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8)
- 2023(13233)
- 2022(11746)
- 2021(11234)
- 2020(9390)
- 2019(21373)
- 2018(21564)
- 2017(42086)
- 2016(22867)
- 2015(25836)
- 2014(25437)
- 2013(25089)
- 2012(22759)
- 2011(20563)
- 2010(20671)
- 2009(19343)
- 2008(18618)
- 2007(16636)
- 2006(14853)
- 2005(12857)
- 学科
- 济(89753)
- 经济(89569)
- 业(69452)
- 管理(62605)
- 企(49285)
- 企业(49285)
- 农(48298)
- 方法(38342)
- 农业(32085)
- 数学(31915)
- 数学方法(31491)
- 业经(25007)
- 中国(23821)
- 财(22738)
- 学(18747)
- 制(18721)
- 地方(18470)
- 理论(15953)
- 贸(15592)
- 贸易(15585)
- 易(15151)
- 和(14899)
- 务(14066)
- 财务(13992)
- 财务管理(13963)
- 技术(13738)
- 环境(13367)
- 教育(13263)
- 策(13241)
- 企业财务(13211)
- 机构
- 学院(318957)
- 大学(315552)
- 管理(128822)
- 济(124464)
- 经济(121618)
- 理学(111728)
- 理学院(110589)
- 管理学(108662)
- 管理学院(108109)
- 研究(103515)
- 中国(78884)
- 京(66747)
- 农(66345)
- 科学(64835)
- 财(55936)
- 业大(52494)
- 所(52062)
- 农业(50718)
- 中心(48524)
- 江(47293)
- 研究所(46910)
- 财经(44572)
- 范(43122)
- 师范(42825)
- 北京(41895)
- 经(40429)
- 州(38433)
- 院(36406)
- 经济管理(35268)
- 经济学(34599)
- 基金
- 项目(216070)
- 科学(169697)
- 研究(163046)
- 基金(155154)
- 家(133423)
- 国家(132165)
- 科学基金(113854)
- 社会(102275)
- 社会科(95738)
- 社会科学(95707)
- 省(85849)
- 基金项目(83211)
- 教育(74106)
- 自然(72884)
- 自然科(71129)
- 自然科学(71114)
- 划(70901)
- 编号(70227)
- 自然科学基金(69824)
- 资助(62775)
- 成果(56932)
- 部(47631)
- 重点(47481)
- 课题(46423)
- 发(46282)
- 创(44690)
- 创新(41451)
- 项目编号(41385)
- 科研(40779)
- 教育部(40684)
- 期刊
- 济(144693)
- 经济(144693)
- 研究(93233)
- 农(67987)
- 中国(61956)
- 学报(49306)
- 科学(46126)
- 农业(46071)
- 管理(43030)
- 财(41719)
- 大学(38066)
- 教育(37891)
- 学学(35784)
- 业经(29349)
- 融(29115)
- 金融(29115)
- 技术(26620)
- 业(21299)
- 财经(20762)
- 经济研究(19988)
- 问题(19936)
- 经(17576)
- 图书(17559)
- 版(16683)
- 理论(15861)
- 科技(15388)
- 技术经济(15055)
- 农业经济(14820)
- 现代(14734)
- 农村(14728)
共检索到469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小龙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赋予农民工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实现农民工群体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选举法已经不断完善,但是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他们的选举权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已成为制约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利因素之一。立足于社会公平视野,推进农民工选举法制建设构建公平法制,推进农民工社团组织建设营造公平氛围,加大农民工选举经费投入提供公平保障,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打造公平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小军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出现了农民工代表,由此,农民工选举权问题再度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农民工是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二元体制的影响以及我国选举制度的一些缺陷,农民工选举权的行使受到了一定限制,甚至遭到剥夺。而保障农民工的选举权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从代表名额的分配、选区划分和选民登记等方面加强对农民工选举权的保护。
关键词:
农民工 选举权 选举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广俊
实现农民工的选举权是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许多农民工既没有参加居住地或工作地的选举,也没有参加户籍所在地的选举,致使其选举权难以行使。因而能否保障农民工方便、有效的参加选举是当前选举工作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民工行使选举权的现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农民工选举权的对策,认为应赋予农民工参加居住地或工作地的选举权利,且不应该有居住期限的限制。
关键词:
农民工 选举权 保障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华锋
文章从文化原因、制度滞后、农民工的政治效能感较低、农民工选举的利益驱动不够、官方对农民工选举的支持不够等方面探讨了农民工选举权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保护农民工选举权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民工 选举权 制约因素 破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华锋
文章从文化原因、制度滞后、农民工的政治效能感较低、农民工选举的利益驱动不够、官方对农民工选举的支持不够等方面探讨了农民工选举权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保护农民工选举权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民工 选举权 制约因素 破解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辉 周慧文
运用公平理论和工伤保险理论,立足于国际劳工组织相关指标体系及相关原则,分析我国农民工职业伤害保障公平性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农民工职业伤害保障存在工伤保险、雇主责任制和商业保险三种基本方式,并会长期存在,相互补充,其中,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面在不断扩大并不断完善之中。针对三种方式,本文着重讨论了我国农民工职业伤害保障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探索在中国情境下实现保障公平性的系统路径,并建议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农民工健康和生命,完善劳动法制体系,加强工伤保险制度建设,真正实现农民工职业伤害保障实质公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建彪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和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农民工在就业中存在来自各方面的歧视,严重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落实和制度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以就业保障为基础,收入保障为核心,社会经济发展为出路。因此,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就要消除就业歧视本身,增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抗干扰性,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就业发展互动机制。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民工 就业歧视 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飞
