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5)
- 2023(3995)
- 2022(3284)
- 2021(3165)
- 2020(2628)
- 2019(5910)
- 2018(6028)
- 2017(11679)
- 2016(6195)
- 2015(7431)
- 2014(7386)
- 2013(7356)
- 2012(6996)
- 2011(6627)
- 2010(6642)
- 2009(6101)
- 2008(6187)
- 2007(6067)
- 2006(5503)
- 2005(4819)
- 学科
- 济(20853)
- 经济(20719)
- 管理(16618)
- 图书(10330)
- 业(10229)
- 书馆(9812)
- 图书馆(9812)
- 企(9499)
- 企业(9499)
- 中国(9117)
- 方法(8514)
- 工作(8486)
- 农(7068)
- 和(6755)
- 学(6671)
- 业经(6641)
- 财(6314)
- 理论(6051)
- 地方(5690)
- 数学(5289)
- 数学方法(5206)
- 制(4884)
- 教育(4331)
- 农业(4129)
- 读者(3919)
- 社会(3918)
- 建设(3396)
- 法(3369)
- 经济理论(3296)
- 企业经济(3294)
- 机构
- 大学(87011)
- 学院(80898)
- 管理(31123)
- 济(27902)
- 经济(26924)
- 研究(26313)
- 理学(24838)
- 理学院(24486)
- 管理学(24014)
- 管理学院(23790)
- 中国(22559)
- 图书(21007)
- 书馆(20507)
- 图书馆(20504)
- 京(18850)
- 财(15930)
- 科学(15241)
- 江(15033)
- 范(14164)
- 中心(14049)
- 师范(14034)
- 州(12867)
- 所(12483)
- 北京(11990)
- 财经(11462)
- 农(11390)
- 师范大学(11064)
- 研究所(10798)
- 经(10239)
- 业大(9989)
- 基金
- 项目(49751)
- 研究(41494)
- 科学(37763)
- 基金(34001)
- 家(28062)
- 国家(27753)
- 社会(27266)
- 社会科(24417)
- 社会科学(24406)
- 科学基金(23421)
- 编号(20301)
- 成果(19668)
- 教育(18842)
- 省(18740)
- 基金项目(17680)
- 划(15627)
- 项目编号(13615)
- 资助(13018)
- 课题(12328)
- 自然(12111)
- 一(12011)
- 自然科(11800)
- 自然科学(11799)
- 自然科学基金(11594)
- 年(11201)
- 研究成果(11093)
- 部(11053)
- 国家社会(10666)
- 重点(10436)
- 性(10099)
共检索到150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实施之际,《图书馆》编辑部策划了"面向法治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主题征文活动,并推出《公共图书馆法》解读与研究系列专题,从不同侧面对《公共图书馆法》进行多角度研讨,为《公共图书馆法》的普及与践行贡献力量。为了更好地传播这一系列成果,《图书馆》编辑部精选其中的优秀文章汇编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导读·阐释·践行》一书,并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范并思
公共图书馆的运行管理是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第三章"运行"为政府主管部门、公共图书馆管理者以及参与管理的其他方面人士依法运行、科学管理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意见。《公共图书馆法》第三章共有10个条款,内容包括图书馆治理结构,文献信息的收集、处理(编目)、保存,公共图书馆设施设备管理与安全防范,图书馆馆际合作,公共图书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国新
公共图书馆法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公共图书馆作出既体现国际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界定;指引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呼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要求;明确政府设立和保障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创新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确立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基本方针;明确国家图书馆的性质功能,完善出版单位出版物交存制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海群
近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标志着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正式步入法治轨道。《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公共图书馆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形态,并从管理、技术、道德3个层面规定了安全制度。现有关于图书馆安全方面的研究需要在图书馆数据安全问题、图书馆员技能在保障图书馆安全方面的作用问题以及馆际间资源共享模式下的图书馆安全问题上加强。《公共图书馆法》在以下安全法治方面尚需完善:中国新安全观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法治实践的迫切需要和数据安全观。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申晓娟 李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建立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法制框架,体现了一种立足当下的、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对公共图书馆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和2017年6月的3份公开征求意见稿,以及最终正式颁布的法律文本进行研读和比较,其中有关立法宗旨、法律调整对象、公共图书馆的定义与功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理念等问题的条文变化,反映了立法过程中围绕这些关键问题的思想交锋,体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体现了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要的积极回应。但是,这部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丹 申晓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建立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基础法制框架,体现了一种立足当下的、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立法过程中,有关数字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政府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主体责任、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的条文变化,反映了有关方面围绕这些关键问题的思想交锋,深刻体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体现了立法工作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需要的积极回应。