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8)
2023(14302)
2022(12023)
2021(11281)
2020(9574)
2019(21601)
2018(21305)
2017(38921)
2016(22529)
2015(25668)
2014(25667)
2013(24161)
2012(22517)
2011(20259)
2010(20569)
2009(18853)
2008(18755)
2007(17406)
2006(15044)
2005(13106)
作者
(63641)
(53500)
(53285)
(50737)
(34049)
(26091)
(24486)
(20850)
(20393)
(19002)
(17972)
(17946)
(17151)
(16935)
(16656)
(16637)
(16595)
(15740)
(15521)
(15502)
(13631)
(13168)
(13038)
(12272)
(12166)
(12165)
(11914)
(11878)
(10769)
(10760)
学科
(81651)
经济(81461)
管理(57321)
(54001)
(44091)
企业(44091)
方法(41959)
数学(36485)
数学方法(36128)
中国(27596)
教育(23530)
(23327)
(22786)
(19476)
业经(17574)
理论(17361)
(16628)
贸易(16622)
(16152)
农业(15072)
地方(14520)
(14459)
(14084)
财务(14065)
财务管理(14028)
企业财务(13365)
(13263)
技术(13184)
(11706)
(11653)
机构
大学(319827)
学院(311289)
(117812)
经济(115151)
管理(111207)
研究(106948)
理学(96999)
理学院(95749)
管理学(93783)
管理学院(93201)
中国(72964)
(67285)
科学(66816)
(56795)
(54986)
(54363)
(51295)
师范(50771)
研究所(49813)
业大(49434)
中心(48896)
(47838)
农业(45142)
财经(44464)
北京(42679)
教育(41247)
师范大学(41122)
(40476)
(37824)
(37588)
基金
项目(209785)
科学(164886)
研究(155293)
基金(148751)
(131117)
国家(129611)
科学基金(109248)
社会(97221)
社会科(91060)
社会科学(91026)
(84161)
教育(80443)
基金项目(78801)
(72746)
自然(70405)
自然科(68813)
自然科学(68787)
自然科学基金(67601)
编号(64537)
资助(59957)
成果(55182)
重点(48907)
(48102)
课题(47832)
(45090)
(44144)
教育部(41805)
大学(41476)
科研(40931)
创新(40791)
期刊
(123037)
经济(123037)
研究(96512)
中国(68712)
教育(68344)
学报(55636)
(50277)
科学(46816)
(43503)
大学(42655)
学学(38243)
管理(36938)
农业(34059)
技术(27462)
(23789)
金融(23789)
财经(22762)
经济研究(20437)
业经(19854)
(19548)
(18727)
职业(16746)
(16490)
图书(16400)
问题(16355)
(14091)
科技(14016)
技术经济(13781)
(13729)
论坛(13729)
共检索到460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祖超  阎凤桥  
本文以社会分层时教育分层影响的理论为基础,以西安5所民办高校 3624份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和其他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学生家庭背景对于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和毕业去向意愿的影响。研究直接或间接地发现,家庭职业和教育背景对于子女能否接受高等教育具有正向影响;接受民办高等教育或公立高等教育学生的家长在不同教育程度的分布比例上存在差别;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对于子女进入民办高校中计划内招生项目、学历文凭试点项目或自学考试招生项目具有正向作用,家长的职业和经济收入水平对之却有负向作用;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和经济收入水平对于子女毕业后升学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我国社会分层对于教育分层产生的多方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龙龙  李锋亮  郑勤华  
本文利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在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背景下,考察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方面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整体而言,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与质量仍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分层导致的教育差异依然存在于实施严格选拔的高等教育系统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高耀  刘志民  
通过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对高等教育机会扩展背景下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状况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优势社会阶层子女更有可能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优势社会阶层子女更有可能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取得优势,而且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质量的教育机构中,这种影响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社会优势阶层子女更有可能在高等教育结果中取得优势,在本科院校中这种影响较小,而在高职高专院校这种影响较大。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之间呈现相互作用的闭合关系,从而导致社会阶层垂直流动性减弱,社会阶层关系被不断的复制和传递,导致社会不公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民  高耀  
江苏省14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显示,整体而言,家庭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数量获得和质量获得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社会分层导致的教育机会差异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依然存在,且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展,这种差异逐步由显性的"量的不平等"向更为隐性的"质的不平等"方向转移。从作用机制看,优势家庭通过直接资源排斥和间接文化传递将家庭资本优势转化为教育机会优势,实现高等教育获得的优势,最终实现优势社会阶层的代际传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欣  尹韶青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本文对两者的双向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阶层流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提出要不断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同时改变不同阶层对高等教育差异影响强化的现象,以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玉杰  
