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22)
- 2023(20289)
- 2022(17282)
- 2021(16308)
- 2020(13627)
- 2019(32218)
- 2018(31938)
- 2017(60177)
- 2016(33108)
- 2015(37587)
- 2014(38040)
- 2013(37160)
- 2012(34138)
- 2011(30660)
- 2010(30917)
- 2009(28587)
- 2008(28542)
- 2007(25138)
- 2006(22183)
- 2005(19915)
- 学科
- 济(135377)
- 经济(135164)
- 管理(91578)
- 业(87315)
- 企(72796)
- 企业(72796)
- 方法(60934)
- 数学(51641)
- 数学方法(50924)
- 中国(38085)
- 农(38072)
- 财(34393)
- 业经(31403)
- 学(30625)
- 地方(27935)
- 制(26909)
- 理论(25247)
- 农业(24919)
- 贸(23481)
- 贸易(23467)
- 易(22701)
- 和(21978)
- 银(20639)
- 银行(20578)
- 务(20528)
- 财务(20439)
- 财务管理(20387)
- 融(20232)
- 金融(20227)
- 行(19601)
- 机构
- 大学(468247)
- 学院(464787)
- 济(184682)
- 经济(180591)
- 管理(178762)
- 研究(160353)
- 理学(153671)
- 理学院(151883)
- 管理学(148885)
- 管理学院(148042)
- 中国(119645)
- 京(101046)
- 科学(99954)
- 财(86779)
- 所(81754)
- 农(78742)
- 研究所(74279)
- 江(73198)
- 中心(72765)
- 业大(69910)
- 财经(68085)
- 范(64599)
- 师范(63962)
- 北京(63892)
- 经(61711)
- 农业(61355)
- 院(57892)
- 州(56850)
- 经济学(55339)
- 师范大学(51779)
- 基金
- 项目(311928)
- 科学(243727)
- 研究(228266)
- 基金(223739)
- 家(195238)
- 国家(193582)
- 科学基金(165251)
- 社会(142137)
- 社会科(133976)
- 社会科学(133935)
- 省(122690)
- 基金项目(117854)
- 自然(107245)
- 教育(106891)
- 自然科(104678)
- 自然科学(104649)
- 划(103051)
- 自然科学基金(102724)
- 编号(94359)
- 资助(92319)
- 成果(77838)
- 重点(70645)
- 部(68634)
- 发(66207)
- 课题(65847)
- 创(63993)
- 创新(59707)
- 科研(59564)
- 教育部(58623)
- 大学(58435)
- 期刊
- 济(206063)
- 经济(206063)
- 研究(140760)
- 中国(97039)
- 学报(76505)
- 农(71616)
- 科学(68889)
- 财(68369)
- 管理(66405)
- 教育(61619)
- 大学(58061)
- 学学(53773)
- 农业(48760)
- 技术(43648)
- 融(40232)
- 金融(40232)
- 财经(33504)
- 业经(33218)
- 经济研究(32881)
- 经(28729)
- 问题(26923)
- 图书(26790)
- 业(26180)
- 版(22960)
- 技术经济(22659)
- 理论(22014)
- 统计(21155)
- 科技(21142)
- 贸(20910)
- 资源(20496)
共检索到703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华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现代化实践有否形成现代化的"地方性知识"?这些现代化的地方性知识是否具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意义,能否丰富和完善已有的现代化理论知识?它对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具有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与此紧密关联的问题就是:现代工业的发展是否只能是一种高度集中化的大生产方式,还是同时存在着一条分散化工业发展的道路?现代社会生产组织是否必然如韦伯所说的企业与家庭、家族的分离?现代化的过程是否就是传统的消解与现代性确立的过程?这些的问题都使我们深深感到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国地方的现代化发展实际历史,提出符合"社会事实"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本土性的解释框架和理论概念,社会化小生产的理论框架的提出正是...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分工 社会化小生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郎玫 张泰恒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政府是主导、市场是改革中最具推动性的主体、社会作为变革的另一主体与前两者共同演化。正是在这样一个系统的动态变化中,政府、市场、社会的各自演化及三者间的协同演化引致了政府行政体制的变迁,使我国行政体制经历了由全能的供给型政府——过渡的混合型政府——有限的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演化路径,进而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但在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域特色所形成的不同演化路径,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进行改革的实践和创新。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年 行政体制 演化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超
专项治理具有非常规化、非制度化和非专业化特点,常常被认为不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然而,不同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治理技术可能有所不同。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弱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治理技术,分析了其融入现代化的可能路径。研究发现,在弱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行政权威、官员意志和压制性程序,但更倾向于采取专家治理、制度治理和技术治理的策略,从而增加专项治理的现代化价值内涵,并可以通过人、技术和制度的多重维度融入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弱治理 专项治理 实践逻辑 技术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涛
从制度层面思考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是基于指标体系同时又超越指标体系。当前大数据时代监测评价的凸显意义也在于用数据说事,为改革实践提供导向、激励和平台。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多学科的制度分析理论基础,阐述了基于目标导向的监测预警与改进机制、与深化改革相关联的多样化激励机制、指向促进治理的开放合作与多渠道参与机制,这三项机制有机构成分析框架,其核心是用制度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监测 评价 制度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子平 冯永潮 冯拾松
文章阐述了浙江地区小康理论与浙江地区现代化理论。浙江地区小康理论是指浙江地区在小康建设中,从1980年开始到201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及规律的系统的理论阐述。浙江地区现代化理论是对浙江地区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系统的理论阐述。
