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7)
2023(13029)
2022(10477)
2021(9493)
2020(8083)
2019(18207)
2018(18083)
2017(34822)
2016(18670)
2015(20662)
2014(20203)
2013(19373)
2012(17036)
2011(15152)
2010(15247)
2009(14175)
2008(13846)
2007(12081)
2006(10840)
2005(9508)
作者
(53812)
(44638)
(44567)
(42236)
(28371)
(21473)
(20051)
(17417)
(17132)
(15863)
(15232)
(14959)
(14486)
(14012)
(13721)
(13641)
(13284)
(13233)
(12864)
(12832)
(11205)
(11077)
(10897)
(10316)
(10182)
(9935)
(9852)
(9831)
(9056)
(8778)
学科
(78577)
经济(78395)
管理(50909)
(49066)
(40643)
企业(40643)
方法(35907)
数学(30454)
数学方法(29866)
中国(22568)
(22187)
业经(19107)
(17298)
(15332)
地方(15237)
(15193)
贸易(15183)
(14757)
农业(14536)
理论(14205)
(13066)
(11767)
技术(11264)
环境(10657)
(10655)
银行(10613)
(10207)
金融(10206)
(10179)
财务(10133)
机构
大学(257882)
学院(257812)
(103648)
经济(101698)
管理(99315)
研究(87153)
理学(86831)
理学院(85877)
管理学(83850)
管理学院(83407)
中国(64124)
科学(55305)
(54195)
(48899)
(46130)
(44070)
业大(42654)
研究所(40307)
中心(39320)
农业(38502)
(38340)
财经(37066)
(33723)
北京(33448)
(33293)
师范(32855)
经济学(31700)
(31394)
(30078)
经济学院(28525)
基金
项目(181223)
科学(142993)
基金(132724)
研究(126359)
(118344)
国家(117415)
科学基金(100573)
社会(83450)
社会科(78331)
社会科学(78301)
(71856)
基金项目(69865)
自然(66322)
自然科(64966)
自然科学(64948)
自然科学基金(63772)
(60448)
教育(59237)
资助(53630)
编号(49631)
重点(41245)
(39082)
成果(38816)
(38669)
(38252)
创新(35708)
科研(35169)
国家社会(34908)
课题(34873)
计划(34254)
期刊
(109309)
经济(109309)
研究(72107)
中国(52402)
学报(46710)
(44798)
科学(41379)
管理(36824)
大学(35273)
(35047)
学学(33270)
农业(29989)
教育(28938)
技术(22693)
(20478)
金融(20478)
经济研究(19310)
业经(19035)
财经(18073)
(16616)
(15577)
问题(14652)
统计(14220)
(13837)
(13444)
科技(12898)
业大(12677)
商业(12640)
技术经济(12612)
决策(11668)
共检索到374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丹  
社会化商务的价值在于通过电商平台/社会化媒体的引导,促进依附其平台上的网络用户参与及互动,进而创造价值并转移价值。然而,在促进用户参与以及互动上,业界更多的是依靠经验,缺乏理论支撑。本文则将网络用户的参与动机归类为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并针对这两大层面提出了应对措施(社会化手段和商务手段)。接着构建了包含社会化手段和商务手段的影响差异与协同的一般模型,对社会化商务在促进网络交易中的作用、网络用户的参与动机及其影响进行了考察,以求对社会化商务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并指导企业社会化商务实践。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邰杨芳  陈新国  
基于网络知识资源协同化管理的视角,本文首先分析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的知识协同机制及基本要素,指出社会化标注系统的运行过程本质上就是系统中用户间的知识协同过程,该知识协同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系统中的用户、知识资源和标签、知识关联和系统环境。其次,围绕知识协同活动的过程和基本要素分析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知识协同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系统中知识协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提取其中影响知识协同效率的主要因素并量化其对知识协同效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立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的知识协同效率影响因素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虹  王汉瑛  
本文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资源基础论相结合,构建了一个三维交互模型,研究异质性企业社会责任在对企业财务绩效作用方面的协同效应,以及行业广告强度对该协同效应的影响。研究显示:尽管技术性CSR和制度性CSR的作用对象、经济性质以及作用结果均有较大差异,但二者对企业财务绩效均有提升作用;技术性CSR和制度性CSR在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方面具有协同效应;行业广告强度正向调节技术性CSR和制度性CSR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协同效应,当行业广告强度、技术性CSR和制度性CSR均处于高水平时,企业财务绩效最好。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闻波  
[目的 /意义]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成为开放性资源,如何利用社会化网络进行创新知识获取是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方法 /过程]本文从厘清社会化网络、知识协同、开放式创新三者概念和关系出发,提出三者作用的理论知识链,并据此构建了社会化网络影响量表与知识协同量表,运用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得到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了三者之间的路径关系。[结果 /结论 ]实证结果发现社会化网络对于知识协同和开放式创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知识协同对于开放式创新有着显著性影响,其中知识协同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实现企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马君  王迪  
适应新常态与创新引领是当前中国转型发展的主基调,如何激活员工创造力已经提到企业发展的战略议程。基于有机整合理论和内外激励协同的视角,引入心理需要作为重要的边界条件(发挥调节作用)和作用机制(发挥中介作用),构建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尝试揭示任务意义和奖励如何协同影响员工创造力。以某信用卡中心3 150名员工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和区间估计Bootstrap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任务意义正向影响创造力,表明优化工作设计、让员工体验到更多的工作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提升创造力;2奖励正向调节任务意义与创造力的关系,但被胜任需要和归属需要的中介作用所解释,表明尽管奖励从整体上促进任务意义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勇兵  高静  杨健  
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企业保留老顾客和获取新顾客的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但有关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则显得非常滞后。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和检验了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框架以科技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不仅将感知愉悦性、感知风险和信任等变量加进认知建构中,而且还将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信息公开性、参与性、互动性、共享性和贯通性等特征作为认知建构的外部变量。本研究发现,感知愉悦性和信任在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而感知风险在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中起着消极的作用;参与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对感知愉悦性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对顾客采纳社会化媒体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邱国栋  白景坤  
