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5)
2023(17104)
2022(14436)
2021(13558)
2020(11165)
2019(25723)
2018(25457)
2017(49477)
2016(26669)
2015(29804)
2014(29685)
2013(28768)
2012(26052)
2011(23112)
2010(22913)
2009(20574)
2008(20014)
2007(17414)
2006(15110)
2005(13018)
作者
(74014)
(61409)
(60986)
(58407)
(39211)
(29528)
(27832)
(24191)
(23451)
(21744)
(20934)
(20699)
(19409)
(19164)
(19123)
(18734)
(18416)
(18212)
(17671)
(17515)
(15127)
(14952)
(14883)
(14116)
(13752)
(13629)
(13479)
(13393)
(12232)
(12065)
学科
(106936)
经济(106734)
管理(76659)
(72409)
(61557)
企业(61557)
方法(50602)
数学(42605)
数学方法(42014)
(29567)
中国(29048)
(27098)
业经(25910)
(23691)
理论(21007)
地方(20813)
农业(19446)
(19244)
(18062)
(17413)
财务(17333)
(17320)
贸易(17310)
财务管理(17300)
(16777)
技术(16444)
企业财务(16437)
环境(15713)
(14902)
银行(14859)
机构
大学(373337)
学院(370686)
管理(148921)
(146436)
经济(143330)
理学(130314)
理学院(128894)
管理学(126443)
管理学院(125773)
研究(118796)
中国(86810)
(78366)
科学(74030)
(66455)
(57422)
(56245)
业大(54771)
财经(54447)
中心(54190)
研究所(52681)
(52565)
(50159)
师范(49655)
(49629)
北京(48698)
经济学(44928)
农业(43732)
(43665)
(42737)
财经大学(40784)
基金
项目(260833)
科学(206490)
研究(191893)
基金(190370)
(165045)
国家(163648)
科学基金(142256)
社会(122305)
社会科(115231)
社会科学(115199)
(101302)
基金项目(101093)
自然(92317)
自然科(90213)
自然科学(90195)
教育(89445)
自然科学基金(88573)
(85095)
编号(78514)
资助(77592)
成果(63024)
重点(58389)
(57638)
(54704)
(54203)
课题(53510)
创新(50467)
国家社会(50233)
教育部(50097)
科研(49920)
期刊
(155256)
经济(155256)
研究(106500)
中国(66304)
学报(58387)
管理(54044)
科学(53790)
(51082)
(50696)
大学(45444)
教育(44790)
学学(42435)
农业(35246)
技术(33422)
(27259)
金融(27259)
财经(26682)
业经(26262)
经济研究(25030)
(22873)
问题(20661)
图书(20579)
科技(17558)
(17553)
理论(17486)
(17384)
技术经济(17257)
现代(16337)
商业(16319)
实践(15919)
共检索到523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晓宁  赵宇翔  朱庆华  
本研究借助活动理论解析社会化搜索行为的要素、系统与层级结构,以及认知和任务执行过程。从“静态—微观”的视角来看,第一,社会化搜索行为涉及主体、客体、社群、工具、规则/规范、分工六个要素,在其交互协同的作用下,最终完成任务并生成结果;第二,每相邻的三个社会化搜索行为要素组合,又构成共享、生产、交流和协作四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第三,社会化搜索行为自上而下可分为搜索活动、搜索行动、搜索操作三个层级,分别受到搜索动机、搜索目标和搜索情境的影响。从“动态—宏观”的视角来看,首先,社会化搜索行为的主体与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晓宁  赵宇翔  朱庆华  
本研究借助活动理论解析社会化搜索行为的要素、系统与层级结构,以及认知和任务执行过程。从“静态—微观”的视角来看,第一,社会化搜索行为涉及主体、客体、社群、工具、规则/规范、分工六个要素,在其交互协同的作用下,最终完成任务并生成结果;第二,每相邻的三个社会化搜索行为要素组合,又构成共享、生产、交流和协作四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第三,社会化搜索行为自上而下可分为搜索活动、搜索行动、搜索操作三个层级,分别受到搜索动机、搜索目标和搜索情境的影响。从“动态—宏观”的视角来看,首先,社会化搜索行为的主体与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亮   沈凯   张宁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机构号用户画像,揭示各类机构号群体的内容生产和社群交互特征,对机构号内容运营的优化具有意义。[研究设计/方法]构建了活动理论框架下的机构号信息行为模型。抽取特征标签并量化,刻画包含基本信息、内容生产、社群交互、平台功能和话题专注特征的机构号用户画像概念模型。结合活跃度标签和内容质量标签实现用户聚类,并分析各聚类的画像特征。[结论/发现]生成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机构号画像,按内容质量和活跃度识别出机构号的四种类型。机构号内容运营的核心要素是在擅长领域持续稳定地输出优质内容;高质量的回答能够吸引高影响力用户,通过社群经营能够提高内容运营可见度与社区曝光;机构号内容运营聚焦少数主题策略,但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相关时,适当结合其他更有传播性的主题,可以实现用户引流。[创新/价值]基于活动理论构建机构号用户画像,识别出内容生产和社群交互特征,有助于优化机构号内容运营效率和提升社区影响力。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杜晴  杜春凤  朱庆华  孙霄凌  