关键词:
浙江地区 全面小康 现代化 理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鹏 李崇光
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关系我国整体现代化与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环节,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其推进与实现既具有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普同性特征,也具有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市场调控作用。当前,发展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关键是必须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和区域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为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首先要变小农户的"小生产"为现代化的"大生产",其可能路径,一是农户的自组织化探索——主体选择内推路径;二是农户自我选择与政府规制的联合作用——主体选择与政策相互作用的路径;三是农户与资本色彩浓厚的市场流通主体的合作——政策规制外推路径;四是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杰贵
村庄治理现代化体系由村庄治理价值、村庄治理制度、村庄治理模式、村庄治理主体、村庄治理行为、村庄治理能力和村庄治理绩效等七个部分组成。村庄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关键在于突破村庄治理系统困境。而村庄治理系统困境可细分为村庄治理价值滞后、村庄治理制度不完善、村庄治理模式复杂化、村庄治理主体一元化、村庄治理行为不当、村庄治理能力不强和村庄治理绩效低下等七个方面。村庄治理现代化路径可细化为七个方面:重构村庄治理价值、完善村庄治理制度、改进村庄多元治理模式、实现村庄治理主体多元化、实现村庄治理行为科学化、提升村庄治理能力、提高村庄治理绩效。
关键词:
村庄治理现代化 框架体系 系统困境 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振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俊毅
本文在构建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新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造了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形式的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模型,利用湖南省近十年农村数据对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理论框架符合经济发展实践,新的理论框架下可以为以湖南省为代表的农业省份坚持农业现代化,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政策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民增收 理论框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靳继东
40年的改革进程中,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不仅有效发挥了以"政"领"财",为实现国家改革战略提供根本保障的基础作用,而且积极履行因"财"施"政",根据改革需求优化财政结构,提升财政效率,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在总结40年财政改革实践的经验、逻辑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本质、功能和规律进行深化认识和理论归纳,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规律的基本认识,明确新时代我国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设的基本方向,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40年中国财政改革实践和理论建设的思考,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政建设 财政理论体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钱乘旦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在追求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普遍趋势的今天,现代化在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矛盾甚至风险。回溯和考察现代化理论研究历史,揭示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共性与差异,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比较与借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题中之义。由此,必须回答好四方面问题:一是现代化研究是如何生发的?中国现代化研究与西方现代化研究有何区别?二是什么是现代化?中国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现代化?三是现代化的任务是什么?我们目前面临什么样的现代化任务?四是顶层设计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什么重要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关键词:
审计体系 国家审计制度 治理框架 整合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浙江省现代金融学会课题组 周灿森
金融高质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把握好世界各国金融发展所呈现的规律性认识,更要找准并坚持中国特色,浙江作为先行先发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需要更有作为、走在前列。本文以调研为基础,探讨浙江银行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位与任务,剖析浙江银行业的现实发展基础,提出职责任务所在,明确未来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建议金融高质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加大乡村振兴服务、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助力制造业强国、推进绿色金融事业、提升科创企业服务能力、抓好民生金融服务等方面做好高质量服务。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 银行服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匡瑛 石伟平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历经波折、异军突起,经历了恢复重建——大力发展——快速发展的脉络。其发展并非匀速,而是一个经历了起伏又加速的过程,以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根据关键性事件和里程碑文件,可将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40年的职业教育发展走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现代化之路。这条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体现了三个关键词:"适需性""科学性"和"自主性"。文章对其未来发展作出了四方面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