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4)
2023(7552)
2022(6437)
2021(5798)
2020(4923)
2019(10724)
2018(10362)
2017(19927)
2016(10711)
2015(11296)
2014(11009)
2013(10970)
2012(10056)
2011(8980)
2010(8799)
2009(8335)
2008(8149)
2007(7269)
2006(6354)
2005(5301)
作者
(32226)
(26996)
(26785)
(25237)
(16956)
(13183)
(12271)
(10601)
(10378)
(9367)
(9262)
(8868)
(8589)
(8335)
(8264)
(8228)
(8145)
(8054)
(7730)
(7591)
(6696)
(6566)
(6237)
(6231)
(6136)
(5951)
(5832)
(5797)
(5390)
(5357)
学科
(42927)
经济(42756)
(31994)
管理(28520)
(23323)
企业(23323)
方法(21501)
数学(18055)
数学方法(17948)
中国(13753)
(13660)
(12807)
(11103)
保险(11012)
(10972)
业经(10442)
农业(9346)
地方(9011)
(8931)
银行(8899)
(8869)
贸易(8865)
(8628)
(8368)
(8068)
(7799)
金融(7797)
(7399)
财务(7394)
财务管理(7381)
机构
大学(152404)
学院(151045)
(64090)
经济(62826)
管理(59769)
理学(52022)
理学院(51410)
管理学(50565)
研究(50382)
管理学院(50297)
中国(41161)
科学(31933)
(31534)
(31013)
(30694)
业大(26037)
(25734)
农业(24959)
财经(24801)
中心(24016)
研究所(23681)
(22659)
(21431)
经济学(20315)
北京(19138)
财经大学(18696)
经济学院(18554)
(17473)
(17454)
师范(17183)
基金
项目(108374)
科学(85255)
基金(81665)
(73459)
国家(72823)
研究(72671)
科学基金(62060)
社会(51237)
社会科(47392)
社会科学(47371)
基金项目(44193)
自然(41427)
(40805)
自然科(40518)
自然科学(40503)
自然科学基金(39839)
(35154)
资助(32408)
教育(32170)
编号(27026)
(24031)
重点(24010)
(22352)
(22160)
科研(21589)
国家社会(21560)
创新(20961)
计划(20909)
教育部(20487)
成果(20377)
期刊
(66149)
经济(66149)
研究(43299)
学报(29274)
中国(28427)
(27759)
科学(25397)
(22518)
大学(21669)
学学(21059)
管理(18548)
(18383)
金融(18383)
农业(18047)
财经(12172)
经济研究(11129)
业经(10304)
(10212)
(9313)
技术(8816)
问题(8635)
(8439)
教育(8354)
业大(7992)
统计(7163)
商业(7118)
科技(7030)
农业大学(6970)
技术经济(6822)
(6811)
共检索到215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薇   虞幸然   粟芳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深和医疗费用的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付能力减弱,财政压力逐年加重。为减轻个人缴费负担,部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在制度实施初期采取依托医疗保险基金划转的筹资方式,若按这种筹资方式持续下去,未来会对医保基金的财政负担产生何种影响?基于包含替代效应的医疗保险精算模型模拟了2021—2050年各地区长护险基金和医保基金的运行。结果表明,在两项制度独立运行时,医保财政负担将显著增加;如果长护险完全依赖于医保基金,则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均提前6年。若长护险对医疗费用存在替代效应,当居家护理补助的替代因子为2.043,全国范围内推广长护险将不会对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造成任何影响。因此,在制度运行初期采取依托医保基金划转的筹资方式,并不会带来过重的财政负担,并且有助于扩大参保率,为长护险制度逐步独立运行提供保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关志强,董朝晖  
根据医疗保险人群的医疗负担特点,提出3个指标来比较全面地分析医疗保险人群的个人医疗负担, 并试图通过医疗保险机制调整个人医疗负担提供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箐  
在中国医疗市场上,医疗保险能否实现改善医疗质量,保障居民健康的政策目标有待探讨。理论分析表明,患者参加医疗保险能够降低患者的治疗时间,且患者自付比例与治疗时间成正比。如果医院进行实质竞争,医疗保险能提高医疗质量,且患者自付比例与医疗质量成反比。基于省级数据,对社会医保的实证检验证实了该理论结论。健康险的发展能够改善医疗质量,但限于其发展阶段和特点,还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住院时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心洁  周绿林  曾益  
由于城乡居民医保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财政不仅要补助其筹资,还要承担赤字风险。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及其引发的系列问题,国家接连调整生育政策,但这种调整能够减轻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负担吗?是否有利于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基本医保基金中长期精算平衡目标?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精算模型仿真分析了生育政策调整前后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及其财政负担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生育政策调整确实有利于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并能显著减轻公共财政支出压力。但因为生育政策调整具有一定时滞性,所以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因此在建立稳定筹资机制和调整财政补助方向的同时,应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减免个税和延长产假等措施提高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为"全面二孩"政策的顺利实施铺平道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心洁  周绿林  曾益  
由于城乡居民医保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财政不仅要补助其筹资,还要承担赤字风险。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及其引发的系列问题,国家接连调整生育政策,但这种调整能够减轻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负担吗?是否有利于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基本医保基金中长期精算平衡目标?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精算模型仿真分析了生育政策调整前后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及其财政负担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生育政策调整确实有利于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并能显著减轻公共财政支出压力。但因为生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瑶  熊先军  刘国恩  陈钢  