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高等教育的层次性是影响社会阶层定位的重要条件,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扩大了社会阶层分化的张力,高等教育机遇的共享性是社会流动的催化因素。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蔡文伯  马瑜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影响着职业地位的获得,也影响着社会流动的方向。通过调查整理采集到340名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之后发现,在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因素中,教育作为获致因素的代表对职业地位的获得有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数据显示高等教育不但能促进社会流动,特别是代际流动,而且也有维持原有社会阶层结构的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家德  
社会地位生成机制研究表明,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本文从社会分层影响高等教育的视角来审视受高等教育权,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社会中,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与质量的阶层分布显著差异证明受高等教育机会权的特权属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升学率以及起薪的阶层差异也证明受高等教育成功权的特权属性。高等教育强化社会分层,进而强化受高等教育权的特权属性。受高等教育权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失去了调节器的作用,成为加剧社会分层的助推器。目前的奖励性高考加分政策也强化了受高等教育权的特权属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以及司法实践也要求把就业权纳入受高等教育权范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晋  叶晓阳  伍银多  丁延庆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从1999年至2012年出现了大幅扩张,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逐渐分化成不同的层级。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全国毕业生调查数据(2003-2013年),采用多份因变量回归(MNL)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背景优势群体具备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优势。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城市户籍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逐渐消失;父母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有所减弱;而具备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始终保有985高校入学机会的相对优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春柳  张友星  
本文透过大学扩招现象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 ,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和流动的变化 ,指出大学扩招为了顺应大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 ,而这种增加是由于改革开放后 ,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越来越大 ,高等教育已逐渐成为社会筛选的主要手段和上升流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而政府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诱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新忠  
美国高等教育通过政府、高校、社会成员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基于本土文化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分流秩序,对本国社会成员的分层流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经验做法,我国政府应加强法律政策调控,高等教育要实施内外合理分流,社会各界要助推人才良性流动,高校学生要改变职业观念,协力促进高等教育合理分流,进而促进社会合理分层流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衡  王云兰  
社会流动是社会分层系统的重要特征。合理的社会分层有利于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利益占有与分配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成长。因此, 通过适当、良性的社会流动来调整社会分层意义重大。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可归结为先赋性因素(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新忠  
国外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起步较早,成效显著,在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六个方面呈现出从单一取向向二元(或多元)结合转变的特点。借鉴国外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要加强基础理论建设,确立以研促建目标,重视社会整体调查,注重多元方法分析,强化互动规律探讨,致力互动机制构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黎文珍  赵忠平  
基于课题调查所得数据,考察了社会分层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社会出身对高职生接受某些特定职业价值有很大影响。同时,阶层背景因素对高职教育的结果公平产生重大影响,优势社会阶层子女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这种阶层固化的现象不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公民,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应对社会分层的新变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探索新方法,因此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宏伟  
保障农民工在弱势分层序位下实现其平等权利,以探索和改进农民工平等权实现的具体步骤,须厘清社会分层与农民工平等权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表明,当前社会的分层基础、分层结构与分层意识造成了农民工平等权的缺失。在此前提下,实现农民工平等权可为实现社会正义、优化社会分层、促进社会发展及维护农民工的人性尊严带来积极意义。基于此,通过对现有分层基础、分层结构与分层意识进行改良,来为农民工平等权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分层条件,可为实现农民工平等权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