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8)
- 2023(14086)
- 2022(11383)
- 2021(10445)
- 2020(8659)
- 2019(19299)
- 2018(19634)
- 2017(37921)
- 2016(20407)
- 2015(22863)
- 2014(22576)
- 2013(21975)
- 2012(19642)
- 2011(17450)
- 2010(17716)
- 2009(16377)
- 2008(16024)
- 2007(14397)
- 2006(12779)
- 2005(11326)
- 学科
- 济(86448)
- 经济(86265)
- 业(67398)
- 管理(55903)
- 农(47070)
- 企(44533)
- 企业(44533)
- 方法(38568)
- 数学(33462)
- 数学方法(32896)
- 农业(31206)
- 业经(25070)
- 中国(24186)
- 财(18233)
- 技术(18159)
- 制(16966)
- 贸(16284)
- 贸易(16276)
- 易(15907)
- 地方(15834)
- 学(15602)
- 理论(13673)
- 发(13520)
- 银(12803)
- 银行(12759)
- 行(12185)
- 策(12012)
- 环境(11760)
- 和(11582)
- 体(11537)
- 机构
- 学院(289837)
- 大学(285552)
- 济(120164)
- 经济(117785)
- 管理(114450)
- 理学(100013)
- 理学院(99046)
- 管理学(97033)
- 管理学院(96550)
- 研究(94898)
- 中国(72620)
- 农(69367)
- 科学(60370)
- 京(59149)
- 农业(53661)
- 业大(52281)
- 财(49662)
- 所(48159)
- 中心(45114)
- 研究所(44009)
- 江(43335)
- 财经(40082)
- 经(36633)
- 范(36231)
- 北京(36229)
- 经济学(35850)
- 师范(35776)
- 州(34218)
- 农业大学(34186)
- 院(32930)
- 基金
- 项目(201694)
- 科学(158757)
- 基金(146560)
- 研究(144290)
- 家(129422)
- 国家(128316)
- 科学基金(110022)
- 社会(94999)
- 社会科(89108)
- 社会科学(89072)
- 省(80849)
- 基金项目(77915)
- 自然(70978)
- 自然科(69460)
- 自然科学(69445)
- 自然科学基金(68209)
- 划(66687)
- 教育(64918)
- 编号(59032)
- 资助(58455)
- 成果(45710)
- 重点(44951)
- 发(44128)
- 部(43771)
- 创(42944)
- 创新(40168)
- 国家社会(39475)
- 课题(39119)
- 科研(38443)
- 农(37866)
- 期刊
- 济(132568)
- 经济(132568)
- 研究(76684)
- 农(70967)
- 中国(59101)
- 学报(50193)
- 农业(47866)
- 科学(45371)
- 大学(38520)
- 管理(38370)
- 学学(36631)
- 财(35915)
- 业经(28054)
- 教育(27693)
- 技术(27227)
- 融(26941)
- 金融(26941)
- 业(23695)
- 经济研究(20347)
- 财经(19122)
- 问题(18523)
- 经(16422)
- 版(16179)
- 技术经济(15997)
- 图书(15530)
- 科技(15407)
- 统计(14818)
- 业大(14641)
- 农村(14554)
- 村(14554)
共检索到422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强 田媛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水稻社会化服务现实情况的调查,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度稻农生产技术效率,运用多值处理效应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对稻农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农户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越高,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不同社会化服务模式对农户技术效率影响有显著差异,相比未参与服务农户,市场化服务模式促使农户技术效率提升0.1170,合作化服务模式促使农户技术效率提升0.1198,产业化服务模式促使农户技术效率提升0.1985,产业化服务模式对农户技术效率促进作用最显著;产业化服务模式主要通过强化服务契约联结、服务利益联结、服务惠顾联结和服务组织联结促进技术效率提升。本文认为,在发展多元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应重视服务交易中的契约安排、利益分配、惠顾手段和组织联合,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爽 余国新
通过对新疆10个县(市)784个农户的实地调查,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意愿以及对不同服务模式的选择。结果表明农户对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流通服务都是十分需求的。农户在选择服务模式时比较信赖农业专业合作社、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等主体。
关键词:
服务模式 社会化服务 需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雪萍 王璐 孔凡斌 廖文梅
以林业栽培技术服务为例,基于1342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IVProbit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考察林业社会化服务对林地规模经营行为影响的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林业栽培技术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林地规模经营行为,但对不同林种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林业工作站或技术推广站主导的栽培技术服务在促进农户规模化经营行为中承担主要角色,反映出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市场化主体供应的服务未能很好地满足农户林地规模化经营的需求。因此,政府应当大力发展林业社会化服务,完善林业生产服务体系,扩大服务的受众面;培育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和精准化发展。
关键词:
林业社会化服务 规模经营 内生性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本研究通过对比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讨论了小农户如何被组织起来以及组织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因受到政府补贴的吸引而达成了临时的合作,但这种组织化具有暂时性。在市场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或被整合到规模经营主体的种植模式中,或被服务组织重塑。在这两种服务模式中,小农户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其组织化程度并未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能通过重建与小农户的双向权责均衡关系,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来解决组织成本问题。这种双向的权责均衡关系使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利益联结,从而使该组织对小农户的组织和动员成为可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本研究通过对比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讨论了小农户如何被组织起来以及组织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因受到政府补贴的吸引而达成了临时的合作,但这种组织化具有暂时性。在市场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或被整合到规模经营主体的种植模式中,或被服务组织重塑。在这两种服务模式中,小农户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其组织化程度并未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能通过重建与小农户的双向权责均衡关系,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来解决组织成本问题。这种双向的权责均衡关系使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利益联结,从而使该组织对小农户的组织和动员成为可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崔梦怡 王若男 郭宇桥 郑风田
