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9)
2023(7581)
2022(6279)
2021(5700)
2020(4817)
2019(10713)
2018(10152)
2017(18944)
2016(10607)
2015(11676)
2014(11750)
2013(11752)
2012(10942)
2011(9093)
2010(9544)
2009(8949)
2008(9085)
2007(7945)
2006(6821)
2005(6015)
作者
(28917)
(24089)
(23958)
(23220)
(15561)
(11505)
(11084)
(9212)
(8981)
(8954)
(8128)
(7993)
(7767)
(7717)
(7716)
(7171)
(7068)
(7012)
(6872)
(6796)
(6005)
(6004)
(5742)
(5549)
(5511)
(5437)
(5294)
(5219)
(4910)
(4863)
学科
(39146)
经济(38991)
管理(37324)
(34066)
(30947)
企业(30947)
(28721)
方法(20122)
数学(15476)
数学方法(15348)
(14937)
财务(14924)
财务管理(14844)
企业财务(14370)
中国(14289)
财政(12741)
审计(12190)
(11243)
(10259)
(10012)
业经(9387)
(9020)
地方(8554)
理论(8304)
(7774)
(7029)
(6928)
体制(6738)
(6697)
银行(6684)
机构
大学(142253)
学院(140448)
(56102)
经济(54877)
管理(52809)
研究(47105)
理学(45965)
理学院(45426)
管理学(44699)
管理学院(44424)
(39981)
中国(37049)
(30044)
科学(27834)
财经(27661)
(25083)
(24213)
(22189)
(21762)
中心(21266)
研究所(20895)
财经大学(20463)
业大(18803)
北京(18215)
经济学(17550)
(17383)
师范(17218)
(17151)
(17005)
(16957)
基金
项目(91822)
科学(72953)
基金(68444)
研究(66434)
(59635)
国家(59098)
科学基金(51193)
社会(45489)
社会科(42136)
社会科学(42114)
基金项目(35884)
(35041)
自然(32733)
自然科(31999)
自然科学(31993)
自然科学基金(31459)
教育(31322)
(29144)
资助(28010)
编号(25344)
成果(22197)
(21247)
重点(20916)
(20036)
国家社会(18767)
(18728)
教育部(18667)
科研(18274)
课题(18154)
人文(18014)
期刊
(62387)
经济(62387)
研究(48772)
(39520)
中国(37349)
学报(23671)
科学(19985)
管理(18869)
(18858)
大学(18354)
学学(17247)
教育(15976)
财经(14533)
(12451)
金融(12451)
农业(12358)
(12339)
会计(12219)
财会(11859)
经济研究(11805)
审计(9866)
技术(9261)
业经(8269)
(7899)
通讯(7895)
会通(7873)
(7759)
财政(7759)
问题(7493)
(6539)
共检索到226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明霞  罗珊梅  
审计委员会承担了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对财务报告质量提供监管。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而CEO的社会关系是审计委员会成员来源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通过校友关系、工作联系和其他共同经历收集CEO与审计委员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数据,以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CEO与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CEO与审计委员会成员社会关系会显著降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尤其在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较低地区这一削弱效应更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朝晖  李敏鑫  
在我国,CEO的社会关系是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来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现有文献尚未关注此种关系对审计委员会财务信息监督功能的影响。以2008-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CEO与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社会关系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CEO与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存在社会关系显著降低了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尤其在法治水平较低的地区,或是在民营企业中,这一削弱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代理成本部分中介CEO与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社会关系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CEO与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存在社会关系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削弱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香兵  
笔者以2005年~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是否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财务专家比例及是否存在本公司高管等特征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提高会计稳健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财务知识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及其效率提高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晓明  田情情  
审计委员会治理作为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机制,对推动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经济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但鲜有研究关注其经济后果。文章以2014—2021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审计委员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越强,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低,财务报告质量是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的重要机制;审计委员会的胜任力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并未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委员会治理特征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并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此外,审计委员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治理效应在管理层权力较低的企业中更显著。研究扩展和深化了审计委员会治理在提高决策科学性方面的理论研究,为新时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审计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  罗文波  李敏鑫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要素,然而鲜有研究关注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关系网络对其履职功能的影响。以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关系网络分析模型,探究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关系网络位置对其履行企业财务报告监督职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关系网络位置越靠近中心,企业财务报告质量越高,在法制水平高的地区或民营企业中,这一提升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关系网络能够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外部审计师质量及审计委员会勤勉度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结论支持了关系网络位置对提高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履职能力的积极作用,表明关系网络位置的效用需与主体职能相契合,也为进一步发挥审计委员会功能、提高上市公司治理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晋晓琴  冯江宁  
