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8)
- 2023(15171)
- 2022(12803)
- 2021(11739)
- 2020(9891)
- 2019(22614)
- 2018(22430)
- 2017(43205)
- 2016(23451)
- 2015(26186)
- 2014(26301)
- 2013(26031)
- 2012(24056)
- 2011(21438)
- 2010(21606)
- 2009(20329)
- 2008(20481)
- 2007(18656)
- 2006(16704)
- 2005(15187)
- 学科
- 济(96242)
- 经济(96027)
- 业(93528)
- 管理(84783)
- 企(82893)
- 企业(82893)
- 方法(39151)
- 财(33707)
- 农(33148)
- 业经(31314)
- 数学(29842)
- 数学方法(29535)
- 制(25457)
- 中国(24781)
- 务(23479)
- 财务(23441)
- 财务管理(23399)
- 农业(23245)
- 企业财务(22210)
- 地方(21721)
- 技术(19687)
- 理论(18420)
- 体(17824)
- 和(17650)
- 学(17409)
- 划(16942)
- 贸(16437)
- 贸易(16425)
- 策(16289)
- 易(15859)
- 机构
- 学院(335036)
- 大学(329563)
- 济(134716)
- 经济(131592)
- 管理(130766)
- 理学(111341)
- 理学院(110072)
- 管理学(108388)
- 研究(107842)
- 管理学院(107746)
- 中国(85737)
- 京(69490)
- 财(68352)
- 科学(65434)
- 农(58096)
- 江(57723)
- 所(54501)
- 财经(52602)
- 中心(50771)
- 研究所(48494)
- 业大(48419)
- 经(47376)
- 农业(45056)
- 州(43588)
- 范(42886)
- 北京(42703)
- 师范(42469)
- 经济学(39949)
- 院(38966)
- 省(38658)
- 基金
- 项目(216010)
- 科学(171069)
- 研究(161131)
- 基金(156134)
- 家(134563)
- 国家(133274)
- 科学基金(115973)
- 社会(103895)
- 社会科(97542)
- 社会科学(97512)
- 省(87902)
- 基金项目(83085)
- 自然(74161)
- 教育(73175)
- 自然科(72420)
- 自然科学(72401)
- 自然科学基金(71188)
- 划(70456)
- 编号(66210)
- 资助(62348)
- 成果(54028)
- 重点(48162)
- 部(47375)
- 创(47319)
- 发(46000)
- 课题(45619)
- 制(44243)
- 创新(43414)
- 业(43354)
- 性(42107)
- 期刊
- 济(162685)
- 经济(162685)
- 研究(99359)
- 中国(73138)
- 财(58563)
- 农(54512)
- 管理(52860)
- 学报(48808)
- 科学(46567)
- 大学(37897)
- 农业(36770)
- 教育(35956)
- 学学(35465)
- 融(32724)
- 金融(32724)
- 技术(30450)
- 业经(28933)
- 财经(26653)
- 经济研究(23686)
- 经(22998)
- 业(21596)
- 问题(20995)
- 技术经济(17540)
- 图书(17462)
- 财会(17170)
- 现代(16860)
- 版(16510)
- 贸(15640)
- 资源(15414)
- 商业(15408)
共检索到520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书法 贺建 程海狮
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报酬递增,都是社会分工制度演进的具体表现。本文以江苏省数据为例对社会分工制度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尤其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部门对制造业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为社会分工制度及其理论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也为江苏省及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有益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希 李锦飞
文章以《2002年江苏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发展的能力相对较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互动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不足。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关联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步双 郭逸鹭 袁婷婷 徐洁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并结合江苏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偏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在全球化视角下,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先进制造业的全球化程度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未能在二者的发展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最后就此对促进江苏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华 王珏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和主导性力量,并呈现出与制造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简晓彬 陈伟博
文章基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S)垄断竞争分析框架和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C-D)函数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能够降低制造业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但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省制造业的实证检验发现:从行业整体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小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度;从行业细分看,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明显推动作用,但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动力效应并不显著。基于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进才
通过选取2005-2010年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江苏的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属于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教育与制造产业的关联度最显著,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金融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相对较低。江苏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与制造业仍然有较强的关联度。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丽炯
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出发,选取2006-2013年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在制造业产业链上、下、中游各环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中,人才服务与制造业的关联度最为显著,其次是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流通服务。而同样代表新兴生产性服务部门的金融服务却与制造业的关联度最低;从产业链来看,在制造业上中下游三个阶段,处于上游和中游阶段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度,下游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则较小。河南省应该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深化和完善金...
