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4)
- 2023(19784)
- 2022(16592)
- 2021(15197)
- 2020(12873)
- 2019(28953)
- 2018(28443)
- 2017(53942)
- 2016(29917)
- 2015(33569)
- 2014(33271)
- 2013(32080)
- 2012(29259)
- 2011(26306)
- 2010(26240)
- 2009(24219)
- 2008(23581)
- 2007(21060)
- 2006(18224)
- 2005(15789)
- 学科
- 济(116625)
- 经济(116416)
- 管理(82953)
- 业(79246)
- 企(65484)
- 企业(65484)
- 方法(56674)
- 数学(48997)
- 数学方法(48377)
- 中国(33965)
- 农(33214)
- 财(31051)
- 业经(27234)
- 学(25639)
- 贸(22434)
- 贸易(22430)
- 农业(21874)
- 易(21789)
- 地方(21254)
- 制(20968)
- 理论(20638)
- 务(20150)
- 财务(20086)
- 财务管理(20042)
- 企业财务(19033)
- 和(18434)
- 技术(18064)
- 银(17697)
- 银行(17622)
- 融(17425)
- 机构
- 学院(419644)
- 大学(419290)
- 济(163683)
- 经济(160339)
- 管理(157868)
- 研究(139509)
- 理学(137607)
- 理学院(136017)
- 管理学(133213)
- 管理学院(132448)
- 中国(101965)
- 科学(88924)
- 京(86962)
- 农(76632)
- 财(74868)
- 所(70990)
- 业大(66729)
- 研究所(65103)
- 中心(65094)
- 江(63004)
- 财经(60934)
- 农业(60731)
- 范(56771)
- 师范(56074)
- 经(55503)
- 北京(53299)
- 经济学(50749)
- 院(49942)
- 州(49666)
- 技术(47922)
- 基金
- 项目(289834)
- 科学(228047)
- 基金(210425)
- 研究(206779)
- 家(185964)
- 国家(184394)
- 科学基金(157363)
- 社会(131738)
- 社会科(124186)
- 社会科学(124148)
- 省(114461)
- 基金项目(110986)
- 自然(103679)
- 自然科(101412)
- 自然科学(101377)
- 自然科学基金(99563)
- 教育(98885)
- 划(97689)
- 资助(85677)
- 编号(83900)
- 成果(67588)
- 重点(66478)
- 部(63993)
- 发(61663)
- 创(60357)
- 课题(58749)
- 科研(56760)
- 创新(56422)
- 教育部(54896)
- 国家社会(54496)
- 期刊
- 济(171819)
- 经济(171819)
- 研究(113583)
- 中国(78421)
- 学报(74184)
- 农(69240)
- 科学(64644)
- 财(58795)
- 管理(55320)
- 大学(55289)
- 学学(52063)
- 教育(51040)
- 农业(46702)
- 技术(38821)
- 融(34817)
- 金融(34817)
- 财经(29894)
- 业经(29300)
- 经济研究(28247)
- 经(25673)
- 业(24769)
- 问题(22815)
- 版(22380)
- 图书(21014)
- 统计(20591)
- 科技(19265)
- 技术经济(19160)
- 策(18892)
- 贸(18807)
- 业大(18765)
共检索到602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赵慧
学术职业社会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学术职业认同是学术职业社会化的结果之一,能够体现学术职业社会化的效果。基于社会化视角,从背景特征、组织支持、导师指导、自我认知四个方面分析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卡方检验显示不同性别、工作领域、类型博士后差异显著,多项logistics回归发现职业晋升机会影响显著,组织支持影响较小,导师指导无显著影响,自我认知所代表的个人社会化阶段是影响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从博士后的不同类型、国家差异等方面分析学术职业认同的差异性,发现影响学术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有所不同,中国博士后多数为高校博士后,说明对比西方国家,中国博士后更多是一种师资储备,流动性相对较弱,博士后类型有待拓展。
关键词:
博士后 社会化 学术职业认同 流动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玥 张峰铭
基于Nature2020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基本情况,探索导师支持对于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影响机制,以及工作满意度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博士后职业前景的总体状况差强人意;导师支持与工作满意度、博士后职业前景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能够显著预测博士后职业前景,并在导师支持对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为改善博士后未来职业发展,亟需开拓非学术就业市场,促进博士后就业多元化;完善导师支持结构体系,优化支持指导的有效性;构建平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博士后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
博士后 导师支持 职业前景 工作满意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佳乐
帮助博士生为学术生涯做好准备是培养单位的应尽之责,但尚不清楚现实中培养单位是否为博士生从事学术职业提供了足够支持,以及这种支持是否真的会作用于博士生的学术职业选择。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6 812名博士生调查数据,使用Logit回归和倾向值匹配分析发现:第一,中国博士培养单位提供的学术职业支持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第二,组织高度学术职业支持能够显著提升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概率,这一结论在克服样本选择偏误后仍保持稳健;第三,对持学术动机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而言,组织高度学术职业支持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显著大于持非学术动机的博士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纯槿
随着国内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加剧,博士后的学术生存与发展困境日渐显现,因其感知未来职业前景黯淡继而从学术部门溢出的现象值得学术界高度关注。基于全球博士后项目中国微观调查数据,旨在考察博士后的学术职业流向及其内隐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工资薪酬、工作与生活平衡及科研支持满意度在博士后职业期望与流动倾向之间均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且相较于工资薪酬,工作保障满意度起到更大的完全中介作用。分样本异质性检验表明,女性博士后的流动倾向受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影响更为强烈;相较于项目博士后,师资博士后群体中工作保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更低。上述发现表明减少博士后人员流失的关键在于厚植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终身发展的组织支持体系,扭转博士后管理中“重使用,轻培养”倾向;完善博士后“非升即走”制度,营造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学术文化氛围;纾解博士后过载的心理负荷和压力知觉,为稳步推进博士后创新驱动发展创设共建共融的学术场域和制度空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贵友
