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5)
- 2023(7875)
- 2022(6622)
- 2021(5912)
- 2020(4946)
- 2019(11221)
- 2018(11095)
- 2017(21642)
- 2016(11534)
- 2015(12991)
- 2014(13175)
- 2013(13176)
- 2012(12925)
- 2011(11882)
- 2010(12355)
- 2009(11893)
- 2008(12002)
- 2007(11205)
- 2006(10389)
- 2005(9444)
- 学科
- 济(76915)
- 经济(76754)
- 管理(34899)
- 业(29225)
- 方法(27153)
- 企(26728)
- 企业(26728)
- 数学(21115)
- 数学方法(20828)
- 地方(18373)
- 中国(16526)
- 学(15788)
- 业经(15680)
- 财(13925)
- 农(13541)
- 地方经济(13274)
- 理论(12512)
- 制(11621)
- 和(11365)
- 体(9433)
- 融(9397)
- 金融(9396)
- 产业(8773)
- 农业(8664)
- 环境(8535)
- 经济学(8518)
- 银(8492)
- 银行(8476)
- 贸(8237)
- 贸易(8232)
- 机构
- 大学(186906)
- 学院(183677)
- 济(86248)
- 经济(84551)
- 管理(66556)
- 研究(65850)
- 理学(56552)
- 理学院(55837)
- 管理学(54740)
- 管理学院(54369)
- 中国(49956)
- 财(39642)
- 京(39358)
- 科学(37827)
- 所(33496)
- 财经(31173)
- 研究所(29762)
- 中心(28610)
- 经济学(28527)
- 江(28444)
- 经(28055)
- 农(25727)
- 北京(25251)
- 经济学院(25171)
- 范(24808)
- 师范(24589)
- 院(23043)
- 业大(22968)
- 财经大学(22789)
- 州(22199)
- 基金
- 项目(110577)
- 科学(87488)
- 基金(81724)
- 研究(81170)
- 家(70117)
- 国家(69527)
- 科学基金(59690)
- 社会(56258)
- 社会科(52249)
- 社会科学(52230)
- 基金项目(41908)
- 省(41573)
- 教育(36846)
- 自然(35899)
- 自然科(35082)
- 自然科学(35073)
- 自然科学基金(34506)
- 资助(34444)
- 划(34315)
- 编号(31222)
- 成果(27126)
- 部(25113)
- 重点(24889)
- 发(24201)
- 国家社会(23409)
- 教育部(22093)
- 课题(22058)
- 创(21335)
- 人文(21272)
- 大学(21185)
共检索到293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华
经济法学理论的难题主要是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界定。而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之所以难以界定,是由传统法律理论体系的"两个二元结构"造成的。经济法试图以社会整体利益作为解决"二调"难题的立论基础。经济法强调社会利益不同于个体利益的独立性,遭遇了社会利益主体缺位的难题。社会利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在本质上仍然是一致的,最终都归结为个体的利益,因而社会利益本质上对个体利益具有从属性。本文的结论为关于社会利益的学术论断,没有为经济法主体理论提供证明,也没有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提供理论根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彭宏伟 兰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有关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中国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体系也随之逐步形成。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经济法的理论研究起初大多集中在有关法的本体论、价值论、运行论等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经济法的规范论、范畴论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经济法学中的立法理论、行为理论、权利理论、义务理论、责任理论、司法理论等更是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这些经济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法理”的思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伟
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渐确立,我国中间阶层成为在结构上拥有类似的社会综合地位的社会共同体,同时体制权力的主要作用领域从政治资源转向为经济资源,形成了中间阶层的“市场———体制权力”二元利益配置机制,我们可以用“双色蛋糕”模型来描述这一异质化特征。此特征导致中间阶层各群体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的利益分化与冲突关系影响到中间阶层的整合与期望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
中间阶层 异质化 双色蛋糕 体制权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太碧
文章简要回顾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由来及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特征,最后提出改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人本主义思想"。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特征 人本主义思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剑平
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实证分析表明,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下,工业品与农产品理论价格的价值构成、工业与农业地租,均存在着基本的质的差异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晓华 白凯
1.问题的提出:乱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中的伦理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其中既包括对普适性的框架、原则、规范的探讨,也包括对各种群体、各种特殊形式的具体旅游伦理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在我国旅游发展实践中,旅游伦理问题表现出了多种形式,如旅游者方面消费攀高、环境破坏与文化干涉;旅游企业方面小费和回扣问题屡禁不止,旅游地宣传频频出现"一座叫春的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禹希