企业处在单点经济阶段,主要是追求规模节省或规模效益,但发展到多点经济阶段,能否实现范围节省或范围效益将关系到它的成败,所以协同效应是一个企业的一体化和多角化战略设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间合作所必然追求的一个目标。本文对前人关于企业领域协同效应的理论观点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试图从价值生成的角度研究协同效应,提出了“协同效应=共用效果+互补效果+同步效果”这一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资源共用、资源互补和同步协作的实现条件以及其生成价值的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金玉  胡斌  杨坤  
构建知识协同概念模型用以描述概括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协同创新机制启动的条件。如何将复杂抽象的经济环境因素转化为可测量的参量,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参量之间的关系是构建该模型的两大难点。以协同学的核心指标序参量分析网络的知识和结构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过程;以共生度作为模型的调节参量。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协同是知识、组织能力熵变过程与节点共生关系演化过程相互融合的结果;进而提出知识协同的三维概念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闯  李贺  祝琳琳  彭丽徽  
[目的/意义]厘清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知识协同过程并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知识主体间的多维知识流动与创新型知识的涌现,对提升平台的知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社会化问答平台的用户知识协同过程,提取影响用户知识协同的因素并构建了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知识协同模型。使用三角模糊数Dematel方法确立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借助DANP方法将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权重量化。[结果/结论]结合影响因素的极限超矩阵和原因度、中心度排序结果识别出了社群文化、平台激励机制、任务适配度等社会化问答平台知识用户协同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民春  韩青江  冯钟  
对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使用第二代工业机器人一方面会产生就业破坏效应,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就业创造效应;使用智能机器人替代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将会在前两种就业效应的基础上再新增智能机器人的就业挤出效应,即这一替代过程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我国政府应在试点的基础上分阶段稳步推进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要做好被替代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制造业的人力资本。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桂兰  陈丽芳  付博  孟莹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究"以团队成员为领导来源"的共享型领导和"组织正式任命"的服务型领导如何共同助推团队创新。采用"多来源和多时点"的数据收集方式,获得88个知识团队的配对数据(n=418)。研究结果表明,共享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创新绩效,服务型领导在二者之间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当服务型领导水平高时,共享型领导通过减少团队知识隐藏进而提升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强。上述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共享型领导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潜在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并为团队领导模式变革与创新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继承   周芳  
数字技术冲击给组织带来巨大变革,在此情形下,企业如何把握数字技术与组织情境的联合作用,实现数字环境下协同创新,成为制造企业亟须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TOE框架,基于知识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和双元创新理论,探究技术—组织联合情境对企业双元创新协同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对制造企业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双元创新协同、知识管理和动态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对双元创新协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数字化转型与双元创新协同关系发挥正向链式多重中介作用;(3)组织惯性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双元创新协同的正相关关系,且对动态能力中介效应的负向调节作用显著,而对知识管理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制造企业把握数字化转型重点方向、促进知识管理和动态能力提升、实现双元创新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彦志  
大学的核心本质是知识创造与知识传播。大学的知识可以分为大学组织自身的知识以及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两个部分。通过分析知识的不同类别与不同组织形态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方式与组织形态之间的关系,构建组织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识别不同的大学组织模型的基本特点和存在基础,进而探寻各类不同大学的最佳组织模型。对各类组织模型的分析还发现,知识经济时代下,网络组织模型将逐步成为大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并对大学治理体系的构建发挥关键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鲸  
双元组织能力理论正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并应用广泛,然而现有研究的分散性成为该理论向纵深发展的一大障碍。文章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元组织能力的多层次整合分析框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主要理论假设,为以后的实证研究给出了一个尝试的方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游宇  
契约稳定性与信用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新古典的完全理性假设忽视了这一关系,现代契约理论也未能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产权是影响契约稳定性的基础性因素,此外还有博弈外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第三方约束等)和博弈内因素(包括局中人的性质)发挥着作用。因此,契约总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信用则是在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下取得的博弈均衡。当外部因素使原有的契约关系发生变化时,原有信用关系难以为继,要形成新的信用关系则需要满足相应的信用产生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