从社会转型视角对农民工问题的解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从农民工劳动契约的社会整合机制来说,原来单位制所承担的经济与社会整合功能的统一随着单位制的解体而弱化,其后果是原来单位内可以化解的劳动争议爆发出来;发挥有机整合功能的社团组织和职业共同体的缺失,导致农民工的组织维权更多的是采用基于血缘、地缘维权的方式。其次,是契约环境的转型,即从熟人社会的契约环境向陌生人契约环境的转型,其困境在于熟人社会的"场域"缺失与关联博弈的断裂,导致契约的社会声誉机制弱化。第三,从农民工社会资本利用机制来说,是从完全依赖"强关系"网络而生存,转向更加重视利用"弱关系"网络中所蕴含的社会资源。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农民工问题 解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春燕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呈现出与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有序竞争的经济法理念相冲突的状态。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需要打破居住证制度形成的新的城乡分割局面,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跨地区流转,建立合理的医疗、维权制度,完善劳动合同法保障功能,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婵 罗剑朝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农民工难以真正地融入城市,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推行的障碍,并从社保资金筹集、制度推广、经办单位和相关政策建议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建立一个过渡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转移 障碍 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小龙
公民平等的享有民主政治和政治参与权,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一个民主政治的国家,必定是公民平等享有政治参与权并得以切实有效实现的国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政治权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基于和谐社会语境探究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从现状入手,剖析农民工政治参与缺失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治参与 选举权 流动人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青莉
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历来是我国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国务院在2009年、2012年连续二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五年发展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要大力促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就业人员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权利。本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各主体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提出来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途径和意见。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博弈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冬生
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是多方面促就的,其中经济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民工所起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显著。
关键词:
农民工 经济 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甫勤
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工作与生活调查"数据,对1 766位新生代农民工和702位传统农民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民工的公平感普遍低于本地或外地城市工人,尽管两代农民工的公平感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影响因素方面却存在明显的不同。总体上看,结构变量(教育和收入)对两代农民工公平感的解释力不及局部比较变量(主观地位)的解释力;相对而言,教育水平、主观地位对新生代农民工公平感的影响更为明显;而收入水平对传统农民工公平感的影响更大。新生代农民工在判断社会公平时更注重与本地城市人口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而传统农民工则更看重在实际工作中所获得的物质利益。此外,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地级市工作的新生代和传统农民工的公平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文章建议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保障和提升农民工的劳动力收入、各级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推进一系列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以提升两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合。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世伟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如何让这些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从社会排斥的角度探讨了农民工如何被城市排斥问题。笔者认为,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的关键是如何适应的问题,包括职业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等,而影响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维权意识能力弱、行为修养不得体等,因此需要从国家、城市、农民工三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