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8)
2023(8548)
2022(7253)
2021(6950)
2020(5767)
2019(13428)
2018(13360)
2017(26878)
2016(14201)
2015(16151)
2014(16092)
2013(15674)
2012(14421)
2011(13033)
2010(13682)
2009(12537)
2008(12093)
2007(10922)
2006(9971)
2005(8828)
作者
(38480)
(31792)
(31667)
(30363)
(20566)
(15011)
(14621)
(12199)
(12131)
(11764)
(10819)
(10728)
(10291)
(10170)
(9883)
(9760)
(9481)
(9368)
(9246)
(9193)
(7937)
(7694)
(7683)
(7452)
(7253)
(7171)
(7159)
(7005)
(6472)
(6232)
学科
(54499)
经济(54338)
(45805)
管理(41624)
(36064)
企业(36064)
方法(26108)
数学(21867)
数学方法(21268)
(18098)
中国(16572)
(14931)
业经(13477)
(12029)
(11932)
贸易(11926)
理论(11842)
(11664)
农业(11378)
(10954)
地方(10025)
(9781)
(9245)
(9229)
银行(9225)
(8861)
(8570)
财务(8518)
财务管理(8505)
工作(8239)
机构
学院(197130)
大学(194715)
(80444)
管理(79739)
经济(78485)
理学(68295)
理学院(67602)
管理学(66226)
管理学院(65838)
研究(62897)
中国(49499)
(40527)
(38923)
科学(35940)
(31121)
(30487)
中心(30147)
财经(29759)
(27167)
研究所(27065)
(26961)
(26813)
师范(26793)
北京(25816)
业大(25289)
(24854)
经济学(23413)
(22760)
财经大学(21728)
师范大学(21100)
基金
项目(127174)
科学(101175)
研究(98221)
基金(91382)
(77410)
国家(76699)
科学基金(67036)
社会(63167)
社会科(58851)
社会科学(58831)
(49913)
基金项目(46631)
教育(46384)
编号(42513)
(41738)
自然(41720)
自然科(40825)
自然科学(40819)
自然科学基金(40101)
资助(38691)
成果(36172)
课题(29121)
(28212)
重点(28023)
(27290)
(26324)
项目编号(26299)
国家社会(24877)
教育部(24865)
(24691)
期刊
(93001)
经济(93001)
研究(59823)
中国(41982)
管理(30398)
(29574)
教育(27551)
(25514)
科学(24402)
学报(24220)
(21709)
金融(21709)
大学(19779)
技术(19190)
学学(18093)
农业(16982)
业经(16041)
经济研究(15146)
财经(14403)
图书(13629)
(12403)
问题(11325)
统计(11020)
(10155)
(10140)
技术经济(9837)
书馆(9760)
图书馆(9760)
(9486)
论坛(9486)
共检索到304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容中逵   阴祖宝  
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已成为当前中小学课后服务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我国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虽有政府购买、资助捐赠、志愿服务、协同共建等多种参与模式,但仍面临参与保障不足、意愿不强、效能不佳、更进乏力等问题。为促进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在认知层面上,需确立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的地位从属补充性、目的公益普惠性、主体多元协同性等观念基础;在实践层面上,要剖析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行动发生的内在机制,完善协同有序的制度结构、形塑多元共治的文化共识、构建内涵发展的提升机制、建立全面监管的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航  
学校改进内生模式的核心在于学校的主体自觉。从组织文化的视角看,欠发达地区学校自主改进存在三重困境:组织认同困境、组织氛围困境、组织变革困境。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关系的框架下,大学促进欠发达地区学校改进内生模式的建构,需要立足于变革型组织文化建设,着眼于凝聚共识、价值引导、关系改造、专业能力提升几方面,并经由诊断-聚焦-制案-行动四个环节所构成的完整过程予以实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泽华  
该文通过分析STEM课程及其实施的特殊性,梳理了我国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从教师培养、课程建设、课程支持、教学革新四方面,为STEM课程"中国化",并在我国中小学校落地与发展提出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高巍   杨根博   龚欣  
教师是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亦是保障课后服务质量的关键。为提升教师课后服务参与的积极性,探究其参与课后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我国中西南北四省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意愿的调查发现: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意愿处于中等水平;教师通过“服务学生获得精神满足”与“学生获得能力提升”的“结果期望”两个激励因素正向影响其参与意愿;“获得课后服务津贴”这一保健因素显著提升其参与意愿,“引入校外师资”降低在职教师参与意愿。其他特征如教师性别、教龄、学校性质与所处学段也显著影响其参与意愿。基于实证发现,提出如下建议:建立课后服务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学活力;优化课后服务管理制度,落实弹性上下班制;夯实课后服务教研活动,多方协同合作教学;重视课后服务成果评价,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石卷苗  
本文基于社会组织应对社会治理需求的背景,以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友好服务项目为样本,深入研究社会组织、儿童友好社区、政府、学校等多元主体在困境儿童服务中如何发挥治理功能。以社区为本,充分发挥儿童友好社区平台优势,社会组织通过激发社区优势为困境儿童提供支持,满足困境儿童多样化需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思鸣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育模式研究与实验”课题组1993年12月举行了第四次研讨会,研讨的主题是“我国中小学德育模式如何走向21世纪”。参加课题研究的各实验学校在会前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并写出一批研究报告。课题主持人吕型伟教授阐述了在改革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德育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以及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在深入广泛地交流各实验学校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讨会集中探讨了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究竟如何看待当前学校德育现状和中小学生道德水准的现状。有的同志指出,当前有三本“教科书”同时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着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石艳  刘晋祎  
