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1)
- 2023(9690)
- 2022(7918)
- 2021(7183)
- 2020(6156)
- 2019(13627)
- 2018(13604)
- 2017(26726)
- 2016(14271)
- 2015(15583)
- 2014(15362)
- 2013(15480)
- 2012(14107)
- 2011(12450)
- 2010(12902)
- 2009(12325)
- 2008(12823)
- 2007(11926)
- 2006(10742)
- 2005(9673)
- 学科
- 业(84869)
- 企(68226)
- 企业(68226)
- 济(64848)
- 经济(64654)
- 管理(55235)
- 农(45216)
- 农业(30254)
- 业经(28383)
- 方法(27408)
- 财(23425)
- 数学(19436)
- 数学方法(19324)
- 务(18149)
- 财务(18129)
- 财务管理(18110)
- 企业财务(17176)
- 制(16055)
- 技术(15369)
- 中国(15296)
- 策(14722)
- 和(12896)
- 体(12590)
- 划(12474)
- 理论(11829)
- 企业经济(11209)
- 经营(11030)
- 贸(10634)
- 贸易(10628)
- 易(10365)
- 机构
- 学院(214257)
- 大学(205029)
- 济(94187)
- 经济(92644)
- 管理(91395)
- 理学(78687)
- 理学院(78064)
- 管理学(77172)
- 管理学院(76789)
- 研究(63270)
- 中国(53643)
- 农(52040)
- 财(43237)
- 京(41595)
- 农业(39241)
- 科学(36694)
- 业大(36217)
- 江(34607)
- 财经(34323)
- 所(31508)
- 经(31106)
- 中心(30933)
- 研究所(27870)
- 经济管理(27345)
- 经济学(27232)
- 州(26340)
- 北京(25321)
- 商学(25096)
- 商学院(24885)
- 财经大学(24713)
- 基金
- 项目(138106)
- 科学(111002)
- 研究(103415)
- 基金(102591)
- 家(87627)
- 国家(86660)
- 科学基金(76913)
- 社会(70844)
- 社会科(65968)
- 社会科学(65944)
- 省(55521)
- 基金项目(54686)
- 自然(48164)
- 自然科(47136)
- 自然科学(47123)
- 自然科学基金(46389)
- 教育(44626)
- 划(43517)
- 编号(42680)
- 资助(40381)
- 业(35189)
- 成果(32863)
- 创(31727)
- 部(31015)
- 发(30080)
- 农(29757)
- 重点(29389)
- 国家社会(29227)
- 制(28803)
- 创新(28689)
- 期刊
- 济(116420)
- 经济(116420)
- 研究(59180)
- 农(56598)
- 中国(41884)
- 农业(37806)
- 财(36562)
- 管理(35377)
- 学报(30814)
- 科学(30525)
- 业经(27087)
- 大学(25321)
- 学学(24492)
- 融(22492)
- 金融(22492)
- 业(19855)
- 技术(19101)
- 财经(17704)
- 经济研究(15765)
- 问题(15664)
- 经(15286)
- 农村(14314)
- 村(14314)
- 农业经济(13753)
- 技术经济(13729)
- 教育(13442)
- 世界(12828)
- 版(11976)
- 经济问题(11179)
- 现代(11084)
共检索到324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晗 王燕 王钊
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之一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因而有必要探索社会化分工这条可行路径能否在提高农户经营效益上发挥积极作用。本文运用了545个种植业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透过多个效率指标检验了社会化分工对农户经营效益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化分工能够有效提升成本利润率,同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影响,农户经营条件的合理变化有助于发挥社会化分工在提升经营效益中的促进作用。鉴于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须重视促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发展,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分工,完善农村社会经济制度,改善农户生产经营条件。
关键词:
社会化分工 农户经济效益 乡村振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安丛梅
保障“种地”农户的金融供给和收入,既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亦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更是巩固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文章立足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变化的典型事实,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中的微观农户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种地”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从赋能种植业生产链的视角解构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近年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的种植业收入,且这种影响主要来自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深度的增加;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种植业收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粮食主产区和普通小农户样本中,在非粮食主产区和家庭农场的样本中并不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影响种植业生产链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购买,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户的种植业收入,但这种作用机制在粮食主产区和普通小农户的样本中有所差异。文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深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保障“种地”农户收入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菊 刘莉亚 柳永明
文章区分三种不同的市场结构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三个主体的决策行为和期望收益,认为只有在正规金融部门与非正规金融部门共存且实现合作的市场中,农户的融资需求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户的期望收益才能最大化。文章还利用遍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近10 000家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间的合作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石志恒 于世捷
利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1 417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两部分模型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探讨受灾经历和社会网络嵌入对种植业农户投保选择和投保支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社会网络嵌入分化对农户参保行为存在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受灾经历通过修正农户的风险认知,对农户的投保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社会网络嵌入通过软化农户的信息约束,对农户的投保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社会网络嵌入会通过先行者的“榜样效应”打破农户的认知偏见,促使农户进行理性的参保决策。因此,建议做好受灾理赔工作,重视社会网络的非正式信息传递作用,进一步加强灾害预报信息的传播水平,促进农户优化自身的风险认知,主动采用农业保险工具来规避生产风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铃 万广华
贫困农户收入对种植业的依赖性很强,种植业收入低下依旧是其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和非线性模型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以小麦为例,研究了贫困农户种植业收入低下的原因。与一般农户相比,贫困农户种植业收入低下的原因76.96%源自产量较低,23.04%源自价格较低;在小麦产量解释的76.96%差异中,播种面积差异和单产差异各解释其中的45.94%和31.02%。进一步分解发现,各要素投入量的差异对小麦单产差异的解释程度为73.59%,产出效率差异引起的小麦单产差异为26.41%。也就是说,贫困农户种植业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而不是效率低下。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志武 钟甫宁
现有的农户行为分析都建立在农户独立决策的基本假设上,但是有理由认为农户的生产受限制于外部性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体决策行为。基本的逻辑是,如果农作物生产存在比较强的外部性,即农户的种植方式选择可能是集体决策,连片种植的概率就比较大。江苏和黑龙江的实证研究表明:集体决策客观存在,集体决策的主要原因在于作物生产的外部性和地块的面积。