[目的 /意义]探讨以知乎为代表的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现状,以期提高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方法/过程]以活动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可用性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社会化问答应用的特点,设计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对知乎APP的可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于知乎APP的可用性总体满意度相对较高,知乎APP在内容上的表现较好,在平台以及用户方面仍有待改进。总体上可从界面布局、用户研究、社群关系等三个方面来提高社会化问答应用的可用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闯  李贺  祝琳琳  彭丽徽  
[目的/意义]厘清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知识协同过程并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知识主体间的多维知识流动与创新型知识的涌现,对提升平台的知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社会化问答平台的用户知识协同过程,提取影响用户知识协同的因素并构建了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知识协同模型。使用三角模糊数Dematel方法确立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借助DANP方法将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权重量化。[结果/结论]结合影响因素的极限超矩阵和原因度、中心度排序结果识别出了社群文化、平台激励机制、任务适配度等社会化问答平台知识用户协同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雪林  应峻  宋士杰  
[目的/意义]疫情数据故事化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实践活动。本文旨在综合考虑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以活动理论为视角揭示疫情数据故事化的结构要素与过程。[方法/过程]梳理数据故事化及疫情数据呈现研究现状,借助活动理论对疫情数据故事化的活动要素及其交互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疫情数据故事化的创建过程。[结果/结论]该研究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揭示疫情数据故事化的要素及其变化,展现其创建过程,进一步丰富了数据故事化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场景,并为实证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参考和行动指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枫林  罗芳晴  郭宁宁  
社交网站的兴起给人们提供了实现社会化搜索的大好机遇,但在什么情况下人们更愿意使用社会化搜索或是传统搜索还不得而知。文章探讨了在良构和非良构两种不同任务问题的情境下用户的选择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了用户利用两种搜索方式所带来的信息收益和认知收益的差异及信息分享意愿的差异。结果显示,对于良构问题用户更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搜索引擎;对于非良构问题用户倾向于使用社会化搜索,或是两种搜索相结合的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晓英  张璐  
随着信息环境复杂化和个人信息搜寻途径多样化趋势的发展,信息搜寻行为的非线性特征愈加明显。本文依据动态、复杂的非线性思维,分析影响信息搜寻行为的认知、情境和任务三个层面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活动理论中列昂捷夫的活动、行动、操作层级结构和恩格斯托姆活动理论模型,构建由三层级和六要素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信息搜寻行为概念模型,以要素分析为主描述信息搜寻行为。最后以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为例,对相应活动层级结构以及主体、客体、工具、规则、共同体、劳动分工等具体模型要素加以阐释。研究表明,将用户认知层面的内在因素与情境、任务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孙霄凌  程阳  朱庆华  
[目的/意义]社会化搜索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搜索模式,与其他社交网络应用一样,用户在使用社会化搜索服务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个人隐私问题。而学术界对社会化搜索用户隐私披露行为的研究尚显不足。[方法/过程]通过对以往关于社会化搜索和隐私披露行为的文献进行整理,找出适合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将隐私计算理论、效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相结合,构建社会化搜索用户隐私披露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使用问卷调查及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控制能力、信息收益和社交收益对隐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玥  吴琼  朱庆华  
