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71)
- 2023(19477)
- 2022(16326)
- 2021(15155)
- 2020(12449)
- 2019(28408)
- 2018(28329)
- 2017(53959)
- 2016(29550)
- 2015(33318)
- 2014(33434)
- 2013(32964)
- 2012(30459)
- 2011(27558)
- 2010(28021)
- 2009(25978)
- 2008(25495)
- 2007(23045)
- 2006(20880)
- 2005(19050)
- 学科
- 济(122012)
- 经济(121800)
- 业(87302)
- 管理(83517)
- 企(65228)
- 企业(65228)
- 农(50682)
- 方法(45580)
- 中国(38061)
- 数学(37385)
- 数学方法(36975)
- 农业(33782)
- 业经(32854)
- 财(30341)
- 地方(29331)
- 制(27832)
- 学(25425)
- 银(21370)
- 银行(21321)
- 理论(20669)
- 贸(20646)
- 贸易(20628)
- 行(20495)
- 融(20205)
- 金融(20200)
- 易(19962)
- 和(19917)
- 体(19354)
- 技术(19277)
- 发(19224)
- 机构
- 学院(420673)
- 大学(420418)
- 济(169623)
- 经济(165815)
- 管理(162393)
- 研究(147674)
- 理学(138835)
- 理学院(137256)
- 管理学(134966)
- 管理学院(134210)
- 中国(112223)
- 京(91662)
- 科学(89750)
- 农(80914)
- 财(80014)
- 所(74772)
- 研究所(67364)
- 中心(67326)
- 江(65391)
- 业大(65126)
- 农业(62005)
- 财经(61928)
- 北京(58158)
- 范(57937)
- 师范(57429)
- 经(56158)
- 院(52874)
- 州(52347)
- 经济学(49733)
- 省(46428)
- 基金
- 项目(278808)
- 科学(219083)
- 研究(209076)
- 基金(200003)
- 家(173834)
- 国家(172070)
- 科学基金(146958)
- 社会(132253)
- 社会科(124479)
- 社会科学(124447)
- 省(110017)
- 基金项目(105718)
- 教育(95352)
- 自然(92427)
- 划(91731)
- 自然科(90162)
- 自然科学(90143)
- 自然科学基金(88524)
- 编号(87406)
- 资助(80618)
- 成果(72605)
- 发(62612)
- 重点(62397)
- 部(61472)
- 课题(60537)
- 创(57714)
- 国家社会(54038)
- 创新(53780)
- 制(53646)
- 教育部(52528)
- 期刊
- 济(201443)
- 经济(201443)
- 研究(130109)
- 中国(94037)
- 农(80251)
- 学报(66884)
- 科学(62037)
- 财(60941)
- 管理(60342)
- 农业(54056)
- 教育(53693)
- 大学(51714)
- 学学(48358)
- 融(43076)
- 金融(43076)
- 技术(36896)
- 业经(36172)
- 财经(30419)
- 经济研究(29579)
- 问题(27023)
- 业(26996)
- 经(25991)
- 图书(22927)
- 版(21498)
- 科技(20523)
- 世界(19856)
- 理论(19814)
- 技术经济(19778)
- 现代(19367)
- 经济问题(18030)
共检索到651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俏 李辉
社会化小农理论是对当前中国农户经济的一种合理认识,认识小农是改造小农的前提,只有满足农户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利益诉求才能促进农业经营的发展。本文在全面梳理已有小农理论的基础上,在社会化小农理论框架下,分三个维度对当前中国社会化小农的现状与诉求进行了探究,发现其在要素流转、职业定向、身份认同等方面面临较多困难,并从生产、生活、交往三个层面构建了家庭农场的社会化发展机制。
关键词:
社会化小农 家庭农场 家庭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骐 王小朋 郑彬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能够通过社会化分工,促进家庭农场生产效率,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减少家庭农场经营者固定投资,以降低成本,增加经营者收入。但就目前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现状而言,规模小、制度缺乏。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突出,我国应该通过学习国外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建立全国性信息平台、鼓励农机社会服务组发展,给予其适度的财政补贴。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机服务 社会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雷
基于政府、市场和农民家庭的综合分析视角,考察了家庭农场兴起的过程,系统揭示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多重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推动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实践及市场化条件下农业规模效益的增长,构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两个重要外部动力。但家庭农场的兴起和发展更是农民家庭借助政府和市场等外部条件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其家庭劳动力的配置方式,从而最大化家庭收入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家庭消费需求的结果。农民家庭构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内在动力。家庭农场是农民家庭同政府和市场"互构"的结果,这也充分显示出了农民家庭经济组织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骐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处于起步期,制度尚不健全。而专业合作社发展较早,已经在我国初具规模,能够为家庭农场提供农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和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但专业合作社其本身也具有权力集中、治理结构混乱、政策依赖性过强的问题。政府亟需学习国外经验,因地制宜矫正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线。
关键词:
合作社 家庭农场 社会化服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骐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处于起步期,制度尚不健全。而专业合作社发展较早,已经在我国初具规模,能够为家庭农场提供农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和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但专业合作社其本身也具有权力集中、治理结构混乱、政策依赖性过强的问题。政府亟需学习国外经验,因地制宜矫正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线。