但是,这部立法在推动公共图书馆考核评估制度改革、支持公共图书馆馆藏建设专业化发展,以及保障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丽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从国家立法层面明确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将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主体提升至县级人民政府,明确了总分馆管理机制、建设目标和职能分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省会城市公共图书馆立法,在总分馆体系建设方面与后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高度一致,同时又具备了地方性图书馆立法的特点,更为具体和可行。在总分馆体系建设方面,一方面,国家层面应制定总分馆制建设标准,另一方面,地方应制定和实施配套制度,为各地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供多角度的支持和保障,以标准化促进均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燕辉
"国家义务—公民权利"是现有公民国家关系的新表述,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赖于国家义务的履行。图书馆权利具有积极权利的属性,需要国家积极履行相关义务才能实现。根据图书馆权利的权能,可将相应的国家义务分为尊重义务、保护义务和给付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作为客观的法,是一种客观价值秩序,是国家对公民图书馆权益保护义务的履行;而给付义务则是国家直接履行物质给付、服务或程序给付等义务,给付义务的主要执行机构是行政机构(给付行政)。结合相关法条可见,对图书馆权利而言,国家的物质给付义务包括国家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图书馆的建设、建立图书馆馆舍、设立图书馆服务网点、为图书馆发展建设建立预算制度保证及时足额拨款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金武刚
在中国图书馆界,有两个行业共识,一直在指引着图书馆事业砥砺前行。一个是2002年发布的《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共识表明的是图书馆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另一个是2008年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共识表明的是图书馆行业对社会的服务承诺。服务是图书馆的生命线,是公共图书馆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提供什么?怎么提供?这是规范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与关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柯平
《公共图书馆法》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体系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共图书馆法》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协同保障等理论研究与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化框架的基石。在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基层总分馆服务体系、社会力量参与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诸方面,《公共图书馆法》都做了专门规定,提供了全面保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晓英
图书馆法是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立法的重新启动,引起了我国图书馆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文章从立法、执法和法律条文三个方面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国 公共图书馆法 立法 执法 法律条文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卢云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现实价值体现在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定义、基本职能、主要任务、建设主体、服务对象以及建设方法和路径。从立法宗旨、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基本回答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鲜明的立法特色、明确的问题导向和很强的时代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申晓娟
1981年,高树榆在《图书馆学通讯》第一期上发文《试谈把图书馆办成一个社会事业》,提出制定图书馆法的建议。几乎同期,胡养儒在《河南图书馆季刊》上撰文《谈图书馆法》、乔新秋在《图书馆学通讯》上撰文《公共图书馆法制定的原则》,开启了对图书馆立法的研究。迄今为此,专门研究图书馆立法的学术论文已超过350篇,学术著作10余部,成为我国图书馆界极为重要且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研究领域,为图书馆法立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是我国图书馆领域法制化成果的集中体现,其亮点表现在保障社会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强化政府发展公共图书馆的责任、体现图书馆职业的专业性、顺应数字时代发展需要、关注特殊用户群体需求等方面。该法通过后,需要进一步制定配套实施规则,并需要实现与相关法规的协调。为了推动法律的有效实施,公共图书馆界应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还需借助全社会力量,推动政府履行职责,为图书馆争取更好的发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基本信息解读——基于“明确性信息”和“期待性信息”的解读
读者权、读者权利体系解构——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的解读
全面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学习与研究
多元化的公共图书馆办馆主体更符合中国国情——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出台,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文化立法的一座丰碑——柯平教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事业法治建设的中国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实施五周年专题研讨会综述
从“美国图书馆模式”到“中国图书馆路径”的初步成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为分水岭的回顾与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制定工作的进展、思路与主要内容
认真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6条——区县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