[目的/意义]"搜索即学习",能否高效而精准地搜索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已然成为信息时代人们不可或缺的"元素养"。因此,对社会化搜索用户信息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意义建构理论中"情境""鸿沟""桥梁"和"使用"四要素,通过微刻时序访谈法和中立型提问法对于用户社会化搜索全过程进行调研、编码和要素提取,并以此构建出社会化搜索用户信息素养培育模式。[结果/结论]对社会化搜索平台功能的完善以及社会化搜索情境下用户信息素养能力的培育给出参考和建议。[局限]研究进行调研的样本规模较小,后续可以扩大样本规模,并对模式进行检验和修改。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孙晓宁  赵宇翔  朱庆华  
与传统Web搜索相比,社会化搜索为新一代互联网用户获取信息提供了很多便利,无论对于搜索过程还是搜索结果而言,都更具个性化、情境化与智能化。然而,信息价值问题始终困扰着社会化搜索平台的健康发展。本研究聚焦于不同用户满意度及任务复杂性水平下,社会化搜索平台中用户的信息价值感知差异性,采取准实验研究方法来验证提出的三个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1)用户感知信息价值的各项指标与用户满意度呈正相关;(2)"新颖性"、"原创性"、"启发性"与任务复杂性呈正相关,其余的10个指标则呈负相关;(3)任务复杂性和用户满意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岳  
[目标/意义]通过构建中观层面的网络和社交媒体时代科学活动理论模型,探索科学活动视角下的Altmetrics的主题演化特征。[方法/过程]使用解释性内容分析法对Altmetrics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进行聚类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以了解Altmetrics研究主题的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比较国内外Altmetrics研究的差异。[结果/结论] 时间序列分析揭示了Altmetrics研究的细分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活动理论框架有助于描述Altmetrics数据和指标背后的社会现象和行为机制。这一框架能更好地体现科学界的“以人为本”的本质和趋势,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弥补Altmetrics作为定量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探索网络和社交媒体时代科学计量学的社会学转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芬云  孟欣  
师生交往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沟通交流的活动过程。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阐释,可以发现主体、工具和规则是影响师生交往活动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形成的矛盾关系导致了理想师生交往的缺失:由于教师和学生自我认同和彼此理解的缺乏,课堂教学环境生命力的缺失,教育发展带来的种种客观影响,师生交往活动系统无法良性运行。为改变这些矛盾带来的困境,我们需要对师生交往活动系统进行扩展转换,通过整体思维把握师生交往活动的全过程,加强教师、学生的自身认同和彼此理解,创设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文化环境,促进基于生命的师生交往的生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娟  
首先梳理了活动理论的起源、基本模型和核心思想,从系统导向和用户导向的认知科学研究范式的不足、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对图情领域用户信息行为活动理论研究范式作了可行性分析,最后对图情领域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范式的基本思路和实证研究框架进行了设计。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晓宁  赵宇翔  朱庆华  
作为社会化搜索理念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化问答系统(SQA)对Web 2.0用户的信息搜寻与知识获取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一代互联网用户生成内容(UGC)环境下,虽然有关信息质量及其评价标准与维度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国内目前对SQA系统答案质量要素、SQA信息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仍缺乏足够的深度。本文以现有相关研究为基础,在社会化搜索的研究背景下,借助"百度知道"用户对答案质量感知的问卷,综合采用专家访谈、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SQA系统的社会化搜索答案质量评价模型SQA-IQ4Ⅲ,该模型包括内容质量、情境质量、来源质量和情感质量四个维度,共有18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