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2)
- 2023(17636)
- 2022(14840)
- 2021(13813)
- 2020(11558)
- 2019(26378)
- 2018(26571)
- 2017(51352)
- 2016(28182)
- 2015(31693)
- 2014(31603)
- 2013(31158)
- 2012(28167)
- 2011(25353)
- 2010(25526)
- 2009(23519)
- 2008(23070)
- 2007(20467)
- 2006(18076)
- 2005(15876)
- 学科
- 济(113464)
- 经济(113261)
- 业(83602)
- 管理(76820)
- 企(60779)
- 企业(60779)
- 方法(51614)
- 农(49513)
- 数学(44316)
- 数学方法(43617)
- 农业(32861)
- 中国(30766)
- 业经(30083)
- 财(26215)
- 学(24335)
- 地方(22325)
- 制(22243)
- 贸(20620)
- 贸易(20608)
- 易(20043)
- 理论(19427)
- 和(17613)
- 银(17313)
- 技术(17306)
- 银行(17246)
- 行(16400)
- 环境(16278)
- 策(15991)
- 务(15852)
- 发(15801)
- 机构
- 学院(399353)
- 大学(398389)
- 管理(158246)
- 济(156874)
- 经济(153467)
- 理学(138033)
- 理学院(136546)
- 管理学(133755)
- 管理学院(133066)
- 研究(132186)
- 中国(99459)
- 科学(85615)
- 农(85071)
- 京(84823)
- 业大(68656)
- 财(68302)
- 所(67294)
- 农业(65971)
- 研究所(61632)
- 中心(60995)
- 江(58830)
- 财经(55128)
- 北京(52919)
- 范(51942)
- 师范(51376)
- 经(50223)
- 州(47566)
- 院(46921)
- 经济学(45803)
- 经济管理(42628)
- 基金
- 项目(277485)
- 科学(216638)
- 基金(200509)
- 研究(198606)
- 家(176671)
- 国家(175144)
- 科学基金(149553)
- 社会(125425)
- 社会科(118014)
- 社会科学(117972)
- 省(109439)
- 基金项目(106627)
- 自然(98717)
- 自然科(96461)
- 自然科学(96435)
- 自然科学基金(94690)
- 划(91631)
- 教育(90441)
- 资助(82301)
- 编号(81951)
- 成果(65279)
- 重点(61785)
- 部(60085)
- 发(59036)
- 创(57264)
- 课题(55360)
- 创新(53370)
- 科研(53247)
- 国家社会(51054)
- 大学(50812)
- 期刊
- 济(173589)
- 经济(173589)
- 研究(111239)
- 农(83451)
- 中国(76826)
- 学报(70608)
- 科学(62266)
- 农业(56138)
- 管理(54585)
- 大学(53288)
- 学学(50338)
- 财(49627)
- 教育(42050)
- 融(35429)
- 金融(35429)
- 业经(33799)
- 技术(33558)
- 业(27698)
- 经济研究(26355)
- 财经(26016)
- 问题(23831)
- 图书(22863)
- 经(22192)
- 版(21492)
- 科技(20345)
- 业大(19748)
- 技术经济(19221)
- 理论(18359)
- 商业(17987)
- 统计(17946)
共检索到578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雪萍 王璐 孔凡斌 廖文梅
以林业栽培技术服务为例,基于1342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IVProbit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考察林业社会化服务对林地规模经营行为影响的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林业栽培技术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林地规模经营行为,但对不同林种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林业工作站或技术推广站主导的栽培技术服务在促进农户规模化经营行为中承担主要角色,反映出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市场化主体供应的服务未能很好地满足农户林地规模化经营的需求。因此,政府应当大力发展林业社会化服务,完善林业生产服务体系,扩大服务的受众面;培育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和精准化发展。
关键词:
林业社会化服务 规模经营 内生性处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子 饶芳萍 诸培新
为了深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考察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否有效缓解土地规模经营面临的约束,本文首先构建了考虑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及土地要素的农户生产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投入,将促进农户增加土地要素投入,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有正向影响。其次,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考虑到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和转入土地的不同生产经营决策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似不相关Biprobit联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转入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缓解农户的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禀赋约束,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杨万江
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较高的水稻产业为例,在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国家水稻产业综合实验站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视角实证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中环节发展水平较高,产前和产后环节发展相对薄弱;2)农业生产性服务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产中和产后环节生产性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3)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而言,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大规模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影响更为显著;4)个体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也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洋 余国新
首先理论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的"技术—金融—政策"三个维度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机理。其次以棉花产业为例,基于1152份棉农调研数据实证检验和对比分析其对意愿和行为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技术指导服务的10项指标对棉农土地规模经营意愿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只有节水灌溉、机械采收、棉秆粉碎3项技术指导服务对棉农土地规模经营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服务对棉农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对棉农土地规模经营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政策服务对棉农土地规模经营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棉农土地规模经营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得出结论,技术因素中节水灌溉、机械采收、棉秆粉碎3项技术服务对棉农土地规模经营实现的促进作用最大;金融因素对棉农土地规模经营实现的约束作用较小;政策因素的农业合作组织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土地规模经营实现的制约作用明显。最后提出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棉农土地规模经营实现的路径:技术引领型路径、组织创新型路径和政策倒逼型路径。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土地规模经营 棉花产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松 曹峥林 刘晗
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揭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影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机理,然后基于CHIP数据实证检验和比较其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程度和方向。总体来看:灌溉服务、机耕服务、防治病虫害服务和种植规划服务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显著为正,边际影响系数依次递减。但生产资料购买服务和组织劳动力外出服务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从不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组比较来看,不同社会化服务类型的影响也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生产资料购买服务和组织安排劳动力外出务工服务在不同水平组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大鹏 刘颖 陈实
[目的]在土地流转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推进背景下,研究种植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方法]文章以江汉平原水稻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采用排序模型重点考察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因素对农资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农业贷款、基础设施、农业保险、加工销售等7种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结果]江汉平原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总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土地流转年限、土地规模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有着积极影响;土地流转价格、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产生消极影响。[结论]建议政府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方式,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思雨 蔡海龙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困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利用11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探讨影响效应在不同规模、地区下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总体使用比例不高,有48.1%的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至少有一个环节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劳动力转移比例主要集中在30%~50%,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劳动力转移,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效果具有环节异质性。