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1)
2023(9765)
2022(7869)
2021(7354)
2020(5952)
2019(13358)
2018(13372)
2017(24023)
2016(13450)
2015(14532)
2014(14587)
2013(13842)
2012(12487)
2011(10897)
2010(11414)
2009(10681)
2008(10868)
2007(10322)
2006(9300)
2005(8492)
作者
(33693)
(28078)
(28047)
(26320)
(17889)
(13194)
(12787)
(10792)
(10698)
(10254)
(9442)
(9325)
(9136)
(8736)
(8494)
(8461)
(8420)
(8301)
(8133)
(7949)
(7072)
(6847)
(6626)
(6580)
(6564)
(6292)
(6191)
(6121)
(5724)
(5345)
学科
(71237)
(67189)
企业(67189)
管理(54398)
(50546)
经济(50367)
业经(24352)
(20690)
(20308)
教育(20190)
技术(20089)
方法(20056)
中国(19570)
理论(16396)
(16121)
财务(16113)
财务管理(16108)
企业财务(15219)
农业(15203)
技术管理(13193)
(12553)
数学(12152)
(12146)
数学方法(12048)
(11473)
(11469)
企业经济(11074)
经营(10265)
(9565)
(8993)
机构
学院(185191)
大学(183446)
管理(75040)
(73733)
经济(72271)
理学(64244)
理学院(63580)
管理学(62870)
管理学院(62466)
研究(57806)
中国(40816)
(39269)
(35593)
(31425)
师范(31309)
科学(30929)
(30874)
教育(29835)
财经(27757)
(26948)
中心(25444)
北京(25407)
师范大学(25279)
(25050)
(24754)
研究所(23802)
(23622)
商学(21726)
业大(21668)
商学院(21543)
基金
项目(113791)
研究(95783)
科学(95028)
基金(80757)
(66609)
国家(65728)
社会(62935)
科学基金(59504)
社会科(58550)
社会科学(58533)
教育(50402)
(47710)
基金项目(42270)
编号(40742)
(39582)
自然(34585)
成果(34470)
自然科(33891)
自然科学(33886)
自然科学基金(33410)
(30954)
课题(30523)
资助(29931)
(29635)
创新(27559)
(26956)
(26511)
重点(25992)
项目编号(25689)
规划(25605)
期刊
(89247)
经济(89247)
研究(66660)
教育(51964)
中国(47374)
管理(34430)
(31558)
(24697)
技术(22503)
科学(21035)
学报(17620)
业经(17232)
农业(17197)
大学(16376)
财经(14511)
(14076)
金融(14076)
学学(13742)
经济研究(12947)
职业(12826)
(12720)
技术经济(11832)
(11655)
问题(10738)
科技(10022)
(9945)
论坛(9945)
财会(9752)
现代(9672)
商业(9068)
共检索到294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炎炎  
社会创业兼具营利性和公益性,社会创业教育需要担负起增强受教育者社会使命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任务。借鉴高校社会创业行为组织实施的国际经验,我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行动走向本土化,须明确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将社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确立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变创业数量求大为精益求质;以社会创业教育为主体,建立多方协同的社会创业生态系统;推动社会创业教育评价,建立融入社会责任的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泽中  陈文娟  
协同创新是指某功能集群与群外环境之间既共同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作用,产生单个功能集群自身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创新过程。从国内外应用协同创新理念的实践来看,多用于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等领域,主要方式为形成分享机制,主要特点为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创新动力、沟通机制,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交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金焱  
高校有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关注三个关键环节:一是理念设计,二是制度设计,三是平台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是全过程的、全覆盖的、全链条的、面向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设计途径包括纳入学科建设、改革教学管理、重构课程体系、强化激励约束四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打造知识空间、创客空间和孵化空间三个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华  付宜新  王国虹  
由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机制、教学方式等方面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具有一致性,因而被引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中,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划分为创业构思、创业设计、创业实施、创业运营阶段,在每个阶段都配有模块化的创业课程,将"教学做一体化"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蹊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唯佳  
高职院校毕业生目前已构成一个特殊的创业群体,但该群体在创业过程中常常会陷入各种困境,只有具备了创业胜任力的人才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本文以欧美流行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创业技能实训"课程为例,参照美国的《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对如何设定DACUM职业分析表、如何进行教学安排做了具体的设计,并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卫爱国  
文章阐述了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的必要性,对高校目前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模式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高校创业教育法治理念扩散存在的问题,并从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性、优化教育目标,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团队建设,完善涵化与反馈机制,在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耦合过程中重视法治理念灌输等四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增强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曾尔雷  施永川  
倡导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是美国成功推进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探索和发展创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应回归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重视推进创业教育合作共同体的发展,健全促进创业教育合作的动力机制,加快创业教育向专业教育的渗透与两者的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志成  周华丽  
创业教育为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内涵与特色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突破口。大学生创业的突出特点是更为强调创新或创造。理解"创业教育"应从"创业"与"教育"二者关系上探寻其本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目前国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高校创业教育在该进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地方本科院校在校生数和招生数均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本科院校的内涵与特色发展问题,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重要问题。创业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迎霞  
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创业人才的特质,决定了创业人才培养中应树立精英教育理念。因此,高校应基于"以生为本"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构建创业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创业人才,精心打造一支与创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欣  陈新忠  
卓越的社会流动性,可以使贫寒子代与富庶子代不受父辈阶层束缚,拥有大致相等的机会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处境,而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促进社会流动性提升、减少社会不平等的主要路径。芬兰以卓越的社会流动性和"教育世界第一"的美名著称,这与其紧紧围绕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公平密不可分。其主要教育行动包括:学校系统的全免费制度、无差异学校、路路通式教育体系、高师资标准;政府系统的援助性财政计划、规范型政策法规、信任型指导体制、劳动力预测网络;社会系统的第三方教育评估、企业积极支持、公民社会组织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春英  
创业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素质教育,必须从大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确立其目标、内容和形式。高职生成功素质教育正是基于高职教育特点的创业教育创新模式。开展高职生成功素质教育需要确立相应的理念、基本的框架、课程体系,还需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成功素质的师资队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平  
终身教育和创业教育是20世纪下半叶诞生的两大教育新理念。创业教育是终身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是对终身教育理念的最好回应。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创业教育具有个性化、多样化、开放化、终身化的基本特征。高校创业教育应树立"人人是创业教育之人、处处是创业教育之所、时时是创业教育之机、事事是创业教育之物"的终身教育理念,通过创业教育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业人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军  
英国政府2019年11月发布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框架》,从预期目标、学习者的"旅程"、教师的角色和素质、学校的支持环境四个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该框架澄清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区别与衔接,揭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现了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设计思路,规划了模块化、校内外协同的学习进阶路径,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借鉴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国家框架的理念与思路,我国高校应树立"通识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厘清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回归"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本质;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经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华辉  
CDIO模式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所推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将其运用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之中不仅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的自身专业基础,让更多学生在高职学习过程中接受更加广泛的技能知识培训,对后期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以CDIO理念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重点探讨如何在CDIO理念下开展相关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对应途径的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牟腊春  
创新创业是当前我国发展中主要的推动措施,并利用创新创业实现学生成功就业。国家为了促进创新创业良好开展出了各项政策,较多拥有创新创业欲望的人士登入创新创业列车开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但是在此过程中却暴露出价值取向方面过于趋利性且缺失了道德理念,而不利于各行业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要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保证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创业意识并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