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8)
2023(7168)
2022(5910)
2021(5884)
2020(4950)
2019(11785)
2018(11903)
2017(23182)
2016(12539)
2015(14675)
2014(14677)
2013(14210)
2012(13227)
2011(11910)
2010(12273)
2009(11255)
2008(11138)
2007(10284)
2006(9531)
2005(8483)
作者
(34198)
(28144)
(27843)
(27083)
(18265)
(13448)
(13011)
(11003)
(10734)
(10537)
(9963)
(9548)
(9024)
(8894)
(8701)
(8467)
(8458)
(8294)
(8240)
(8139)
(7202)
(6840)
(6799)
(6709)
(6489)
(6351)
(6333)
(6223)
(5765)
(5558)
学科
(49437)
经济(49283)
管理(35099)
(30735)
(26586)
企业(26586)
方法(23465)
数学(19138)
数学方法(18572)
中国(16072)
(15336)
业经(12569)
(12289)
理论(11542)
地方(11010)
(10660)
图书(10521)
(10331)
书馆(10000)
图书馆(10000)
(9934)
农业(9561)
工作(9176)
(7350)
贸易(7342)
教育(7321)
(7270)
银行(7269)
(7175)
财务(7117)
机构
大学(171693)
学院(169318)
管理(66813)
(62952)
经济(61256)
理学(55750)
理学院(55125)
管理学(53774)
管理学院(53424)
研究(53235)
中国(42728)
(36793)
(32141)
科学(31502)
(28537)
(26538)
中心(26242)
(26032)
(25290)
师范(25132)
财经(24320)
北京(23757)
(23241)
研究所(22837)
图书(22530)
书馆(21964)
图书馆(21962)
业大(21942)
(21798)
师范大学(19703)
基金
项目(106637)
科学(83417)
研究(83392)
基金(74835)
(63089)
国家(62516)
科学基金(54387)
社会(52466)
社会科(48454)
社会科学(48436)
(42569)
教育(39870)
基金项目(38715)
编号(37563)
(35027)
自然(33536)
成果(33199)
自然科(32800)
自然科学(32794)
自然科学基金(32178)
资助(31688)
课题(25305)
项目编号(23639)
重点(23525)
(23357)
(22123)
(21531)
(21453)
大学(20724)
教育部(20544)
期刊
(75979)
经济(75979)
研究(51288)
中国(39799)
图书(30474)
教育(26802)
(25489)
管理(24850)
学报(24398)
书馆(24276)
图书馆(24276)
(22702)
科学(20289)
大学(19193)
技术(17513)
(16677)
金融(16677)
学学(15553)
农业(15316)
业经(13024)
财经(12391)
经济研究(11184)
(11165)
论坛(11165)
(10612)
问题(9704)
情报(9669)
统计(9376)
职业(8540)
(8257)
共检索到278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秋平  唐琼  
截至2018年10月,广州地区社会力量参与建成图书馆或服务点共34所,探索出"协议合作式""政府购买式""专业改造式""社会众筹式"四种基本建设模式。选取四个代表性图书馆展开案例研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寻四种建设模式的具体运作方式。综合数据调查结果发现:社会力量参与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部分合作企业配合度不高、人员流失率高、服务提供缺乏专业性、服务内容及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为此,广州在"图书馆之城"建设中推出系列举措,以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数量及质量,包括:建立互利合作共建机制,提供开放性合作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坚持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内容和质量;打造城市"第三空间",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社会参与意识,等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诗阳  周远  陈丽纳  陈深贵  方家忠  
自广州市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以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日新月著。本报告从建设进展、建设经验、问题与对策等三个方面呈现2014年至2017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实施前后四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整体情况。通过回顾事业发展历程来梳理建设经验,进而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旨在促进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高位再提升,更好地发挥城市图书馆的引领、示范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银花  
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历来受到我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但一直没有得到较大发展。从历史角度、理论角度和现实角度分析了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缘由,概括分析了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独立办馆、慈善捐赠、志愿服务和合同外包四种模式,最后从营造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和建立激励机制方面,提出了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措施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冰  
“图书馆之城”建设是深圳市文化立市战略的重要一环。文章阐述其建设目标及其创新实现模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玉文  
依据深圳“图书馆之城”的发展目标,至2006年,深圳市已基本实现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图书馆网的基础建设。但现行的分级财政管理和行政管理模式不利于“图书馆之城”的发展。有必要借鉴香港和新加坡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争取具有合理配置资源的人、财、物、信息和制度的控制权和制定权,对各级图书馆实现有效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参考文献3。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艳霞  
在我国,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的实践和活动越来越多,极大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文章归纳社会力量办馆的独立模式(公益型和经营型)、募捐模式(捐助书刊、捐助钱物和捐建馆舍)、合作模式(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和民办民助)和志愿模式(一般志愿服务和专业志愿服务),并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与优势,有助于选择理性的方式来调动社会力量办馆助馆,为国家分类指导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娟  
国内学界对参与基层图书馆服务供给的社会力量一般排除具有官方背景的个人或组织,以及图书馆文化企业。虽然基本认可社会力量通过捐助、直接办馆、合作、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基层图书馆服务供给,但在参与模式上多基于现有案例分析,划分标准上不尽统一,更缺乏可持续支持模式和激励方式的研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欢  
本文以佛山市图书馆项目立馆为例,在对佛山市图书馆2012年以来立项的646个项目进行资料调查的基础上,对135个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服务供给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对具有代表性的8个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社会力量进入图书馆项目的动机与路径,从而构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项目驱动模式,并对项目立馆这种二级驱动模式进行阐释,以期为社会力量依托公共图书馆项目参与服务供给的实践提供新的思考和启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玫  
广州大学图书馆在长期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实践中,采用信息开发、业务外包、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业务扶持等多种模式服务社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模式进行了探索,提供了经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卫东  李红霞  
以花旗银行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共建少儿图书馆为例,讨论公共图书馆吸纳社会力量加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与运行,研究合作办馆的运行模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晓东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方式,包括自筹资金设立公共图书馆、政府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等;建立了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捐赠者冠名、税收优惠等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制度,规定了社会力量兴办公共图书馆违规时的处罚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守卫  
在对我国2000年以来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概述性研究、民间图书馆研究、图书馆志愿者研究和图书馆基金会研究等。指出我国图书馆社会支持研究中存在研究偏向明显、有关概念不清、缺乏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支撑体系、图书馆之友研究薄弱的不足,提出未来加强图书馆发展社会支撑体系研究、图书馆基金会研究和图书馆之友研究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淼  杨玉麟  
农村图书馆建设力量不仅包括国家投入的公共图书馆体系,还出现了各类为基层图书馆文化事业贡献的个人、企业、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他们共同组建了中国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大军,这无疑是图书馆事业和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同时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途径和方式均有不同,实力也有强弱之分,因此如何看待与分析,成为今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牛红艳  
指出公共图书馆要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图书馆服务效益最大化,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以弥补政府投入图书馆事业的人力、财力之不足。总结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已有模式,探讨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并结合大量实例说明其具体途径,以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素芳  于良芝  邱冠华  李超平  高文华  屈义华  
采用文献调研、案例研究和政策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制度保障进行研究。我国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活动按性质可分为三类:对政府办图书馆事业的捐赠和支持活动;公益性和半公益性图书馆举办;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图书馆举办。国内现有图书馆法规对社会力量办馆规定较为笼统,没有区分上述不同性质活动。从国外立法经验看,规范对象多为公益性图书馆,很少涉及营利性、非营利性图书馆。据此,本研究对公共图书馆立法提出一些原则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