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4)
- 2023(16851)
- 2022(14292)
- 2021(13204)
- 2020(11294)
- 2019(25764)
- 2018(25435)
- 2017(49216)
- 2016(26437)
- 2015(29433)
- 2014(29370)
- 2013(28823)
- 2012(26254)
- 2011(23475)
- 2010(23442)
- 2009(21957)
- 2008(21936)
- 2007(19705)
- 2006(17006)
- 2005(14882)
- 学科
- 济(109155)
- 经济(108952)
- 业(80665)
- 管理(72609)
- 企(58223)
- 企业(58223)
- 方法(51658)
- 农(48863)
- 数学(44474)
- 数学方法(43961)
- 农业(32106)
- 财(29658)
- 中国(29019)
- 业经(27825)
- 贸(23923)
- 贸易(23918)
- 易(23391)
- 制(22133)
- 学(22133)
- 地方(19515)
- 银(18473)
- 银行(18418)
- 务(18086)
- 财务(18041)
- 财务管理(17994)
- 理论(17846)
- 行(17448)
- 企业财务(17024)
- 融(16557)
- 金融(16553)
- 机构
- 学院(377803)
- 大学(375879)
- 济(156057)
- 经济(153043)
- 管理(147570)
- 理学(128413)
- 理学院(127034)
- 管理学(124756)
- 管理学院(124080)
- 研究(121414)
- 中国(96238)
- 农(81185)
- 京(76620)
- 科学(76406)
- 财(71713)
- 农业(63385)
- 业大(62946)
- 所(61234)
- 中心(58885)
- 财经(57630)
- 研究所(55842)
- 江(55619)
- 经(52597)
- 经济学(48355)
- 北京(46861)
- 范(46855)
- 师范(46278)
- 州(43931)
- 经济学院(43918)
- 财经大学(42708)
- 基金
- 项目(258375)
- 科学(203246)
- 基金(189542)
- 研究(183928)
- 家(166568)
- 国家(165092)
- 科学基金(141685)
- 社会(119746)
- 社会科(112610)
- 社会科学(112576)
- 省(101677)
- 基金项目(100911)
- 自然(92860)
- 自然科(90796)
- 自然科学(90766)
- 自然科学基金(89161)
- 划(85003)
- 教育(83922)
- 资助(76483)
- 编号(73899)
- 成果(58538)
- 重点(57963)
- 部(57406)
- 发(55062)
- 创(54109)
- 科研(50744)
- 创新(50558)
- 国家社会(49712)
- 课题(49360)
- 教育部(48965)
- 期刊
- 济(167421)
- 经济(167421)
- 研究(104129)
- 农(79833)
- 中国(68581)
- 学报(64249)
- 科学(56923)
- 财(55895)
- 农业(53580)
- 大学(48663)
- 管理(48481)
- 学学(46570)
- 融(38625)
- 金融(38625)
- 业经(32286)
- 教育(32147)
- 技术(30397)
- 财经(28074)
- 业(26693)
- 经济研究(25709)
- 经(24013)
- 问题(23558)
- 版(20756)
- 技术经济(18327)
- 统计(18156)
- 贸(17849)
- 理论(17371)
- 世界(17301)
- 科技(17131)
- 商业(16955)
共检索到543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洪甘霖 赵宗胤 钱文荣
本文研究引入心理账户理论探讨社会养老保险如何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并利用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区分缴费型与非缴费型两种养老金收入,实证研究不同类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对农地转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领取缴费型养老金对农户的农地转出没有显著影响,而领取非缴费型养老金会显著提高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但对农地转出规模没有显著影响。本文基于心理账户理论的机制分析发现,相比于缴费型养老金带来的收入效应,非缴费型养老金能通过稳定农户的未来养老收入预期,使较低的养老保障水平对农地转出决策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认为,社会养老保险对农地养老功能的替代关系并不成立,只有“临时的”非缴费型养老保险方案可以影响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本文既是对制度性养老与农地养老是否存在替代关系的再检验,也是基于心理账户理论视角对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农地转出决策的新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符秋瑶 张栋浩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和2015年数据,研究了农地流转对农村家庭养老计划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虽然对农村家庭制定养老计划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有养老计划的农村家庭,农地流转可以显著改变他们的养老计划方式。渠道分析表明,农地转出主要是通过弱化传统养老保障和促进非农经营活动参与的机制对农村家庭通过自己储蓄和投资的养老计划方式产生积极影响,而农地转入则主要通过缓解信贷约束和提升农业经营抗风险能力发挥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农地流转对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较低及流转面积较高地区的农村家庭的影响更大。倾向得分匹配、工具变量估计及更改模型设定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都证实本文结论的稳健性。本文为推进我国农地流转、健全发展农村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振 欧名豪 郭杰 鲁帆 张雪微
基于安徽省5县(市、区)574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影响因素,为引导农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农户对农地流转过程中各类风险的预期、农地流转政策执行过程及效果是影响其农地转出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农户应对农地流转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经济理性;农户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家庭年收入对其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农地流转过程中应慎重对待各类隐性风险,建立严格的风险监管机制;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证农民参与权,同时积极引导农业规模经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流转租金管理;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及女性农民提供就业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地流转 风险预期 政策认知 农户满意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全磊 陈玉萍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有序Logit模型,利用2016年湖北新洲区和襄州区225个农地转出户的调查数据,考察农地转出户的生计资本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前,各类农地转出户生计资本的位序差异已经存在,土地流转使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位序差异发生改变,其他资本的位序差异保持不变;土地流转后,农地转出户的生计总资本流动性表现出明显的组间差异,低生计资本组的生计总资本倾向于向上流动,而高生计资本组的生计总资本倾向于向下流动;带动生计总资本向上流动的因素包括打工型生计策略、兼业型生计策略及位于省会近郊的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户 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流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华燊 刘军伟
我国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产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权属性界定不明确,产权主客体责权关系不清,产权外部性问题突出等。当前,政府需要通过明确个人账户产权归属关系,建立个人账户私有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做实个人账户产权等手段来推动个人账户产权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权理论 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军 米海杰
