流动劳动力家庭消费潜力。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家庭消费 流动 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