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社会化服务获取水平及其质量安全认证水平,并采用IVProbit模型分析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平均获取数量为1.424种,通过至少一种质量安全认证的农户占比为8.5%,均呈现出较低水平。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的认证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在社会化服务不同环节中,产后服务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为产前服务,最后为产中服务;对不同类型农户而言,社会化服务对普通农户的促进作用强于规模农户。研究表明,缓解家庭资源禀赋约束和拓展产品销售市场是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户认证行为的有效路径。因此,提出推进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对普通农户获取社会化服务的激励政策、完善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认证行为的影响路径等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文梅 林静 沈月琴 孔凡斌
【目的】缩小农户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量化分析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新时代新征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分工与专业化效应、优化家庭劳动力配置与促进林地流转经营的理论,构建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和广西的2 413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林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下的影响差异及其分解效应。【结果】1)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增收效应,且对低收入农户家庭的增收效应更大,有利于缩小农户家庭收入差距。2)林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林业社会化服务可使基尼系数显著减小,总体呈现分位点越低边际贡献越大的变化趋势,林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缩小农村家庭收入差距。3)系数效应主导了农村家庭收入差距的扩大。其中,户主是否为村干部、林业收入占比、林地细碎化程度、村距县城距离、地形是影响Q_(10)~Q_(90)分位点上系数效应的主要因素。4)林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均值为0.354,林业社会化服务对低采纳水平组农户家庭总体具有较好的增收效应,农户家庭收入差距主要由特征效应主导。【结论】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林业社会化服务缩小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面向低收入农户家庭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供需支持政策,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政策,激发与鼓励农户积极采纳林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形成“以需促供、以供带需”的良性循环格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瑞法 王润 孙艺夺 张超
基于7省2 293个农户的调查,研究不同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户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并以化肥、农药为例,分析农户的技术信息来源。结果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给农户提供大量技术培训,但政府农技部门主导农业技术服务的局面仍未改变。不同类型服务组织在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时存在分工。除了自己经验是农户首要技术来源外,农资经销店与企业超过政府农技部门成为农户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来源,而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在农技推广方面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关键词:
农业 社会化 技术 信息 服务 推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春虹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视角,理论阐释了产业服务组织模式、合作服务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组织模式下小农户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间的产权关系、契约结构和博弈地位,比较分析了不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下小农户满意度。研究发现,在市场服务组织模式中,小农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是独立、平等的商品契约关系,小农户不仅可以自由选择各类社会化服务,而且掌握剩余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该模式下小农户服务满意度最高;在产业服务组织模式中,龙头企业的支配地位和垄断性弱化了小农户服务满意度;在合作服务组织模式中,虽然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的博弈地位相对平等,且土地经营权的共享有助于集体行动,但合作社的综合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功能缺失,导致小农户的服务满意度最低。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启示:一是推广各类市场服务组织模式的发展;二是改善小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的权利结构及双方的博弈地位;三是有侧重地扶持小农户联合成立的合作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子 饶芳萍 诸培新
为了深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考察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否有效缓解土地规模经营面临的约束,本文首先构建了考虑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及土地要素的农户生产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投入,将促进农户增加土地要素投入,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有正向影响。其次,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考虑到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和转入土地的不同生产经营决策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似不相关Biprobit联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转入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缓解农户的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禀赋约束,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思雨 蔡海龙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困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利用11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探讨影响效应在不同规模、地区下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总体使用比例不高,有48.1%的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至少有一个环节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劳动力转移比例主要集中在30%~50%,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劳动力转移,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效果具有环节异质性。