本文对有关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账户"与"名义账户"的观点和经验做了总结评述,分析了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特点,通过构建精算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和风险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采取基金积累制、名义账户制和保持现行制度不变三种情况下的成本、待遇、回报和风险等。结论表明,名义账户制比另外两种选择在收入分配、成本收益和风险分担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建议我国当前的"统账结合"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部分可以明确采取名义账户制,将精算公平原则和保险功能引入现行个人账户,并独立管理,为实现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斌 吕涛 李娟娟
运用理性选择理论详细分析了农村土地转出方选择流转对象的行为发生的过程及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视角,运用期望效用理论建立了转出方选择流入方的决策模型,进而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入方资源禀赋和诚信等级、对流入土地的使用强度、转出方对不同类型流入方的认可程度、流入方对于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投资所能带来效益的认识程度、流转年限、土地可持续利用投资和不可持续利用投资下的租金的差值等因素对于转出方的选择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斌 丁建定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定个人账户给付月数的科学设计关系到农村居民的权益。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月数的测算模型,并利用测算模型对法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月数进行测算,发现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定个人账户给付月数不合理。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月数进行调整可以遵循个人账户给付月数与农村居民平均余命变动相一致的原则,采取不同性别的农村居民设计不同个人账户给付月数的调整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世斌 冯羽 彭俊
本文从个人的缴费和养老给付对比来分析调整前后统筹基金平衡的影响,对替代率水平和计发系数进行精算分析,提出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生存年金发放方法,提高养老金水平并解决计发方式本身的漏洞。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精算平衡 个人账户 替代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光海 谢保鹏 陈英 裴婷婷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地转出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衔接的关键一步,完善农地产权和降低交易成本对促进农地转出具有重要作用。为揭示农地产权权能强度对农地转出的影响机理,本文构建“农地产权权能强度—交易成本—农地转出”的理论框架,基于297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验证三者关系。结果表明,农地产权权能强度对农户农地转出的总体效应呈显著正向影响,交易成本由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构成,资产专用性中非农就业比指标的中介作用路径不显著,其他维度下的指标在农地产权权能强度与农地转出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要充分落实农地“三权分置”政策,强化农地产权权能。同时,完善中介机构、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关注务农老龄化、农户“待地而沽”等现状,同时规范农地流转管理是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农地转出的必由之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基于对中国5省样本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劳动力市场化与农地重要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高,但是社会养老保险的完善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化进程将会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社会养老保险可以消减农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从而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劳动力市场化可以消减农地的就业保障功能,从而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而劳动力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又得益于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因而人力资本也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振 郭杰 欧名豪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安徽省郎溪县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农地转出意愿与转出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以期为促进农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是理想状态下的选择,主要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影响;而转出行为是现实状态下的决定,主要受行为态度和知觉控制影响;(2)农地流转后转入户毁约弃耕、承包地被过度利用或撂荒等风险严重阻滞了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向转出行为顺利转化,是导致意愿与行为相悖离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必须为年龄偏大的农户提供就业培训,为其增加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加强农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增强农户流转意识;慎重对待农地流转可能带来的各类隐性风险,严防毁约弃耕、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以及大规模囤地、撂荒等现象的发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建伟 丁克诠
针对中国目前关于个账户中“中人”的过渡养老金给付不规范的现状,本文利用保险精算学中生存年金理论得到过渡性养老金给付的精算模型。根据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给付模型并结合1990年全国人口生命表的数据,指出我国政策规定的关于个人账户中养老金发放标准存在偏高的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陈华 展凯
本文首先对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产生的原因及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我国最新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利用精算方法测算未来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的变化趋势。测算结果表明:只要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进展顺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就不会持续扩大下去。结合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尽快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解决转轨成本以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平衡代际负担,最终顺利实现养老保险扩面;从中长期来看,政府关注的重点应从解决个人账户"空账"问题转向如何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空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