关键词:
合作社 家庭农场 社会化服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骐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处于起步期,制度尚不健全。而专业合作社发展较早,已经在我国初具规模,能够为家庭农场提供农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和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但专业合作社其本身也具有权力集中、治理结构混乱、政策依赖性过强的问题。政府亟需学习国外经验,因地制宜矫正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线。
关键词:
合作社 家庭农场 社会化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军民
家庭农场的制度结构稳定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本文从制度结构理论出发,分析了家庭农场的制度结构特征,提出家庭农场的发展必须以产权制度构建为核心,特别是农地产权制度。并提出以农地产权虚拟化,明确农地的收益权关系,强化农地集体所有权权能,通过村集体来实现农地的流转与耕地的集中连片是交易成本较少的模式;健全家庭农场的交易制度和管理制度,全面构建适合家庭农场发展壮大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制度 结构 契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梅超
发达小农制国家家庭农场发展比较早,呈现出了法制性、扶持性、配套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取得了很大成绩。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有序发展和营造良好环境,是实现我国家庭农场良好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地流转 制度 网上农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荣 牛刚 李民寿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美国家庭小农场经历了从繁荣走向衰败 ,从资源集中走向资本集中 ,从家庭小规模经营走向规模经营的发展过程 ,这也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农业 家庭农场 规模经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家庭农场既保留了农户经营的优势,又克服小农户经营的弊端,是未来中国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家庭农场获得集中成片且期限稳定的土地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农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土地集中的重要途径。由于农地流转存在着时空分散性、期限议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价格过高过低的不可控性以及农民中途违约的可能性等问题,农地自由流转与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相衔接存在着诸多障碍。通过构建农民土地权利处置体系,在遵循农民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将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划分为土地保留分户经营区、土地流转集中经营区和土地退出集中经营区三大区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维清 边志瑾
随着浙江省农村土地不断流转和家庭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家庭农场实践调查,总结了浙江省家庭农场主要经营模式及社会化服务机制,分析了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探究了社会化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实现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共赢,转变政府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经营模式及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的方式。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模式 服务机制 创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建华 李俏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先锋家庭农场为例,探讨家庭农场的发展动力及实际运作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在实际发展中还面临着融资困难、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干预过度、支农政策不平衡等一系列困境。从准入认定、扶持管理、合作与激励、社会化服务、职业农民培育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积极构建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相关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江维国
家庭农场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新型组织形式。良好的金融支持是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论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中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家庭农场发展中金融支持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家庭农场发展中需要构建的金融支持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开昌 汪泓 叶茂春 任慧霞
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对家庭农场的研究史发现,国内学者注重家庭农场发展宏观的现状和举措研究,而国外学者往往侧重于实证研究。国内外关于家庭农场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研究的方法不同、内容不同、视角不同,据此提出了研究中国发展家庭农场亟需面对和重视的问题:更加重视数据收集和实证研究,注重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家庭农场困难和瓶颈研究,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中国家庭农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