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下,灵活就业人员在实现了较为充分就业的同时,也由于处于不同于传统的用工关系之中,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在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关系模糊化、劳动供给自由化、劳动激励数字化等因素致使部分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面临新的挑战。对此,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平台企业和工会的相关主体责任;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机制;三是进一步补齐辅助性社会保障项目短板;四是探索建立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救助识别体系;五是进一步优化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方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寿奎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是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供给侧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施中面临诸多困境。该文通过对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与现状分析,得出现行制度壁垒、权责利失衡、监管缺失是合作困境的制度性诱因;法规短板、价值取向与信用缺失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供给困境的主观诱因;需求不确定、合约不完全、市场风险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实施困境的客观诱因。进而提出落实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制度供给、配套法规、投资补偿,完善监督评价与服务定价机制,健全权责利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多维度治理机制及相关治理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丽  
基于"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困境,对O2O模式下"最后一公里"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最后一公里"的解决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首新   熊致墨   刘杨  
面对双职工家庭数量增加、“少子化”现象加剧、儿童放学后安全保障不足以及国际学业测评结果不理想等问题,日本自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逐步推进课后服务。日本小学课后服务历经三个阶段:法制化阶段,将课后服务纳入基本法律体系,并逐渐形成课后服务福利事业;普及化阶段,一体化推进课后服务面向所有适龄儿童;“五年计划”阶段,将小学课后服务建设成为与正式教育平行共生的普及化教育事业,实现常态化。通过对日本“放学后儿童俱乐部”和“放学后儿童教室”两大类项目课后服务模式的分析,发现日本课后服务趋于稳定和完备,在多元化和一体化之间实现稳态发展,体现出支援制度依法健全化、联合“家校社”一体化、双重评价机制走向可持续化、师资专业且多样的课后服务特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一帆  周福盛  
实现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促进乡村教育公平,是“双减”政策推进过程中乡村学校面临的突出难题。高质量的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追求公平性的教育地位、平等性的实践参与、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共享性的资源使用等教育公共属性,而目前乡村学校课后服务面临着公平地位的失缺、实质平等参与机会提供不均、公益服务力量支持有限、资源开发共享程度不足的公共性困境,需要从保障公平地位的支持条件、落实学生实质平等参与、拓展公益服务支持力量以及开发共享优质资源方面着手,寻求高质量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公共性困境突破,实现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芳  何逍遥  曹传碧  
人口老龄化时代下,国家不断优化养老产业整体布局并鼓励各行业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养老产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政策导向下,保险行业与养老产业融合成为趋势,寿险企业作为保险行业布局养老产业的主体已通过多途径参与养老产业并形成不同的参与模式。本文在梳理了寿险企业参与养老产业的三种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剖析在融合过程中寿险企业面临数据共享障碍、提供的养老产品服务与市场需求存在缺口和参与养老产业面临内外部因素制约的问题,提出寿险企业要利用保险科技赋能行业间数据共享、创新养老保险产品与增值服务满足需求扩容、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控与风险机制建设,政府可以发挥"中间人"作用、优化寿险企业养老产品服务的政策导向、监管实时营造公平合作环境,医疗、健康管理机构也要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明确医疗成本核算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及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参与质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镜德  朱晓青  
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减负”却受到方方面面的顽强抵制。本文认为目前中小学学生的减负已遭遇囚徒难题 ;目前中国人均GDP还相当低 ,高等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短期难以缓解 ,为争夺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而进行的过度竞争可能会长期存在 ,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应该引起得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恩德  
当前农村中小学课程管理面临理论和范例匮乏、资金和人才匮乏的困境。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的局面,农村中小学急需好的课程领导引领,在减轻教师负担之中谋求教师发展,以广大农村为根基积极开展校际合作,共建课程管理共同体,开展各种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管理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惠闵  刘群英  
我国的教学研究组织是借鉴苏联教学法小组建立的非行政性组织。从发展过程来看,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研究组织,也是教师集体学习组织、教师业务组织和教师管理组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学校教研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研"教"和研"学"上,教学研究组织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