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6)
- 2023(10162)
- 2022(8911)
- 2021(7920)
- 2020(6925)
- 2019(16042)
- 2018(15745)
- 2017(30919)
- 2016(17018)
- 2015(19346)
- 2014(19711)
- 2013(19922)
- 2012(19232)
- 2011(17691)
- 2010(17883)
- 2009(17026)
- 2008(16901)
- 2007(15683)
- 2006(14136)
- 2005(12765)
- 学科
- 济(94608)
- 经济(94445)
- 管理(43586)
- 业(41483)
- 方法(37098)
- 企(32403)
- 企业(32403)
- 数学(31374)
- 数学方法(31097)
- 地方(22771)
- 农(22222)
- 中国(21084)
- 学(20610)
- 财(18670)
- 业经(18057)
- 农业(15080)
- 地方经济(14657)
- 和(14199)
- 制(14168)
- 贸(13936)
- 贸易(13930)
- 易(13408)
- 理论(12318)
- 融(11986)
- 金融(11982)
- 环境(11704)
- 银(11028)
- 银行(10980)
- 行(10489)
- 体(10097)
- 机构
- 大学(263147)
- 学院(259543)
- 济(117248)
- 经济(114934)
- 研究(98889)
- 管理(92796)
- 理学(79111)
- 理学院(78074)
- 管理学(76644)
- 管理学院(76165)
- 中国(72541)
- 科学(61006)
- 京(56564)
- 所(53016)
- 财(51708)
- 农(50278)
- 研究所(48092)
- 中心(43601)
- 财经(40830)
- 江(40569)
- 业大(40271)
- 农业(39817)
- 经济学(37650)
- 经(36779)
- 北京(36184)
- 范(34840)
- 师范(34427)
- 院(34419)
- 经济学院(33745)
- 州(31639)
- 基金
- 项目(165907)
- 科学(128543)
- 基金(119806)
- 研究(117369)
- 家(106344)
- 国家(105466)
- 科学基金(87425)
- 社会(76273)
- 社会科(71156)
- 社会科学(71130)
- 省(63750)
- 基金项目(62780)
- 自然(55910)
- 自然科(54561)
- 自然科学(54538)
- 划(54535)
- 自然科学基金(53576)
- 教育(53372)
- 资助(50464)
- 编号(46382)
- 成果(39378)
- 重点(38258)
- 发(37690)
- 部(37394)
- 创(32999)
- 课题(32803)
- 科研(32184)
- 国家社会(31467)
- 教育部(31461)
- 创新(31018)
共检索到402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全毅 张旭华
与拉美地区相比,东亚地区在经济取得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能够维持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东亚经济奇迹的产生源于制造业与农业的均衡发展、成功的土地改革、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中等收入阶层在收入中的比例上升等方面。相反,拉美地区保守的意识形态、过度城市化、收入分配不公平对扩大内需、资本积累以及人力资源的损害则导致拉美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失调。因此,为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协调发展,需防止重增长轻平等的政策倾向,提高教育均衡水平,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防止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不公平现象发生,以及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经济增长 东亚 拉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好 王永茂
外汇储备增长对一国宏观经济运行具有较大影响,本文基于Fukuda和Kon的模型,选取1990~2009年东亚12个经济体和拉美7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建立外汇储备与消费、投资、出口及总产出的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外汇储备增长在东亚与拉美两个地区、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东亚和拉美地区外汇储备增长对投资、出口具有显著的"扩张效应",而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效应不明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超 曹雪峰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会信任是解释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不过一般认为华人社会是一个低信任度的社会。但WSV的调查数据证明不仅华人社会,而且整个东亚地区中那些在近40年经历了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都有非常高的信任度,这种信任也是这一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
关键词:
社会信任 经济增长 东亚地区 正相关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靳玉英 吴茂松
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对东亚和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用。本文试图对这两个区域危机后的经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16个国家和地区危机后6年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实证结果表明,危机后的恢复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地域特征。接着本文对可能导致各国在危机后经济恢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模式、储蓄率和外债负担等对原因的解释力较强。最后,本文对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拉美 东亚 恢复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燕
亚洲开发银行12月11日公布报告说,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改善、内部消费需求强劲,今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1%.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6.6%。 报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东亚国家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大大改善。由于公司收入增加,全球股市继续止跌回升。而且总体来说,美国、日本经济都出现了积极的复苏势头,欧洲经济形势也在好转,这些都为东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西米恩·海因 高荣兴
