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5)
- 2023(15260)
- 2022(12934)
- 2021(11614)
- 2020(9563)
- 2019(21640)
- 2018(21515)
- 2017(40491)
- 2016(22141)
- 2015(25069)
- 2014(25217)
- 2013(24654)
- 2012(23560)
- 2011(21798)
- 2010(22152)
- 2009(20884)
- 2008(20506)
- 2007(18945)
- 2006(17296)
- 2005(16120)
- 学科
- 济(107178)
- 经济(106996)
- 管理(65556)
- 业(59422)
- 企(50031)
- 企业(50031)
- 方法(34601)
- 中国(31110)
- 地方(27952)
- 数学(27774)
- 数学方法(27477)
- 农(26258)
- 业经(25551)
- 财(23247)
- 制(23096)
- 学(22082)
- 银(18179)
- 银行(18135)
- 融(18031)
- 金融(18024)
- 行(17607)
- 理论(17391)
- 农业(17234)
- 贸(16684)
- 体(16681)
- 贸易(16668)
- 地方经济(16604)
- 和(16065)
- 易(16059)
- 环境(15205)
- 机构
- 学院(324681)
- 大学(324127)
- 济(139158)
- 经济(136084)
- 研究(122210)
- 管理(115608)
- 理学(96658)
- 理学院(95470)
- 中国(94373)
- 管理学(93836)
- 管理学院(93230)
- 科学(72130)
- 京(70826)
- 财(67265)
- 所(63473)
- 研究所(56697)
- 农(55667)
- 中心(54151)
- 江(52913)
- 财经(51175)
- 经(46053)
- 北京(45568)
- 业大(45182)
- 院(44156)
- 范(43826)
- 师范(43287)
- 经济学(43271)
- 农业(43227)
- 州(41758)
- 省(38812)
- 基金
- 项目(203149)
- 科学(158917)
- 研究(149646)
- 基金(145126)
- 家(126893)
- 国家(125788)
- 科学基金(106085)
- 社会(96620)
- 社会科(90742)
- 社会科学(90716)
- 省(80244)
- 基金项目(74923)
- 教育(68979)
- 划(67471)
- 自然(66019)
- 自然科(64438)
- 自然科学(64420)
- 自然科学基金(63291)
- 资助(60272)
- 编号(60207)
- 成果(51462)
- 发(48585)
- 重点(46885)
- 部(44827)
- 课题(44722)
- 创(41690)
- 制(39864)
- 国家社会(39533)
- 创新(39089)
- 发展(38988)
- 期刊
- 济(174118)
- 经济(174118)
- 研究(107245)
- 中国(78327)
- 农(53196)
- 财(52556)
- 学报(51919)
- 管理(49032)
- 科学(47934)
- 教育(40437)
- 大学(39812)
- 融(37877)
- 金融(37877)
- 学学(37431)
- 农业(35438)
- 技术(29428)
- 经济研究(28230)
- 财经(27194)
- 业经(27192)
- 经(23581)
- 问题(21766)
- 业(18300)
- 贸(17705)
- 世界(16739)
- 国际(16343)
- 技术经济(16319)
- 版(15305)
- 现代(14894)
- 商业(14780)
- 坛(14643)
共检索到531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继肯
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只重视社会制度,认为通货膨胀是私有制的产物;不重视经济发展战略对通货膨胀的决定性影响;不研究采取什么经济体制对预防和制止通货膨胀有利。上述这三个问题,对通货膨胀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究竟这三者和产生通货膨胀是什么关系?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邓崇明
在经受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后,地狭人多,资源贫乏的台湾和韩国迅速克服了油价暴涨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经济重新恢复稳定增长的势头;而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拉美国家却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至今仍未能完全摆脱困境。为什么两个地区的通货膨胀发展结果出现如此大的差异?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迄今为止,大部份的文章都是将原因归咎于拉美财政长期亏空以及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没有及时采取紧缩措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润吉
我国卫生工作的第一步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步奋斗目标是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要想实现上述富国强民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 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关规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完善分配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木恒 郭俊华
论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难题分析杜木恒,郭俊华一、通货膨胀成因和过程的理论考察从80年代初至今,物价总水平连年上升。物价上涨率1985年接近两位数,1989年、1993年超过两位数,1994年一季度居民消费物价上涨幅度超过20%。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安
199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双双攀高,分别达到13.4%和14.7%(全国居民生活费用价格)。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再次成为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探讨的重大问题。一种颇具影响的观点认为:要加快经济发展势必带来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必然影响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将加快经济发展与抑制通货膨胀对立起来,并提出将加快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抑制通货膨胀”研讨会发言摘登[编者按]为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当前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和中国银行总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于1995年3月28日在京举办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抑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顾兆铭
通货膨胀的最终表现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本文着重研究通货膨胀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农业经济发展所必需具备的内外部条件入手,探讨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一、通货膨胀与农业经济有关的成因1.在1978年以前,由于人口的增长,农民的生产行为是满足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基本需求,在农产品的生产上,以农产品产量的极大化为目标;1978年以后,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闳
再论适度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郭秀闳通货膨胀是影响经济正常增长的一个综合病症,也是世界各国经济运行中普遍伴随的顽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通货膨胀的基本稳定期、温和期、通货膨胀的加速期,在“膨胀—收缩—膨胀”的怪圈中徘徊跳动,并呈加速强化的态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东华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政策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而新兴经济体俨然已成为这股潮流的主体、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为此,本文对其在新兴经济体的实践情况进行总括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以期给同为新兴经济体、并且现行货币政策面临变革和转型需要的我国提供若干可资借鉴的线索。本文认为,浮动汇率机制下寻求新的货币政策名义锚这一客观需求是其在新兴经济体日趋流行的背景所在,这一政策框架的中心在于稳定通胀预期,它在采用国显示出良好的宏观经济绩效,强调政策的透明度、应对汇率波动时须保持通胀目标的优先权、设置过渡期渐进推进以及通胀目标应逐步降低是其政策实践中具有共性的主要经验教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项镜泉
一、当前通胀形势仍然严峻,反通胀任务相当艰巨贯彻落实中央"两防"决策以来,遏制通货膨胀已取得一些可喜成绩。5月份CPI涨幅为7.7%,比4月回落了0.8个百分点,改变了连续3个月在8.5%左右高位运行的局面;6月份为7.1%,比5月份又回落了0.6个百分点。但是,这次通货膨胀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赤卫
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与有效遏止通货膨胀的思考张赤卫长期以来,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把通货膨胀视作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及资本主义制度所持有的“专利”,认为从理论上只有资本主义私有制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对通货膨胀怀有谈虎色变的恐惧心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丛安妮 刘保军 罗文光
本文从分析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入手,揭示了我国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现阶段我国居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用于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50%以上用于食品需求.由于受资源约束,人均食品供给并不能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同步增长.这种食品需求与食品供给在结构上的不对称性导致食品价格随经济发展而不断上涨.食品价格上涨一方面带动工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引导农业以更高的成本增加农产品生产.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物价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上涨.作者在分析我国现实经济情况后指出:我国消费系数为0.5,恩格尔系数大于0.5,人均粮食占有量所对应的食品需求增长率与食品价格指数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庆华
经济发展战略与现代化中的制度文明进展李庆华(中共中央党校100091)“现代化”是一个包含深刻而丰富历史内涵的范畴,它既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又是一个具有历史阶段性的范畴;既是一个国际一般性的概念,又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范畴。就其内容而言,概括地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永跃 王世明
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探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和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经济体制 区域发展战略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