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13)
- 2023(19202)
- 2022(16121)
- 2021(15079)
- 2020(12597)
- 2019(28896)
- 2018(28570)
- 2017(54650)
- 2016(29498)
- 2015(33232)
- 2014(32914)
- 2013(32401)
- 2012(29312)
- 2011(26203)
- 2010(25998)
- 2009(24186)
- 2008(23906)
- 2007(21174)
- 2006(18666)
- 2005(16457)
- 学科
- 济(122085)
- 经济(121862)
- 业(106430)
- 管理(92460)
- 企(87835)
- 企业(87835)
- 方法(54537)
- 农(49761)
- 数学(44477)
- 数学方法(43910)
- 业经(36522)
- 财(35273)
- 中国(34239)
- 农业(33069)
- 务(23942)
- 财务(23864)
- 财务管理(23827)
- 制(23823)
- 地方(23126)
- 学(22653)
- 企业财务(22582)
- 技术(21749)
- 理论(21480)
- 和(21134)
- 贸(21087)
- 贸易(21077)
- 易(20500)
- 策(19341)
- 划(18642)
- 体(17886)
- 机构
- 学院(415698)
- 大学(412667)
- 济(170285)
- 管理(169913)
- 经济(166873)
- 理学(147137)
- 理学院(145640)
- 管理学(143115)
- 管理学院(142359)
- 研究(134818)
- 中国(104241)
- 京(87073)
- 科学(81795)
- 财(77269)
- 农(75676)
- 所(66291)
- 业大(63488)
- 中心(63192)
- 财经(61830)
- 江(61503)
- 研究所(60046)
- 农业(57964)
- 经(56402)
- 北京(54256)
- 范(53359)
- 师范(52921)
- 经济学(50403)
- 州(49429)
- 院(48299)
- 财经大学(45645)
- 基金
- 项目(283486)
- 科学(225033)
- 研究(209969)
- 基金(207281)
- 家(179006)
- 国家(177377)
- 科学基金(154708)
- 社会(135102)
- 社会科(127361)
- 社会科学(127322)
- 省(110756)
- 基金项目(110017)
- 自然(99409)
- 自然科(97173)
- 自然科学(97153)
- 教育(95418)
- 自然科学基金(95406)
- 划(91829)
- 编号(86811)
- 资助(83933)
- 成果(69074)
- 部(62538)
- 重点(62479)
- 发(60519)
- 创(60092)
- 课题(57801)
- 创新(55649)
- 国家社会(55638)
- 教育部(53975)
- 科研(53793)
- 期刊
- 济(191824)
- 经济(191824)
- 研究(121324)
- 中国(79656)
- 农(74144)
- 管理(64045)
- 学报(62456)
- 财(60863)
- 科学(60084)
- 农业(50339)
- 大学(49148)
- 学学(46300)
- 教育(42896)
- 技术(37850)
- 融(36764)
- 金融(36764)
- 业经(36456)
- 财经(29986)
- 经济研究(28937)
- 业(26057)
- 经(25769)
- 问题(25646)
- 技术经济(21591)
- 图书(20873)
- 版(20497)
- 理论(19703)
- 科技(19624)
- 现代(19606)
- 商业(18942)
- 世界(18763)
共检索到615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最新的2015年数据筛选出农业转移人口样本,然后以受访者是否为非农业户口或者居民户口衡量市民化,通过Probit模型考察了社会公平感知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内在机制。另外还使用了OLS方法与Logit模型检验了本文结果的稳健性,使用了IV-Probit方法讨论了内生性。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公平感知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内在的影响机制是社会公平感知通过提升幸福感,从而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公共服务资源充足程度的满意度可以加强社会公平感知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公平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幸福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可云 王洋志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化质量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经验观察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不同方式,研究不同市民化方式对经济及社会影响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式划分为两类,即主动市民化和被动市民化,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两种不同市民化方式对收入分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市民化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农转非"群体的收入分化,被动市民化群体的收入显著低于主动市民化群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被动市民化群体被征地而丧失了农业收入,且预期外的政策冲击导致其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但与保留农业户籍的个体比较,被动市民化居民则具备一定的收入优势。基于上述发现,本文认为,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中宜鼓励主动市民化,同时在征地过程中要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培训帮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成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张丽丽
在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经济人"假设下,农业转移人口依据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的预期收益之差选择市民化类型;引入社会民生函数,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方优化博弈收益矩阵,得出并分析了6种三方博弈均衡。在此基础上,提出摒弃单纯经济指标,引进人文发展指标考核;保证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利益,强调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匹配;实现地区差异化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社会成本 城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琳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方式和成熟标志,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攻坚期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起步期。本文旨在梳理发达国家、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典型模式,对其发展路径、政策措施、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试图为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日本 中国台湾 巴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宝瑞 石晓军 秦国庆 朱玉春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切身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畅通城乡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不同地级市的社会流动性水平,并将地级市特征信息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进行匹配,实证考察了社会流动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流动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该结论具有稳健性,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较高的社会流动性能够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的经济、社交和心理融入,进而提升其市民化意愿。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流动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地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和个体人力资本水平差异而存在异质性。据此,文章建议积极营造公平开放的社会环境,畅通社会流动渠道,以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安居落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文乐
利用1999~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地区人力资本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外溢性,本地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了区域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但是,从区域间关系来看,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本地人力资本积累对周边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了不利影响,因而人力资本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文乐
利用1999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地区人力资本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外溢性,本地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了区域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但是,从区域间关系来看,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本地人力资本积累对周边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了不利影响,因而人力资本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冬梅 韩亚辉
在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物流业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物流业从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确保物流业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物流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冬梅 韩亚辉
在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物流业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物流业从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确保物流业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物流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傅帅雄 戴美卉 吴磊
目前我国已将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作为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目标之一,这关系到已在城镇居住的非户籍人口和诸多农村人口。日本作为亚洲领先完成农业人口转移的国家,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通过研究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总结出其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其能够快速转移的原因,结合我国现状为我国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建议。本文认为我国应依托城市群实现农民工分散转移,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其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制定法律为这些政策提供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红 王新军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是我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原则,能否充分调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各方的积极参与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功推进的关键。以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机制理论为基础,从激励手段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强化制度、行为保持制度、行为归化制度五个角度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进行探讨,尝试构建有利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的激励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求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来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快速、有序推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齐秀琳 汪心如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惩罚回归、集成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多种机器学习方法,考察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集成学习方法在预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在所有特征变量中,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性别、家庭规模、年龄和流动城市数量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此外,本文通过累积局部效应图展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具体预测模式,并发现年龄和流动城市数量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有着明显的非线性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对政府进一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机器学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宾 夏艳霞
以2006—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的2 356篇核心期刊文献为样本,采用共词分析法和可视化技术,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挖掘出近年来市民化研究的六大热点主题:城镇化与市民化动力机制、市民化制度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市民化意愿与影响因素、城市融入、研究范式;在对高频关键词分年段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发现城镇化与市民化动力机制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主题,而其他主题则相对稳定。预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农业转移人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阳 宋周
本文从农业人口转移实施主体的角度,以农业转移人口身份认同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结果指标,应用Logit回归模型全面系统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口统计特征、工作情况、生活质量、思想观念等因素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在达到0.05显著性水平的各因素中,相关性由强到弱,已在城里买房、没有务农经验、有丰富的娱乐活动等12个方面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倾向于城市人的身份认同。基于此,本文提出制定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需求,既要着重解决农业转移人口面临的住房、户籍以及就业等问题,更要转变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积极推动农村与城市融合发展。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身份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