经济快速发展,各项法律规定愈加完善,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和依据。基于不同法律下各部门所负责的任务不同,对工作内容的要求有一定区别,所以在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中也各不相同。文章首先介绍了经济法在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中的作用,接着重点从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责任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社会整体利益维护策略。
关键词:
经济法 社会整体利益 维护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潇玮
在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内,经济法目前是一部旨在正确处理好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也是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关的本位法和基础性法律,它是以社会的整体效益作为制定法律的主要依据和立法宗旨的。经济法中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一种不同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的一种新型的利益,是社会进步以及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经济法的机制调节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整体利益分配环境,符合各个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
经济法 社会利益 社会整体利益 保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海林
在界定与二元经济相对应的二元财政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构造了二元财政测度,并对之进行了分解分析。对测算结果的分析表明,中国的财政支出存在明显的二元财政色彩,然而,这种情况一直处于不断改善之中;同时,其变化可以归因于财政支出结构和产值结构变动的综合作用,但是,二者的贡献率在长期内明显受制于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涛
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体系中的一种,是指由经济法调整而产生的经济有机体整体(通常以国家的各种机关为代表)与功能个体(通常指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或组织)及功能个体相互间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显著特性是:二元结构及二重性。二元结构是指,经济法律关系是由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权利义务体系构成:其一是,作为社会经济整体代表的经济机关在经济法律活动中形成的权利义务体系;其二是,作为经济功能个体的权利义务体系。二重性是指,经济法主体的同一行为,因其角色二重性,同时处于两重法律关系中,有两重不同的权利义务。
关键词:
整体主义 经济法律关系 二元结构 二重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邢艳霞 张德红
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演进的分析入手,采用比较动态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工具,通过比较东北地区与全国“经济二元结构”变迁的趋势差异,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变迁的路径并没有像刘易斯所描述的那样呈线性演变过程,而是呈现出一种波段“振荡”的运行趋势。同时,东北经济二元结构的演进又表现为显著的“异化”特征。可以把刘易斯模型的结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称为“悖论”。哈里斯—托达罗模型是开启这一“悖论”的理想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天然 胡怀邦 俞海 陈伟明
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理性选择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结果,而环二元经济结构即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经济特征。本文以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其实质的再认识为契入点,分析了我国二元结构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及其环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与特点,最后就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谈了一些看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德阔
"新二元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演化而来,当前行政主导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市场主导型的"新二元结构"相互叠加,户籍制度是造成二元经济社会分化的根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破解二元结构的关键抓手。在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等方面,上海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新二元结构"难题,做到市级统筹、制度保障、部门联动、区域协作和信息共享。文章借鉴嘉兴、无锡、深圳、北京、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内外经验,为上海破解"新二元结构"难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跃进
纵观十年来有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不难看到二元经济理论在其中的深刻影响。但对改革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经验和教训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中国今天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具有二元结构特征的经济,但若是不加批判地直接运用二元经济理论来指导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结构变革,其结局将事与愿违。本文试结合我国今天的现实,对传统的二元经济理论的几个方面作点剖析,以期有益于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经济的稳定成长。一、理论与现实的偏差:剩余劳动力的非均质构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炳源 万安培
作为美国1971年最高经济学奖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乔根森对经济学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资本服务的租佃价格为基础,系统阐述了新古典投资增长理论;二是在分析批判刘易斯模式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二元经济学说。本文拟对乔根森的二元经济理论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