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3)
2023(7273)
2022(6121)
2021(5824)
2020(4745)
2019(10847)
2018(11035)
2017(18809)
2016(11480)
2015(13139)
2014(13385)
2013(12399)
2012(11696)
2011(10783)
2010(11094)
2009(10004)
2008(9713)
2007(9248)
2006(8466)
2005(7597)
作者
(33556)
(27611)
(27412)
(26248)
(17485)
(13409)
(12750)
(11027)
(10788)
(10120)
(9408)
(9389)
(9089)
(8969)
(8891)
(8719)
(8384)
(8325)
(8169)
(7993)
(7239)
(7149)
(6829)
(6605)
(6411)
(6392)
(6302)
(5986)
(5872)
(5778)
学科
(32998)
经济(32852)
管理(24304)
教育(20715)
(20514)
(17814)
企业(17814)
中国(17412)
理论(13317)
(13131)
方法(12756)
(11097)
(9814)
(9295)
业经(8961)
数学(8498)
数学方法(8306)
(8039)
教学(7847)
(7641)
地方(6881)
农业(6545)
(6496)
银行(6461)
(6297)
(6261)
(6086)
金融(6079)
技术(5723)
(5681)
机构
大学(156278)
学院(150690)
研究(64552)
(49641)
经济(48069)
管理(45969)
中国(42370)
科学(40346)
理学(38329)
理学院(37677)
(37168)
管理学(36630)
管理学院(36328)
(34523)
教育(32221)
研究所(31378)
(31149)
(30903)
师范(30554)
中心(27944)
(26530)
师范大学(25035)
(24783)
农业(24663)
北京(24621)
业大(24054)
(23528)
技术(22725)
(20178)
(19465)
基金
项目(96843)
科学(75717)
研究(74766)
基金(65161)
(58778)
国家(58117)
科学基金(46781)
社会(43925)
教育(42500)
社会科(39964)
社会科学(39944)
(39473)
(36291)
编号(32817)
基金项目(32797)
成果(30880)
自然(29821)
自然科(29118)
自然科学(29104)
自然科学基金(28584)
课题(27383)
资助(26887)
重点(24165)
(22755)
(22244)
(21926)
(19748)
(19716)
项目编号(19674)
规划(19592)
期刊
(61178)
经济(61178)
研究(56969)
教育(54151)
中国(47544)
学报(30292)
(28782)
科学(25229)
大学(23289)
学学(20305)
(19593)
农业(19264)
管理(18620)
技术(16077)
职业(13582)
(12584)
金融(12584)
(10211)
财经(9733)
经济研究(9674)
业经(9094)
(8921)
论坛(8921)
技术教育(8812)
职业技术(8812)
职业技术教育(8812)
(8591)
(8564)
图书(8526)
业大(8369)
共检索到255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萧今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性人口流动使职业重新区分和组合,导致了社会阶层的重构。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新兴工商业实体,由于缺乏充足的职前教育培训准备,缺乏可利用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源,居住的社区缺乏社会服务设施,他们长期陷入不利境地,成为弱势群体。教育有两重性,既可以促进一个人向上流动,也有社会分层和阻碍向上流动的作用。继续教育作为第二次机会,政府的投资和转移支付应该着重放在公共空间的建设,改善弱势群体社会活动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便于不同的教育服务机构和志愿者进入,为弱势群体提供切身需要的教育培训和服务。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近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已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一个重要趋势。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亚文化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处于城市主流社会的边缘,陷于社会排斥的困境,其结果形成了一个规模日益扩大、脆弱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新的弱势群体,直接威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通过北京大学平民学校的探索,思考继续教育培训在缓解社会排斥、消除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的边缘特征、提供公平性补偿中的运作方式及其功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丽华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普遍提高,中国社会已经整体步入了小康社会。然而近一段时间来,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渐凸显,并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沉重话题。弱势群体主要指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丽华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实质在于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过大。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为 :导致即期消费欲求萎缩 ;抑制民间投资增长势头 ;形成资源畸型配置 ;阻碍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 ;降低公众对改革的认同感。减缓或消除这一现象的措施包括 :让社会各阶层共享改革成果 ;关注“三农”使农民增收减负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 ;实施反垄断战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本先  刘世清  
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进城民工等是构成当前弱势群体的主要成份在弱势群体子女的义务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严重失衡解决弱势群体教育公平问题必须综合考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本先,刘世清  
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进城民工等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内弱势群体的主体构成部分。弱势群体的子女在义务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均存在着教育机会均等严重失衡的现象,这主要是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贫困、文化素质低以及社会政策制度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深入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燕  
社会发展中,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的问题不容忽视。成人教育作为提高弱势群体文化素质和解决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问题的主要渠道,应通过制定一系列成人教育政策,创新成人教育环境,完善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增强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精神,推进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青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探讨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是对弱势群体研究的重要视角。统计资料显示,弱势群体的网络规模小,密度高、同质性强,关系种类少,这种状况致使弱势群体拥有的资源较少,社会承受力脆弱,向上流动困难,发展受约束。因此,应该通过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培育市民社会群体,形成公民参与网络,实现社会性相互作用,积累社会资本等途径,重建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贺艳秋  李钧民  
弱势群体源于社会变革和公民个体的生活变迁。弱势群体与一般社会公众的生活距离和区别,不仅在生活内容和生活水平上,也包括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弱势群体的产生和存在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着力转化、提升弱势群体是社会控制和政府管理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宇  
本文认为,大规模的弱势群体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特别是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协助政府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第一,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由政府确定每年从政府预算、财政专项基金或福彩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非政府组织服务弱势群体的专项资金。第二,出台非政府组织捐赠免税政策。第三,成立相应机构,协调非政府组织的各种资源,规范管理,加强和完善民间组织的职能。第四,放宽非政府组织登记制度,使有心致力于爱心公益事业者有一个好的平台,规范捐赠行为,使民间善款真正用于服务对象。第五,加强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媒体对非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