本文运用2012—2017年深市主板公司的数据,重点考察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的构成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与财务报告质量显著正相关,本文又进一步将非会计类财务专家分为:监管类和金融类财务专家,发现只有监管类财务专家与财务报告质量显著正相关。实证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中不仅需要具有会计实务经验的会计类财务专家,还需要通过监管财会人员等间接具有财务经验的监管类财务专家。本文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结构,提高其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为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珺  余玉苗  
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宗旨是监督财务报告过程、提高财务报告质量。2007年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须披露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情况,进一步强化了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职能,但其履职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本文利用创业板公司2011-2013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越强,即非执行董事比例越高,公司的应计盈余质量越高;审计委员会中具有会计审计实务经验的成员或行业专家成员越多,越能提升公司的应计盈余质量,存在更多熟悉会计准则成员时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可靠性。而对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履职状况的研究又发现,召集人影响力大有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若财务总监兼任审计委员会成员,召集人影响力的正面效应变弱。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审计委员会治理功能方面的文献,同时也为优化审计委员会结构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珺  余玉苗  
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宗旨是监督财务报告过程、提高财务报告质量。2007年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须披露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情况,进一步强化了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职能,但其履职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本文利用创业板公司2011-2013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越强,即非执行董事比例越高,公司的应计盈余质量越高;审计委员会中具有会计审计实务经验的成员或行业专家成员越多,越能提升公司的应计盈余质量,存在更多熟悉会计准则成员时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可靠性。而对审计委员会召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陆瑶  
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的一个监督机制而被引入。理论上审计委员会代表所有者负责外部审计事务,监督经理人防止审计合谋;现实中审计委员会受制于经理人而缺乏独立性,成为制约其作用发挥的瓶颈。审计委员会在维护外部审计独立性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独立性问题。本文以独立性为切入点,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分析了上述差异及其原因,认为需要在人员构成与聘用、薪酬制度等方面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以促进审计委员会对外部审计独立性的维护作用的提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鄢志娟  涂建明  吴青川  
审计委员会制度对于财务报告质量的保障作用已经得到公司监管层和学术界的重视,而公司财务报告违规与审计委员会的关系研究也有一定的经验证据支持。选择五粮液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分析审计委员会功能的缺失对公司财务报告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五粮液公司所存在的审计质量问题、股权结构问题和治理机制缺陷使其无法免疫于违规问题的产生,审计委员会的滞后建立和功能抑制使公司不能免疫于信息披露违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奇峰  
本文选取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审计委员会“形式”与“实质”独立性对企业外部审计质量、审计费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董事会权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形式”上的独立性并不影响审计质量、审计费用,审计委员会“实质”上的独立性能显著提升企业审计质量,并且降低企业外部审计收费。随着董事会权力上升,审计委员会“实质”独立性促进审计质量和抑制审计费用的影响均受到弱化。结论表明具有“实质”独立性的审计委员会能发挥较好的监督作用,但董事会权力过大并干预审计委员会工作时,其独立性会被削弱,内审质量变差会改变外部审计师策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李云  
已有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通常能够有效监控财务报告流程,而那些在形式上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可能在实质上并不独立,公司管理层对董事会的干预可能对审计委员会监控作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盈余管理来检验管理层干预是否会削弱审计委员会的监控效力。研究发现,当公司管理层没有涉入董事任命时,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能够发挥较好的监控作用,但是,一旦公司管理层涉入董事任命,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监控作用将被削弱。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锡皓  
本文首先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视角出发,推导得出,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的基本职能之一。然而,接下来的实证检验结果却与前述的理论预期相悖,即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并不具有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的功能。接下来的分析表明,由于缺乏"独立人"的资格,导致我国审计委员会很难打破原有的均衡,从而很难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许薇  刘志强  
公司治理的改革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通过发挥重要的治理作用能够有效遏制财务重述行为。本文立足于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探究其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高管权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深入探究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权力的干预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能够抑制财务重述的发生;高管权力会影响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的发挥;国有企业产权性质下,高管权力对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抑制财务重述效果具有更强的干预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丰富对审计委员会、高管权力的认知,为建设审计委员会、合理分配高管权力、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彭有桂  杨青  
本文通过深沪两市72家2004年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进行配对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会计差错高报错误的发生,但效果并不显著;独立董事占所有董事的比重对降低会计差错高报错误不起作用。本文旨在为独立董事制度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执行效果提供实证证据,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