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3)
- 2023(16844)
- 2022(14034)
- 2021(13140)
- 2020(10758)
- 2019(24283)
- 2018(23804)
- 2017(44140)
- 2016(24356)
- 2015(27211)
- 2014(26322)
- 2013(24936)
- 2012(22728)
- 2011(20580)
- 2010(20296)
- 2009(18229)
- 2008(17668)
- 2007(15501)
- 2006(13582)
- 2005(11788)
- 学科
- 济(88540)
- 经济(88355)
- 管理(67656)
- 业(64443)
- 企(53093)
- 企业(53093)
- 方法(39345)
- 数学(32536)
- 数学方法(32048)
- 中国(29962)
- 农(24804)
- 财(24076)
- 教育(22850)
- 业经(22039)
- 理论(20575)
- 学(20454)
- 制(19379)
- 地方(19196)
- 技术(18634)
- 农业(16418)
- 银(15401)
- 银行(15372)
- 贸(15244)
- 贸易(15237)
- 和(15064)
- 易(14799)
- 融(14752)
- 行(14750)
- 金融(14749)
- 务(14045)
- 机构
- 大学(323449)
- 学院(320081)
- 济(123890)
- 管理(121527)
- 经济(121050)
- 研究(107635)
- 理学(105350)
- 理学院(104138)
- 管理学(102243)
- 管理学院(101597)
- 中国(76947)
- 京(68179)
- 科学(63958)
- 财(58671)
- 所(51378)
- 范(51258)
- 师范(50823)
- 中心(49777)
- 江(48524)
- 研究所(46738)
- 财经(46627)
- 农(45467)
- 业大(43241)
- 北京(42706)
- 经(42506)
- 师范大学(41456)
- 院(40063)
- 教育(39879)
- 经济学(38816)
- 州(38718)
- 基金
- 项目(221535)
- 科学(178167)
- 研究(170332)
- 基金(159580)
- 家(138396)
- 国家(137075)
- 科学基金(118499)
- 社会(110060)
- 社会科(103356)
- 社会科学(103328)
- 省(87792)
- 教育(84679)
- 基金项目(83331)
- 划(75445)
- 自然(73232)
- 自然科(71577)
- 自然科学(71558)
- 编号(71129)
- 自然科学基金(70284)
- 资助(62562)
- 成果(59290)
- 重点(51540)
- 课题(51168)
- 部(50558)
- 发(49412)
- 创(48659)
- 国家社会(45365)
- 创新(45259)
- 教育部(44595)
- 项目编号(44003)
共检索到477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世潋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鼓励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职业教育治理成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契约化治理的关键所在,但传统观念形成的文化阻滞、参与空间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使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职业教育治理陷入困境,影响了职业教育治理水平的提升,而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构建"政府-职业院校-社会力量"契约型关系为突破口,通过推进职业教育治理文化的转型、打造服务职业教育治理的新型职业教育智库、提供制度供给,将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治理水平,契合公众对职业教育的新期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申琦 石伟平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跨界融合、协同合作的新型跨边界组织形态,不同主体在相互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场”,包括跨文化的“对话互动场”、跨部门合作的“资源融合场”和跨专业领域的“知识管理场”。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主体协同性不强、知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可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以促进场内主体的契合性、交互性、复合性,提升团队整体效能。在路径选择上,以树立共同目标愿景为观念,以打造创新服务平台为载体,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举措,赋能团队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菊霞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需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探索跨域治理的新型治理模式。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公益性与外溢性、资源稀缺与组织互赖性、国际化与区域竞争力、合作治理网络化等四要素诠释了国际合作跨域治理的动因、基础、需求及主要工具,构成了国际合作跨域治理的基本逻辑。然而,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跨域治理面临宏观政策与微观机制衔接错位、资格框架国际衔接互认缺位、高职院校和境外企业融入空位、合作主体价值与认知框架更新失位等主要挑战。为走出困境,提出探索强化治理制度统筹,完善国际合作配套政策与工作机制;打通治理工具壁垒,探索资格互认制度与试点实施;发挥企业治理主体作用,加强国际产教融合机制协同与校企联结;强化建立治理规范,把握外部特征提升内涵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慧婷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是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历史必然、时代使然和体系应然,同时还存在高职院校区域协同效应发挥不足、技术协同效应发挥不够、质量协同效应发展不均、培养协同效应规格滞后等困境。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三轨协同”的协作共生共建模型,其实践路径是: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畅通本轨自我协同提升链路;以提质增效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畅通内轨多维协同合作链路;以互惠互利为导向,扩大交流合作,畅通外轨互通协作联合链路。
关键词:
协同理论 高职院校 技能型社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瑗彬 刘珊杉 陈小丹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要求,职业教育公平的推进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公平具有在教育起点上保障入学机会与受教育权平等,在过程上不断优化区域教师资源配置,在结果上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属性。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经费投入存在省际差异,职教师资队伍规模存在层次差异,职教价值激发不足等现实困境。因此,提出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保障教育起点公平;多措并举优化师资配置,促进教育过程公平;全面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实现教育结果公平的实践路径,同时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公平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海 沈阳 曹哲
