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4)
2023(18037)
2022(15037)
2021(14060)
2020(11739)
2019(26487)
2018(26495)
2017(51755)
2016(28190)
2015(31532)
2014(31487)
2013(31105)
2012(28465)
2011(25457)
2010(25682)
2009(24062)
2008(23795)
2007(21546)
2006(19496)
2005(17323)
作者
(80633)
(67214)
(66561)
(63543)
(42775)
(32088)
(30223)
(26280)
(25452)
(24136)
(22660)
(22623)
(21396)
(21247)
(20699)
(20413)
(19871)
(19811)
(19319)
(19253)
(16779)
(16622)
(16191)
(15570)
(15091)
(15037)
(14961)
(14894)
(13454)
(13394)
学科
(116380)
经济(116158)
(104119)
管理(89525)
(85185)
企业(85185)
(50079)
方法(48522)
数学(38608)
数学方法(38174)
业经(35642)
(34183)
农业(33312)
中国(32985)
地方(24944)
(24233)
(22695)
财务(22620)
财务管理(22593)
(21977)
(21395)
企业财务(21390)
技术(21148)
理论(20799)
(20733)
(20230)
贸易(20220)
(19643)
(18467)
(17707)
机构
学院(402872)
大学(397951)
(165534)
管理(163685)
经济(161968)
理学(140752)
理学院(139312)
管理学(137170)
管理学院(136437)
研究(133363)
中国(103030)
(84443)
科学(80594)
(76500)
(75081)
(66807)
(62280)
业大(61557)
中心(61470)
研究所(60252)
财经(60128)
农业(57364)
(54576)
北京(52970)
(52450)
师范(52068)
(49633)
经济学(48147)
(47483)
经济管理(44014)
基金
项目(267847)
科学(212332)
研究(200742)
基金(194206)
(166935)
国家(165342)
科学基金(143749)
社会(128351)
社会科(120873)
社会科学(120837)
(106485)
基金项目(103126)
自然(91746)
教育(90667)
自然科(89599)
自然科学(89579)
自然科学基金(87992)
(87062)
编号(84053)
资助(78550)
成果(67803)
(59108)
重点(59072)
(58222)
(56675)
课题(56607)
创新(52349)
国家社会(51789)
教育部(50727)
人文(50514)
期刊
(193722)
经济(193722)
研究(120857)
中国(79938)
(74335)
管理(61786)
学报(59389)
(59207)
科学(57726)
农业(50181)
大学(46349)
学学(43768)
教育(43114)
(39316)
金融(39316)
业经(36587)
技术(35429)
财经(29237)
经济研究(28380)
(25822)
问题(25806)
(25055)
技术经济(21124)
(19668)
现代(19645)
科技(19206)
图书(18922)
理论(18761)
世界(18532)
商业(18344)
共检索到607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蔚蔚  刘立坤  
人类共生是社会共生的本质。其性质与生物共生大致相同,在社会共生的范围内,可以划分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模块。由于人类具有社会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因此社会共生的类型远比生物共生更加多元化,针对社会共生系统的组成,可以从共生的基本性质、共生资源的类型、共生收益分配、共生主体的意愿、共生关系的强弱程度等标准进行分类。共生在社会上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人类在社会上赖以生存的一种形式,因此可以将社会共生现象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将其当作一种普世价值观,可以基于此作为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角度。因此本文从社会共生视域出发,以河北省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政永  冯小翠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已经由传统的规模扩张阶段迈进到规模和质量并重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不断拓展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问题和形成原因,提出了河北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路径及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晓东  彭晓彤  白丽  高春雨  
【目的】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长期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探究河北省农业用水真实消耗情况及其驱动因素,对水资源安全、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作物需水量和作物实际用水量测度河北省农业生产蓝水足迹及绿水足迹,利用LMDI模型解析河北省农业用水变化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结果】结果显示,2002—2018年河北省农业水足迹数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技术效应、种植规模效应和节水效应对河北省农业水足迹变化呈增量效应,其中技术效应对水足迹数量变化的正向驱动贡献值最大,这说明农业技术应用、规模效应带动和节水成效保障加快了河北省农业节约用水进程;管理效应和种植结构效应对河北省农业水足迹数量变化呈减量效应,这说明水利化程度、农业种植结构给河北省农业节水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结论】河北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应重点强化农业节水技术、节水管理和结构调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水肥一体化建设;加大节水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设施维护保持能力;优化各地区种植结构,持续推进“一季休耕,一季雨养”的种植模式,提升水资源和种植结构的匹配度,从而减轻河北省水资源短缺压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文杰  王国珍  
京津冀区域经济和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为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如何有效地安置农业转移人口,将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本文试图设计一个专门服务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安置平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升就业质量,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文杰  王国珍  
京津冀区域经济和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为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如何有效地安置农业转移人口,将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本文试图设计一个专门服务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安置平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升就业质量,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彦坤  赵继伦  刘晓静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心,政府相关政策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支撑。基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层次及政策力度3个方面构建分析框架,以2015—2019年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涉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效用,得出如下结论:政府对环境类工具依赖过重,但需求类工具缺失,供给类工具不足;政府重视身份权利的市民化,却忽视行为意识的市民化;政策力度强而波动性较大。为此,应当优化并调整政策;加强政策互动,形成目标集合体;强化政策系统性,完善责任监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文杰  陈姿璇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的产业结构改革也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而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非农部门转移,如何使农村转移人口更有效地融入城市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成为评价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目前河北省农村转移人口社会融合质量的现状,指出了影响社会融合质量的相关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的从教育培训、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河北省农村转移人口社会融合进程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繁  
我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未来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供需紧平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压力加大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高效发展的推进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金科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政府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体,必须为此承担更多责任。政府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与财政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注意处理好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完善制度并警惕福利赶超思想。建议将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作为一个过程来处理,以"动态协调、差异化供给"的理念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制度。将中小城市作为城镇化的重点,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进一步推进税制结构改革,建立地方政府借款的管理框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靳光华  孙文生  
河北省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靳光华孙文生河北省既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河北省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河北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对河北省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口与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荣言  李巧  孔庆书  曹丽杰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河北省各地的高效农业发展迅猛。由于高效农业高投入、高产出,伴随着很大风险,一方面,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现实是河北省农业保险业务不断萎缩,前景堪忧,因此建立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亚飞  王玉潇  王若男  
在坚持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促进旅游发展“双推进”的背景下,在众多历史性机遇面前,河北省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河北省旅游发展迅速,但是都市农业旅游占比整体偏低,生态意识比较淡薄,竞争力明显不足。结合先进国家发展经验,河北省应立足于政府规范、引导及支持,注重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积极开发富含地域文化色彩的农业旅游产品,建设农业旅游品牌,促进都市农业旅游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司翼  高飞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了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二元体制障碍外,还需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成本和社会成本问题,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谯薇  云霞  宋金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融入城市,在职业、身份、价值观等方面向城市居民靠拢、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界定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论述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必要性,总结了美国和日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就业培训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相关法规和搭建融合平台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