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2)
2023(7559)
2022(6406)
2021(6097)
2020(4868)
2019(10530)
2018(10561)
2017(20735)
2016(10813)
2015(11721)
2014(10923)
2013(10640)
2012(9302)
2011(8460)
2010(8469)
2009(8111)
2008(7449)
2007(6793)
2006(6071)
2005(5026)
作者
(26583)
(22717)
(22597)
(21278)
(13890)
(10971)
(10029)
(8781)
(8593)
(7771)
(7698)
(7406)
(6851)
(6850)
(6704)
(6689)
(6643)
(6445)
(6422)
(6385)
(5540)
(5487)
(5418)
(5357)
(5192)
(5109)
(5063)
(4814)
(4530)
(4503)
学科
(44960)
(42663)
经济(42512)
(37378)
农业(29876)
管理(24515)
(18544)
企业(18544)
业经(17098)
方法(13450)
中国(12215)
农业经济(10151)
(9952)
数学(9852)
数学方法(9756)
(9377)
(9010)
农村(9003)
地方(8927)
(8738)
(7821)
(7718)
贸易(7715)
(7558)
(7542)
发展(7487)
理论(7486)
(7481)
收入(7393)
土地(7151)
机构
学院(144355)
大学(135616)
(61513)
经济(60417)
管理(56737)
理学(49817)
理学院(49391)
管理学(48621)
管理学院(48372)
研究(45137)
(43282)
中国(35973)
农业(32612)
业大(26975)
科学(26240)
(26165)
(25794)
中心(22780)
(21611)
(21452)
财经(20467)
农业大学(20037)
研究所(19186)
(18858)
师范(18755)
(18659)
经济管理(18607)
经济学(17487)
(16873)
经济学院(15811)
基金
项目(98188)
科学(78601)
研究(78552)
基金(70867)
(60054)
国家(59369)
社会(52936)
科学基金(51880)
社会科(48629)
社会科学(48615)
(40464)
基金项目(37936)
编号(35075)
教育(34616)
(31951)
自然(30339)
自然科(29625)
自然科学(29621)
自然科学基金(29083)
(27225)
成果(27179)
资助(26237)
(22857)
课题(22100)
(22087)
重点(21321)
国家社会(21273)
(21245)
(21243)
(20596)
期刊
(76359)
经济(76359)
(50224)
研究(39258)
农业(33955)
中国(30414)
业经(20760)
学报(19851)
科学(19802)
(18480)
大学(16552)
管理(15943)
学学(15920)
教育(15351)
(15241)
金融(15241)
(14985)
农业经济(13553)
农村(13267)
(13267)
技术(11109)
问题(11036)
经济研究(9765)
财经(9354)
(9253)
世界(9085)
农村经济(8857)
经济问题(8643)
社会(8382)
(8082)
共检索到211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隽  
失地农民寻求就业时面对着社会关系网排斥、制度排斥、经济排斥等,社会排斥既影响和限制农民权益,也有损社会公正,进而危及社会的整体利益。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反对社会排斥是消除歧视、消除贫困、消除偏见和各种障碍,进而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安全的重要方式。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失地农民的数量会不断提高,他们面对的社会排斥问题会更加突出和严峻。降低社会排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美翠  朱新华  朱渝铖  
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其再就业困难和生活艰难令人堪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富强,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本文认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并需要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失地农民的共同努力。在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同时,政府还应给予农民多种政策优惠和资金资助,支持中介机构为失地农民提供各种就业服务,引导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从而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辉  冯蛟  于宏  
文章利用685个有效样本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的消费理财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理财惯性、理财成本以及收入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四种性质失地农民理财收益具有不同程度影响。据此,本研究认为,分层次推进社会资本再造、积极引导消费理财观念、减少理财成本以及降低收入不确定性风险是促进失地农民科学理财消费的重要途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辉  冯蛟  于宏  
文章利用685个有效样本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的消费理财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理财惯性、理财成本以及收入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四种性质失地农民理财收益具有不同程度影响。据此,本研究认为,分层次推进社会资本再造、积极引导消费理财观念、减少理财成本以及降低收入不确定性风险是促进失地农民科学理财消费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郁晓晖  张海波  
本文在学术界已有的宏观研究和中观研究的平台上,从微观角度,探讨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心理,并阐释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社会建构。调查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呈现出身份角色的错位性认同、土地情结的鸡肋性认同、经济生活的剥夺性认同和制度环境的失衡性认同。本文认为,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原因是基于失地农民特殊的时空记忆和所经历的时空转换而导致的社会建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波  李开宇  高万辉  
从社会空间的视角看,空间的变动之于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有着剧烈的冲击。笔者以西安4个代表性的城乡结合部为个案,透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空间感知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发现失地农民身份认同危机主要是城乡结合部物理生存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和经济生产空间失序所导致的。重构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关键在于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改革,重构失地农民的空间秩序,使其渐次实现有序、理性与和谐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平  
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与支持,失地农民面临着失业、养老、疾病等诸多风险,极易沦为新的城市贫困群体。鉴于此,本文从政府、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探讨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构建失地农民社会安全网,以期政府作出缓解和消除各种风险对失地农民基本生计安全的威胁之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理论上将可持续生计框架引入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中来,针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重点在于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激发失地农民自身的主动性,利用自有资源和政府帮助,达到再就业甚至创业的目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征兵  王艳静  
失地农民的特殊身份使得原有的以土地为生产资料、寄托在生产要素基础之上的农民增收途径不再适用。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失地农民,政府补贴总是显得杯水车薪,仅靠有限的征地补偿款度过余生,始终只是权宜之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重新审视了失地农民问题,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失地农民的增收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国梁  
针对失地农民"三无"的生存现状,文章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剖析了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内涵及其关键特征,揭示了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针对当前补偿安置模式的现实困境,剖析了开发与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才是真正实现可持续生计的现实选择,并以"三位一体"的多元主体参与,从更新生计观念、完善职业培训机制、转型社会资本和规范企业组织机制四个层面,提出了开发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具体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理论上将可持续生计框架引入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中来,针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重点在于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激发失地农民自身的主动性,利用自有资源和政府帮助,达到再就业甚至创业的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毕芬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缺失严重,源于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包括结构性排斥和功能性排斥两个方面。一方面,户籍制度、社会阶层、社会文化产生了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对失地农民进行排斥;另一方面,由于失地农民自身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和社会资本存量不足,导致受到功能性排斥。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必须从制度改革、文化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入手,努力消除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浩  
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本文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权益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制约失地农民保障权益的内外部因素,最后从制度改革、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努力消除失地农民面临的社会排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培华  
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依法征收了大量的耕地建设公路、厂房等,城市改造过程中还有部分农民的房屋被拆迁。过去农民土地被征用,大部分都是货币补偿,多数农民都很满足,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这种现金交易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病。当前征地后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存在下述三方面:第一,农民的土地被征收后,耕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