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利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不完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职业教育发展潜力挖掘不够等问题。对此,要切实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构建优质公平的职业教育体系新格局;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深化职业教育纵深改革,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全
“内地籍”教师是南疆四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留任并扎根南疆四地州是推动南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内地籍”教师流失现象较为普遍。推拉理论对分析“内地籍”教师留任具有一定的适切性。推拉理论视域下,“内地籍”教师留任困境在于南疆四地州政策拉力弱化、“反向”推力增强、中间阻碍因素复杂且多元、个人价值判断偏失。要促进“内地籍”教师留任南疆四地州,就必须在增强南疆四地州原有政策拉力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南疆四地州拉力源;减缓南疆四地州的各种推力;消除中间阻碍因素;重塑“内地籍”教师个人价值信念。
关键词:
南疆 “内地籍”教师 推拉理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南旭光
传统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因信息孤岛造成的治理过程数据失真、因信息黑箱拖滞造成的治理主体动力积聚、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治理决策失灵、因静态碎片化削弱了治理预期成效等现实困境。大数据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变革职业教育治理环境支撑、改造治理网络系统、优化治理发展格局、激发制度政策创新等,从而成为职业教育治理创新的关键应用和新途径。建议应围绕推进职业教育整体动态协同治理设计与改革、建立职业教育开放性大数据管理系统与模式、汇聚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智慧与共识、建构大数据驱动职业教育治理的框架与机制等设计突破路径,以期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晔
教材是国家事权,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亟需明确职业教育教材监测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深入分析教材监测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重视程度不够、组织系统职能分工待明确、实施系统构成要素待完善、监测结果运用不到位等。进一步提出实施路径:一是明确监测主体职能,建立职业教育教材监测体系;二是完善监测实施系统,推动职业教育教材监测科学、有效实施;三是充分运用监测结果,强化基于监测结果的职业教育教材反馈与问责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海涛 杨祖翰
基层治理现代化使资源向基层倾斜,必然导致任务、监督一同下到基层,基层在忙于监督的过程中出现形式主义等现象,如何纾解基层超负的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核心。以功能性分权为分析框架,将南京市政务服务热线涉及的权力划分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和提议权,对南京市政务服务热线涉及的权力关系、权力运行向度、权力结构、权责关系以及行动场域等进行分析,得出监督控权下执行权在权力关系中处于依附于决策权的被动执行、行动空间压缩、监督问责压力大、权力向度单一等困境中,并通过南京市政务服务热线的具体优化总结出引入制约控权机制、优化责任配置、限制权力膨胀和优化监督考核的问题解决路径。
关键词:
功能性分权 基层监督 优化路径 南京政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房巧玲 刘明硕 崔宏
国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要财务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和社会资本要素的投入与支持,企业内部也建立了多元监督体系来维护不同要素提供者的产权权利和利益。文章基于产权和资本视角,在佐证国有企业内部多元监督体系设置合理性的基础上,论述其在独立性、专业性和制衡性上的不足,并提出各监督主体的改进方向,以期丰富国有企业治理理论与监督理论。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监督 公司治理 体系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林才 王建林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学院已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然而,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其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存在的现实困境,建议在定位上突出适应性、在内容上凸显教育性、在机制中强调融合性、在治理中突破限制性,从而破解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现代产业学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汝珍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联合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职业教育和产业部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产教融合不仅丰富了产教关系内涵,尊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路,也为多元办学主体提供了合理依据。但受内外部支持体系欠缺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产教融合活动并没有产出预期价值成果,有必要构建和完善产教融合的内外部支持体系,引导参与主体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为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邢晓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质量对完成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于提升当地文化水平、就业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面对民族地区观念性贫困、物质性贫困、流失性贫困以及结构性贫困所带来的技术技能人才数量缺口、质量短板以及产业效益低下等系列问题,亟须通过健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保障机制和实施体系、完善民族地区职教补偿机制、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扶贫产业的有效对接等措施,构建一个健康、完整、有序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系统,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黄凤萍
职业教育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职业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在于促进国家重视技能、带动社会崇尚技能、全面供应技能资源。但由于当前职业教育技能人才供应不足、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职业教育主体协助力不强等主要诱因,使其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实效性不强。对此,要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满足技能型社会人才需求;全面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为人人供应均衡技能资源;提高职业教育主体协作力,营造良好技能学习氛围等可为路向,更好地使职业教育高质量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社会 技术技能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