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6)
2023(13927)
2022(11981)
2021(11304)
2020(9283)
2019(21468)
2018(21472)
2017(40337)
2016(22157)
2015(25061)
2014(25212)
2013(24907)
2012(23158)
2011(21107)
2010(21421)
2009(19615)
2008(19094)
2007(17160)
2006(15341)
2005(12891)
作者
(65480)
(54560)
(54098)
(51565)
(34445)
(26054)
(24434)
(21259)
(20780)
(19613)
(18829)
(18484)
(17460)
(17001)
(16590)
(16571)
(16257)
(15886)
(15770)
(15393)
(13658)
(13553)
(13158)
(12666)
(12291)
(12155)
(12140)
(12088)
(10985)
(10928)
学科
(87831)
经济(87648)
管理(59858)
(58483)
(45854)
企业(45854)
方法(38409)
(34327)
数学(30766)
数学方法(30383)
中国(25020)
业经(23585)
农业(22920)
(21037)
(20612)
地方(20264)
理论(17562)
(16456)
(15886)
教育(13812)
环境(13798)
(13478)
贸易(13469)
(13017)
(12759)
技术(12467)
(12217)
银行(12167)
(11908)
(11837)
机构
大学(318128)
学院(317286)
管理(124517)
(117266)
经济(114308)
研究(107900)
理学(107263)
理学院(105959)
管理学(104013)
管理学院(103428)
中国(78455)
科学(69423)
(68881)
(57387)
(54457)
(54354)
研究所(49618)
业大(49461)
中心(48851)
(48239)
(46817)
师范(46407)
农业(43811)
北京(43661)
财经(43121)
(39160)
(39107)
(38792)
师范大学(37601)
(34225)
基金
项目(217970)
科学(170230)
研究(161506)
基金(155751)
(135991)
国家(134742)
科学基金(114471)
社会(100760)
社会科(94296)
社会科学(94265)
(86067)
基金项目(83761)
教育(73957)
自然(73800)
(72681)
自然科(71987)
自然科学(71967)
自然科学基金(70650)
编号(67485)
资助(62917)
成果(56045)
重点(48750)
(47470)
(47002)
课题(46892)
(44521)
创新(41394)
科研(41338)
项目编号(40359)
大学(40308)
期刊
(138171)
经济(138171)
研究(92269)
中国(65586)
(57016)
学报(53420)
科学(49534)
管理(43503)
教育(41952)
大学(40406)
(39540)
农业(38634)
学学(37574)
技术(26908)
(25291)
金融(25291)
业经(24830)
财经(20192)
图书(19986)
经济研究(19160)
问题(18094)
(17552)
(17137)
(17067)
科技(15606)
理论(15114)
资源(14785)
业大(14369)
技术经济(14241)
现代(14086)
共检索到470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萍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的重要主体,不仅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丰富了旅游形式,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和农民主体很难完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明晰各类社会力量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会责任,吸引更多的精英、旅游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加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丹丹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乡村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当前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发展,因此应从未来乡村旅游发展实际角度出发,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构建更为完善的顶层设计,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力度,通过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丹利   陈斌开  
本文研究历史上村民自发组织修筑水利设施的行为是否能够对其后的村民公共事务参与产生长期持续影响。基础回归发现历史上民间修筑水利设施显著提高当前农村人群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文章利用集体化时期国家统一管理水利的政策冲击和样本出生队列信息构造双重差分,同时也使用历史上的年降水量及其二次项作为工具变量进行策略识别,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民间修筑水利设施带来的乡规民约及村民之间信任程度提升是历史上民间水利促进当前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机制。本文的发现有利于理解中国当前乡村治理过程中村民参与发育程度的历史起源,以从历史传统中寻找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线索。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银娥  王丹  
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营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依据参与的时间维度可分为短期参与、中期参与、中长期参与和长期参与四个维度,并从不同层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及经济增长。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营运会受到基础设施作为公共物品的特性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此,应重点强化机制创新,建立多方合作关系,实现市场化管理,构建"过程管理机制+成本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流向城乡基础设施领域,同时提高其建设和运营效率,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目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银娥  王丹  
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营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依据参与的时间维度可分为短期参与、中期参与、中长期参与和长期参与四个维度,并从不同层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及经济增长。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营运会受到基础设施作为公共物品的特性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此,应重点强化机制创新,建立多方合作关系,实现市场化管理,构建"过程管理机制+成本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流向城乡基础设施领域,同时提高其建设和运营效率,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目标的顺利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坤  符正平  邝婉桦  
新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些设施的投资建设需要稳定而持续的资金的投入,仅仅依靠财政、银行和农民自身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但也面临经验不足、法律依据不充分、存在潜在风险等现实困境,为此,有必要结合现有困境选取化解策略,在政策、法律、管理、技术等方面推动社会资本的有效参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福生  蔡保忠  
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首先,本文从要素流动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乘数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产业兴旺的"先行资本",从生态宜居的重点和落脚点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生态宜居的"必要条件",从劳动替代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包容性增长效应以及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其次,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方式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划分为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基础设施两大类别,全面概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立法规划、资金保障、建设管护、配套制度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科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莹莹  
全域旅游视野下,对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应该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在构建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对建设理念加以审视,并寻找到合适的实现路径,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为全域旅游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红春   杨涛   应雨亮  
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构建准自然实验,结合2010—2020年的县域层面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乡村振兴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多角度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政策引领效应和内生发展效应三条路径赋能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乡村振兴效应具有异质性,其在人口流入、数字化基础更好、地形更为平坦和资源禀赋更高的县域更为明显。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带动提升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禹  霍建军  刘杨  焦利娟  
“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农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电网工程、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千兆光网工程、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探索农村集中供热模式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应着力提升建设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逐步实现乡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相匹配提供有力支撑。由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补齐短板、强化薄弱环节的路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法兴  
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主要面临四大难题:一是建什么;二是投资需求有多大;三是资金怎么来;四是政府投资怎么管。这四个难题实际上搭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框架。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一、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满足基本保障性需求所谓基本保障性需求,是在现有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丹丹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农村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村基础设施通过要素直接投入和外溢效应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人口素质提升、改善生态环境,进而对乡村振兴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原慧  
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一直维持在一个极低水平,其根本原因是政府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匮乏。通过PPP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是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办法。文章首先对近五年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然后分析了PPP融资模式对乡村发展的益处,提出了采用PPP模式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最后指出在乡村运用PPP模式时应注意控制与规避投资风险、大力发展乡镇民营经济、明确PPP模式的适用范围等,从而使PPP模式更符合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苏靖丹  伍迪  王守清  陈海清  冯珂  
基于调研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主要顾虑,发现社会资本的所有制类型、主营业务所在地、社会资本规模等方面对其参与PPP项目的顾虑产生影响。总结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投资差异特点,分析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基于调研结果,提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