耕整地阶段和收获阶段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净效应分别为2.9%和3.1%,而播种阶段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劳动力转移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相较于其他规模与地区的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规模、北方省份的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重点支持粮食生产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机遇,积极引导中国北方省份小规模农户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重点提高小规模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认知,让更多小规模农户能放心地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从而促进小规模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焱剑 曹大宇 廖冰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农户生计资本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的影响,从产业链全过程视角下推动农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方法]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江西省569个农户实地调查微观数据,构建二元Logitics模型实证生计资本对农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作用关系。[结果]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前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中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受教育水平、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后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耕地块数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过程采纳行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距离县城公里数、村庄地形、经营方式对农户生产全过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结论]据此提出提供再教育培训,引导劳动力回流;推进“小田并大田”与“宜机化”改造;拓宽农户收入渠道,稳步提升家庭收入;创新农民组织功能,拓宽农业信息渠道;优化服务主体布局,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对策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雪萍 王璐 廖文梅
基于1273户农户调研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厘清政策引导因素和贫困程度对农户林业规模经营意愿、行为及其偏差的影响,并构建"无意愿无行为""有意愿有行为"和"有意愿无行为""有意愿有行为"这2个模型分析林业规模经营从意愿向行为转化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林业政策对农户林业规模经营行为的影响程度更显著,贫困程度只在区域宏观层面对农户林业规模经营行为有影响。其中,是否获得森林抚育补贴、林业收入所占比例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均能显著促使农户林业规模经营意愿向行为转化。因此,建议优化采伐限额制度,加大对林农的资金补贴力度,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非农就业的安置和引导,为农民提供就业指导和帮扶;加强林业经营体系建设,推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崔梦怡 王若男 郭宇桥 郑风田
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社会化服务获取水平及其质量安全认证水平,并采用IVProbit模型分析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平均获取数量为1.424种,通过至少一种质量安全认证的农户占比为8.5%,均呈现出较低水平。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的认证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在社会化服务不同环节中,产后服务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为产前服务,最后为产中服务;对不同类型农户而言,社会化服务对普通农户的促进作用强于规模农户。研究表明,缓解家庭资源禀赋约束和拓展产品销售市场是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户认证行为的有效路径。因此,提出推进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对普通农户获取社会化服务的激励政策、完善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认证行为的影响路径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志恒 符越
为缓解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基于2019年7—12月在甘肃省内调研的农户微观数据,立足不同土地规模下农户生计分化的视角,采用二元Logit和PSM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以及土地规模在上述影响路径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土地规模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绿色生产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土地规模负向影响农户无公害农药施用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对农户地膜处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不显著。2)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不同类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均能显著抑制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悖离。3)在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商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路径中,土地规模因绿色生产类型不同而发挥的调节效应方向不同,在无公害农药施用环节发挥正向调节效应,在地膜处理环节发挥负向调节效应。4)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够显著缓解小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其中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影响力度最强,商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次之,农村合作社最弱。因此,为了推动农户绿色生产意愿转化为行为,应进一步加快农地流转,针对不同绿色生产行为,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强化自身统筹协调能力,商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完善绿色农产品交付检验标准,政府应重新整顿农村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内标准化管理。应建立和完善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定制适合农户绿色发展的社会化服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恩胡 薛小荣
我国农户小规模经营对农户经营成本与收益具有一定的影响,交易费用是小规模农户参与商品化农业经营困难的根源。建议政府和有关社会组织要从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流通组织、推进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发展储存技术和储存设施、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等方面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闵锐 胡卓辉 马宇卿 黄炜虹
探析资本依赖程度与正规信贷约束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土地规模经营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基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四个水稻主产省份906户种稻农户样本数据,采用产出最大化目标下的D-G生产函数测算适度经营规模,识别尚未达到最适经营规模的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方法定量分析资本依赖、正规信贷约束对其适度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中游水稻生产的适度经营规模区间为13.33~20 h㎡,达到最适经营规模的农户数量占比不足20%。资本依赖程度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转入耕地比重、投入机械原值等指标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均具有正向影响;雇佣劳动力比重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方面,受到需求型信贷约束的农户,愿意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能性更高。据此,应加快培养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提高政策实施精确度,创新各类金融机构支农服务,提高农户金融市场参与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建刚 鲁斯玮
基于系统相关性,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需同时考虑耕地面积扩大和部分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在阐发金融素养影响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机理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素养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发现金融素养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因农户所在地区和确权土地拥有情况不同,金融素养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翁飞龙 霍学喜
农业新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苹果栽培新技术为例,分析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并利用陕西省苹果主产区414户规模经营农户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技术类型看,数字金融主要促进了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和花果管理新技术的采用。虽然数字金融影响的规模门槛效应尚未显现,但基于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分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在中等规模组最大。数字金融对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通过缓解信贷约束、降低风险冲击、促进市场参与影响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且中介效应在不同经营规模、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以及不同技术类型方面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