文章利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现有几种主要医疗保险对于城镇居民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结果显示,有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较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低,其中拥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及商业医疗保险的人群疾病经济负担下降了5%或4%;拥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群,其疾病经济负担没有明显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刚刚开始试行,参保人群的潜在需求还未充分释放出来;而城镇里拥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群可能本身就属于收入比较低和健康比较差的流动人群或农民工,所以未显示出疾病经济负担的缓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馨  
金融危机以来,内需不足,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医疗保险水平可能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单位根检验、Engle-Grange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社会医疗保险支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社会医疗保险支出之间存在(2,2)阶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社会医疗保险支出对消费水平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且在长期中,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将有力促进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龚秀全  
本文利用2002~2014年CLHLS死亡人口数据,借助样本选择模型、两部分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首次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了社会医疗保险对老人临终总医疗费用支出和自负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既显著提高了老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也显著降低了自负水平。不同类型的社会医疗保险对临终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存在差异,医疗保险类型对临终医疗服务利用具有直接效应,医疗保险水平发挥了中介作用。医疗保险覆盖率在死亡年份影响临终医疗服务利用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我国应该通过实行健康老龄化战略、加强死亡教育、发展临终关怀和完善医保监管等措施控制临终医疗支出增长以促进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并提升临终老人生存和死亡质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荃英  
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保险性质、对象、保障水平、实施方式等均存在较大差异。社会医疗保险是基础,商业医疗保险是补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良军  
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是我国的既定方针,是社会保险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但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是什么样的关系?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医疗保健制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补充”的含义是什么?究意怎样“补充”?“补充”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爱琳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 ,对保障人们的患病需求和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但仍存在缺口 ,需要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具有灵活性和便利性 ,市场潜力巨大、运作机制专业化和市场化等优点 ,但也同时存在外部环境不配合、产品雷同和单一、缺乏人才、经验数据不足等障碍。文章认为 ,应从产品创新和多样化、与医疗机构的商业化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吸收国外经验、规范市场与加强监管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维维  许汝言  陈文  胡敏  
目的:评估大病保险对宁夏农村居民医疗费用负担及其公平性影响,为完善大病保险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方法:利用宁夏农村地区入户调查数据,模拟比较大病保险报销前后居民自付费用水平、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风险及其在人群中分布的变化。结果:大病保险有效降低了住院自付费用及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风险,有助于医疗费用负担的减轻;但从分布来看,大病保险报销虽然改善了人群中自付费用的分布,但也出现了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更向贫困家庭集中的趋势。结论:针对目标人群,大病保险政策效果较为显著,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好大病保险政策与其他医疗保障政策的衔接,全面发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作用,并加大消除贫困政策力度,以此减少人群中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医疗费用负担及其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袁艳霞  
医疗服务消费是"生产"健康而投入的必要成本。从资金流来看,卫生经费筹资主要有财政税收补偿、医保缴费和个人现金付费等途径;资金最终流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部门,转化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作为供方的各类医疗机构通过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事业收入获得成本补偿和合理收益。供需双方在医疗保险等第三方偿付模式下,都有过度医疗机会主义行为。来自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结算费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证明,医疗保险报销金额、报销比例等制度因素促进了医疗消费数量和医疗费用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初可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在控制其他社会经济变量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1-2012年的宏观数据,研究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发展与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对居民收入分配存在逆向分配效应,且东部地区远远大于全国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并不显著;而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则存在正向分配效应,且中部地区略强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