在全球学术劳动力市场,博士后经历已经成为青年学者走向学术独立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图景中,博士后仍遭遇诸多学术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权利义务层面的关系失衡、知识生产层面的劳动剥削与角色建构层面的身份困境。这一现实实质体现了博士后学术自主与发展依附之间的现实悖论。究其缘由,新公共管理运动与灵活雇佣、学术资本主义与知识商品化、主客体能力缺位与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博士后学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宏观结构制约与微观实践限制的双重影响下,这一现实是经由学术发展条件制约、学术依附问题内生与学术发展困境外显三个阶段而逐渐生成的。为此,当下制度应该回归人的主体路径,为博士后打造可持续化的学术支持环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宁 李巨光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218个博士后样本为例,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影响博士后完成出站标准的因素。研究表明:样本博士后完成出站与其在站时间有关,博士后在科研产出方面尚有较大的潜力可挖掘;研究方向、在站时间、进站前的科研产出和合作导师的高要求作为显著变量影响博士后完成出站标准,应该予以重视。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在科学合理制定博士后在站时间的基础上,尽量招收对口的、科研能力强的博士后,以及切实实施合作导师负责制、给予导师更多的博士后出站主导权,以促进博士后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科研产出的增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志君 郦解放 周国君 罗民超 许紫岳
文章对近年博士后领域的研究论文做了总览性分析,概述了目前对博士后产生历史和发展改革研究的成果,以及相关的不同角度、不同细分领域的研究。同时指出,这些研究为今后博士后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分析和指导基础。
关键词:
博士后 各时期政策分析 实践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骏
作为人事改革与创新的一种方式,博士后制度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政策环境的改变也使博士后事业的发展面临吸引力不足、就业难度增加等挑战。为此,要把握国家人才国际化建设这一重大机遇,以此为契机和突破口,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管理模式、培养方式等多方面与国际接轨,促进博士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博士后 制度 政策环境 人才国际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可利,廖昌荣,张德昭,陈欣,税国洪
对重庆市近200名在站博士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在站博士后工作生活状况,对出站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成就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重庆市吸引博士后从事研究工作的主要因素,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针对博士后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博士后 调查研究 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霄 谢萍
博士后与其合作导师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意义的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自身特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合作导师对博士后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Nature》2020年7月开展的“首次全球博士后调查”得到的6982位高校全职博士后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全球博士后获得合作导师支持的情况,利用OLS、有序logit和路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合作导师支持对博士后培养与发展的影响及其国家异质性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合作导师支持显著降低博士后的抑郁焦虑程度、提高博士后工作整体满意度和对职业前景的信心,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博士后的帮助更大。基于中美两国对比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合作导师在对博士后进行指导时宜遵循综合、适切和适度的原则。
关键词:
博士后 导师 新冠肺炎疫情 培养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术出版机构,多年来始终坚持"权威、前沿、原创"的产品定位,创立了皮书等智库产品,是提高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平台。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出版行业的战略转型,培养出版行业学术研究的后备专业人才,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园淅
中国博士后政策实施30年以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博士后工作的巨大发展得益于不断完善发展的博士后政策。对1985—2015年中央政府颁布的106份博士后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在频数统计的基础上,结合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发现,不同阶段的政策关注点不同。整体来看,博士后政策呈现密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而变迁的特点。未来中国博士后政策应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不断提高博士后国际化水平,以市场化、国际化导向促进博士后政策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晓东 顾正娣
针对当前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了大科学工程给科技发展和国家实力带来的大变化,揭示了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博士后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实践,认为需要重新认识博士后在面向协同创新发展战略中的纽带作用和创新作用,并进一步从改进博士后工作的政策层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大科学 协同创新 博士后 产学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学术型博士生学术激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研究生院高校的实证分析
基于认知视角的社会化信息搜寻影响因素分析
美国博士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美国ARDP调查数据的分析
全球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新闻记者职业责任保险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调查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
什么是好的博士生学术指导模式?——基于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圳市流动儿童调查数据的分析
农民工对惠农政策的认同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河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博士生专业社会化影响因素:组织环境、关系网络与个体特征的三维分析
产业结构升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疆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