耕整地阶段和收获阶段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净效应分别为2.9%和3.1%,而播种阶段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相较于其他规模与地区的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规模、北方省份的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重点支持粮食生产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机遇,积极引导中国北方省份小规模农户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重点提高小规模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认知,让更多小规模农户能放心地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从而促进小规模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阮华 廖文梅 秦克清
【目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为深化农村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完整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河南、四川、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和贵州8省(区)1407户农户调查数据,以生产环节为例,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及其影响差异。【结果】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林业良种和栽培技术服务及林业病虫害等"三防"技术服务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03和-0.124,户主转移和转移性别差异显著影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收费服务引导林业社会化服务朝市场化方向发展,加入林业合作社能较好同步匹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与可获性之间的关系;农户人口数和区位条件对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存在反向的显著影响。【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进一步转移的数量正在降低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降低农户对林业经营的依存度,影响农户林业生产,不利于提升林地经营效率,也将使林地经营面临再次被粗放化的风险。应进一步健全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加快林业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步伐,以克服单个家庭劳动力转移后所带来的林业生产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思雨 蔡海龙 丁志超
[目的]在中国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并重推进粮食作物效率提升背景下,进一步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提升效应的规模异质性具有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使用随机前沿分析和门限回归分析,利用全国6省区小麦种植户2018年经营情况,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影响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效果规模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采用有助于提升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存在门限效应,当农户经营规模低于门限值(0.293公顷)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跨越门限值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则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基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中等规模(0.293<Area<3.333)农户的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提升中国小麦种植户技术效率,但受限于农户规模,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同时仍然需要推动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焱剑 曹大宇 廖冰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农户生计资本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的影响,从产业链全过程视角下推动农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方法]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江西省569个农户实地调查微观数据,构建二元Logitics模型实证生计资本对农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作用关系。[结果]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前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中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受教育水平、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后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耕地块数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过程采纳行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距离县城公里数、村庄地形、经营方式对农户生产全过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结论]据此提出提供再教育培训,引导劳动力回流;推进“小田并大田”与“宜机化”改造;拓宽农户收入渠道,稳步提升家庭收入;创新农民组织功能,拓宽农业信息渠道;优化服务主体布局,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对策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司瑞石 陆迁 张强强 梁虎
土地流转背景下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供给效率,满足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陕甘宁黄土高原区973户农户数据,从基础设施服务、农资供应服务、技术管理服务、加工销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5个方面刻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讨了土地流转对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土地流转使得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这种总体效应主要由土地转入带来的规模效应贡献;②土地流转对基础设施服务、技术管理服务、加工销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户需求强度分别提高0.215、0.070、0.094和0.162;土地流转对农资供应服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为0.306;③土地转入对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方向与土地流转影响的总体方向一致,且影响强度大于总体强度;但土地转出与土地流转影响的总体方向差异较大,且影响强度小于总体强度。提出减少政府供给农资供应服务、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力量、拓充社会化服务内容等政策建议,以此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序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