关键词:
价值链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关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郏宝云 陆玉梅 彭荷芳
本文以江苏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整理了上市公司关键高管的政治关联数据,基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区分,并实证检验不同政治关联方式对企业各类社会责任行为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能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表现,但是影响力逐年减弱,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企业整体社会责任行为却没有显著影响。就不同类型社会责任行为而言,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对员工责任、股东责任、债权人责任和公众责任具有正向作用,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政府责任和公众责任存在显著影响;政治关联对不同性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别,其影响力随着政府管制的减少而削弱。
关键词:
政治关联 企业社会责任 异质性 制造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郏宝云 陆玉梅 彭荷芳
本文以江苏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整理了上市公司关键高管的政治关联数据,基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区分,并实证检验不同政治关联方式对企业各类社会责任行为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能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表现,但是影响力逐年减弱,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企业整体社会责任行为却没有显著影响。就不同类型社会责任行为而言,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对员工责任、股东责任、债权人责任和公众责任具有正向作用,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政府责任和公众责任存在显著影响;政治关联对不同性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
关键词:
政治关联 企业社会责任 异质性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军 陈菁菁
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与制造业的关系在后工业社会中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如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研究依旧单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产业协同定位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彼此间的垂直关联,构建了基于空间维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分布为例,通过建立两方程联立模型,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定位关系,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前者逆影响的大小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存在差异,由此决定了产业发展顺序的差异,大城市要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首先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而中小城市则首先要推动制造业的集群,才能吸引生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原毅军 耿殿贺 张乙明
本文从制造业的业务外包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机理入手,探讨了两者之间的技术关联,并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技术研发策略。在弱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将在某个概率选择上构成混合纳什均衡,从而使得二者的技术研发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效应;而在强技术关联下,制造业选择技术研发先动、生产性服务业选择技术研发跟从将构成二者研发博弈的纳什均衡。最后,对不同技术关联程度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博弈进行了实证,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严先锋
一、农村服务业的定义及其内涵农村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准确地说是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农村服务业,拓展了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尤其是农业科技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潘锦云(2009)指出,受传统产业理论的影响,一般人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为制造业服务,所以现有的研究较多地是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实证关系上,而忽略了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的改造作用。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惠民 杨上广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竞争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技术外溢效应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专业化水平、促进了制造业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而提升了制造业生产率。本文通过市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对安徽省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业、商业服务和租赁业的集聚促进了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多样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作用显著,表现出了Jacobs外部性;各市的制造业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梁红艳 王健
基于Venables(1996)的理论模型,本文建立了由生产成本、贸易成本及消费支出决定的产业区位模型,并采用中国大陆274个地级以上城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动力机制,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在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而制造业主要在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周边集聚,二者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具有挤出效应。接近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解释制造业的区位,但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并不以接近制造业为动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贸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各自的集聚。制造业贸易成本的降低增强了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吸引力,生产性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孔德洋 徐希燕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多种观点,但二者相互依赖、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越来越成为学界的共识。从专业分工与外包、生产价值链、生态群落的角度,可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并总结出二者互动共生的模型:中心型互动共生模型、金字塔型互动共生模型、平行型互动共生模型以及嵌套型互动共生模型。一个重要的挑战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通过二者互动,使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选择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外包 战略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