关键词:
外部性 连片种植 集体决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军华 何雪雯 朱文璠 张永辉
以测算农户种植业生产效率为基础,构建分层模型探讨影响农户种植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农户种植业生产效率总体偏低。自然地理条件和产业组织形式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效率有显著影响,种植面积和种植业投资对生产效率的效应呈"U"型。规模效率最优时土地经营面积为2. 399 hm2。随着投资增加,农户种植效率先降后升,说明存在投资瓶颈。建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组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西爱琴 陆文聪 梅燕
通过对浙江、上海、山东、湖北和安徽五个不同地区660户农户实地访问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农户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气候等自然因素、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户更关注农产品产量而非市场价格波动;在地区和作物层面上,具有不同生产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农户对种植业生产经营风险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目前农户弱化种植业风险主要倾向于依靠自身的力量而较少依靠农业保险、农业组织及政府等外部力量。政府需要从完善信息发布体系、加强对农资市场管理、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农业保险的发展等方面入手,提高农
关键词:
农户 风险 认知 种植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晗 王钊
本文基于545个种植业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从交易费用和生产经营两个维度,运用多元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户的生产分工程度具有明显差别,分工环节数量在3~5个之间和9个的农户比例较高;农户生产分工主要受到交易费用和经营状况的影响,交易费用会抑制农户生产分工,良好的经营状况有利于农户选择生产分工;中低分工水平农户的分工受交易费用影响较大,同时还受种植业收入和兼业状况的影响;高分工水平农户的分工取决于经营收益、市场化倾向和户主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农户分工 交易费用 差别化 分位数回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晗 王钊
本文基于545个种植业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从交易费用和生产经营两个维度,运用多元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户的生产分工程度具有明显差别,分工环节数量在35个之间和9个的农户比例较高;农户生产分工主要受到交易费用和经营状况的影响,交易费用会抑制农户生产分工,良好的经营状况有利于农户选择生产分工;中低分工水平农户的分工受交易费用影响较大,同时还受种植业收入和兼业状况的影响;高分工水平农户的分工取决于经营收益、市场化倾向和户主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农户分工 交易费用 差别化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瑜 应瑞瑶 张耀钢
本文通过对农户所认为的"对自己最需要的农业技术服务"和"最需政府部门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两方面进行的聚类分析和排序比较,发现种植业农户自己最迫切需要的农技服务和最急需政府提供的农技服务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这一方面说明农民最需要政府提供的是自己急需但不愿意付费或无法付费的农技服务;另一方面有些农业技术属于"俱乐部产品",农民可以自己出资一部分。例如涉及宏观的、外部性强的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决策和免费提供;外部性不是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或"俱乐部产品",则可以建立消费者参与机制,让农民享受到更多、更好、更及时的农技服务。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农技服务和市场农技服务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关键词:
农技服务 优先序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阳洁 姜志德 王晓兵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中国生态治理产生了重要作用,其实施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退耕补贴对参与退耕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影响缺乏研究。本文首先构建"农户比较收益差距"指标,从农户决策视角分析了退耕补贴、非农就业与农户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的关系,进而使用2008和2009年陕西省米脂、安塞和吴起3县的农户调查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退耕补贴显著降低了参与退耕农户的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这意味着退耕补贴政策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另外,非农就业、退耕规模则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有显著负面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月 王钊 李海央
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在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8省779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户种植偏好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效应,进一步通过似无相关模型的检验方法识别组间系数差异。结论认为:从影响方向来看,土地经营权流转与作物种植偏好的交互项、资本要素投入和经营主体类型的扩增对农业经济效益具有促进作用;家庭成员参加过技能培训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显著性不明确;过剩的劳动力要素负向影响农业经济效益;户主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家庭成员担任村干部与否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不显著。从组间系数对比来看,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具有经济作物种植偏好的农户可以获取更高的农业经济效益,经济作物种植偏好的农户资本要素投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相较稍差,但通过经营主体类型扩增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效应更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晗 陆迁
本文基于河北廊坊、山东寿光两地典型蔬菜种植区的1388份微观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构建技术效率微观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假设,估计三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质量认证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平均处理效应,并基于回归调整方法对产品质量认证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内部机制进行分解,评价产品质量认证对技术效率提升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农产品认证与绿色食品认证对农户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农户的技术效率分别提高0.218和0.196;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没有显著提升农户的技术效率。考虑到某些不可观测的因素并采用稳健性估计后,该结论仍然稳健成立。此外,对效率增长的分解结果显示,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对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按贡献率大小依次来源于溢价激励的提升、成本压力的作用、组织支持的增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蒲娟 余国新
本文采用新疆棉区5个地州、13个县市1726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从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角度,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棉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评价总体较好;不同种植规模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评价具有差异;种植规模、性别、受教育程度、本人经历、家庭规模、棉花收入占比、是否有合作社、是否有专职技术人员等是影响农户评价各项服务的显著因素。并从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和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