最近几年,国家政策在第三世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日益感兴趣的议题.在7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实行“取代进口”工业化,试图通过把原来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商品改为国内生产来增加财富.他们利用关税等壁垒,使外国产品无力同本国产品竞争,用本国产品取代进口产品.这种保护主义政策,在有限时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并不能使经济持久发展,因为它会导致物价上升,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最终将趋于饱和.这种内向型政策,似乎已经对拉丁美洲(特别是拉丁美洲南部)的经济带来不良后果.最近十年,这些国家搞得很糟.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拉美国家在经济方面都有同样的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薛敬孝 陈岩
东亚经济增长和增长机制新论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薛敬孝博士生陈岩[一]本文所指的东亚地区主要包括日本、"四小龙"、东盟和中国。我们认为,90年代前后东亚地区的快速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东亚经济增长呈现为内部化、整体性趋势,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三兴 杜厚文
以东亚和拉美两个地区为样本,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产业转移所导致的贸易规模扩大和经常账户盈余积累等是新兴市场外汇储备规模扩大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东亚比拉美保有更多外汇储备的原因是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差异所致,即东亚依附于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战略及其出口商品结构不仅能够增加出口,而且获得经常账户盈余的稳定性也要强于拉美,东亚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外汇储备积累上表现出了一定的预防性动机。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决定因素 东亚 拉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瑾 张旭 王硕琦
本文构建13个东亚样本国家1990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和人均收入负相关,存在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加现象;二是东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东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可以依据新结构主义经济学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理论框架进行未来产业升级与调整;三是东亚地区受外部冲击影响较大,需要加强东亚区域政策协调来共同抵御外部冲击。
关键词:
东亚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外部冲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肖远
由日本学者提出的东亚经济合作形式“东亚经济圈”包括中国,日本、“亚洲四小”和东盟四国;本文所称东亚地区专指日本、“亚洲四小”和东盟四国。80年代中后期,东亚地区各国在特殊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分别进行结构调整和重视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由此,东亚地区内部市场已出现了既有竞争又有互补的接力机制,以及既有高科技产品又有初级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遵义 汪同三
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属于战后期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之列,实现了长期8-9%的年均增长率。这一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这些经济中产出的增长主要是投入增长的结果,还是主要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即技术和效率的提高(或者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丹 刘灿
"东亚奇迹"、"东亚模式"反映了经济学界对东亚经济快速增长的肯定,在促进东亚经济增长的因素中除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传统因素外,是否还存在着社会资本因素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本文运用了东亚十一个国家和西方经济体十个国家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东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在不同经济体中作用程度的差异,最后文章就东亚国家培育和发展社会资本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颜鹏飞
本文运用当期DEA和序列DEA两种方法测度了1960—2004年APEC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且对APEC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东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超过了APEC其他地区,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在整个样本期存在显著的趋同,资本积累是趋同最重要的源泉,而技术进步则使经济增长发散;序列DEA避免了技术的退步,是一种比当期DEA测度技术进步更好的方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饶之隆
东亚经济历经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已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东亚经济的活力,主要来自于成功的内外经济政策,来自于产业结构的层次性及其依次转换,来自于区域内规模不断扩大的贸易与投资,来自于区域内分工合作体系的深化和扩展等。东亚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走向一体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杜方利战后,世界迎来了本世纪最长的和平发展时期。发达国家较长期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有利条件,如容量可观的市场、较充裕的资金、先进的工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