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3)
2023(9313)
2022(7896)
2021(7727)
2020(6447)
2019(14634)
2018(14708)
2017(28865)
2016(15716)
2015(17920)
2014(17759)
2013(17082)
2012(15972)
2011(14456)
2010(15183)
2009(14132)
2008(14298)
2007(13300)
2006(12036)
2005(10912)
作者
(43727)
(36326)
(35964)
(34774)
(23281)
(17276)
(16556)
(13923)
(13818)
(13424)
(12362)
(12207)
(11725)
(11629)
(11423)
(11130)
(10857)
(10551)
(10477)
(10464)
(9069)
(8880)
(8764)
(8429)
(8175)
(8131)
(8124)
(8117)
(7379)
(7141)
学科
(62634)
经济(62469)
管理(49617)
(45731)
(40299)
企业(40299)
方法(28459)
数学(22940)
数学方法(22323)
(19530)
中国(17888)
(17115)
业经(15537)
理论(14171)
(14102)
(13913)
(11865)
农业(11718)
地方(11654)
(11564)
(11216)
贸易(11208)
(10933)
(10295)
(9551)
(9535)
银行(9528)
财务(9499)
财务管理(9470)
技术(9450)
机构
学院(223601)
大学(221960)
管理(89216)
(89183)
经济(87106)
理学(76120)
理学院(75331)
研究(73854)
管理学(73761)
管理学院(73313)
中国(57024)
(47199)
(44359)
科学(42793)
(36206)
(35236)
中心(34344)
财经(33766)
(32528)
研究所(32171)
(30361)
北京(30039)
(29959)
师范(29738)
业大(29311)
(28050)
(26739)
经济学(25593)
农业(24964)
财经大学(24669)
基金
项目(140605)
科学(111396)
研究(106774)
基金(101253)
(86650)
国家(85884)
科学基金(74324)
社会(68349)
社会科(63686)
社会科学(63664)
(54590)
基金项目(51456)
教育(50468)
自然(46819)
自然科(45818)
(45815)
自然科学(45811)
编号(45621)
自然科学基金(44995)
资助(42918)
成果(39300)
课题(31693)
(31449)
重点(31311)
(29295)
(28477)
项目编号(28128)
教育部(27436)
(27089)
国家社会(27057)
期刊
(106294)
经济(106294)
研究(67941)
中国(47611)
管理(35970)
(34991)
(31472)
教育(30316)
学报(30193)
科学(30154)
大学(24417)
学学(22713)
技术(21794)
(21699)
金融(21699)
农业(21309)
业经(17436)
财经(17166)
经济研究(16322)
(14747)
图书(13759)
问题(13095)
统计(12157)
技术经济(11374)
(11146)
(11109)
(11039)
论坛(11039)
(10790)
(10748)
共检索到347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莹  王义保  
我国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面临政府有效性不足的现状,公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存在着意识、动力与能力的约束,而转型社会的多元性特征决定了公共安全治理需要公众的积极有序参与。公众作为参与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应该被关注。文章提出了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从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管理走向政府与公众参与的合作治理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治理理论与公众参与的实践,提出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中公众的社会网络化参与模式与实现策略,包括要构建透明化的法治政府,引入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以及创新公众参与的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粤文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面临重应急处置、轻风险治理、安全意识淡漠、治理主体单一以及治理技术落后和能力低的困境。大数据革命为我国现代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带来了新思维和新技术。大数据思维将风险治理作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逻辑起点,遵循正向思维全流程治理模式,重视科技话语,重塑治理机制,实现公共安全的多元协同和科学治理。大数据技术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提供强大的数据信息基础支撑、工具能力支撑和技术平台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粤文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面临重应急处置、轻风险治理、安全意识淡漠、治理主体单一以及治理技术落后和能力低的困境。大数据革命为我国现代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带来了新思维和新技术。大数据思维将风险治理作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逻辑起点,遵循正向思维全流程治理模式,重视科技话语,重塑治理机制,实现公共安全的多元协同和科学治理。大数据技术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提供强大的数据信息基础支撑、工具能力支撑和技术平台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策俊  李从东  王玉  李文博  张帆顺  
在社会治理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创新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模式,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深入分析传统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局限性,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灾害成因理论,提出数据驱动的风险治理框架,构建智慧型风险治理模式。一方面,需从大数据视角重新审视既有的风险治理理论基础,增强治理主体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创新风险治理决策框架,建立智慧型风险治理模式,提高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风险的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博   刘强  
为提升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参与意愿,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和态度-情境-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借助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和分层回归法对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感知风险和过去经历对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2)行为态度在感知风险、过去经历与参与意愿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政策规制在行为态度与参与意愿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因此,应从提高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优化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体验、改善公众食品安全治理参与态度、营造促进公众参与的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升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参与意愿,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美华  
[目的/意义]公共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等特征严重影响了公共安全治理过程中风险线索发现、风险预警及风险治理决策的有效性。探寻情报赋能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工作路径是实现风险预控、增强社会安全韧性的关键所在。[方法/过程] 从思辨层面解读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情报工作本质以及情报赋能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的作用机理,从信号分析视角分析公共安全风险识别的情报工作路径,并提出未来情报工作在公共安全治理中应关注的问题。[结果/结论]在实现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过程中,未来情报工作应重点关注公共安全治理本土化的问题、综合型情报人才培养的问题以及情报方法中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融合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洪波  
PPP模式以合作协议(合同)为依据,在市场机制下运行,对控制政府性债务,缓解财政压力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PPP模式主要应用于道路、市内轨道交通、供水、燃气、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等传统公用事业部门。作为"公共私营合作"融资机制的起源地,英国早已将该模式从公用设施基础建设扩展到公共安全服务、监狱监管、学校、医院和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甚至在国防和航天等领域也得到了应用。我国应借鉴英国的经验,在PPP模式的项目推广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鹏  范博深  贾蕤槄  
本文通过探究暴力事件的成因以及其舆论传播机理,为公共安全治理提出针对性策略。首先建立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当今社会发生暴力群体性冲突的原因及条件。探究了政府介入的情况下社会舆论观点的演化情况,用暴力事件因子对暴力事件的舆论影响做出了合理且有效的解释。最后建议有关部门一方面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法律体系,来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媒体监管,来减弱舆论的不良影响。双管齐下,达到公共安全治理的目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鹏  范博深  贾蕤槄  
本文通过探究暴力事件的成因以及其舆论传播机理,为公共安全治理提出针对性策略。首先建立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当今社会发生暴力群体性冲突的原因及条件。探究了政府介入的情况下社会舆论观点的演化情况,用暴力事件因子对暴力事件的舆论影响做出了合理且有效的解释。最后建议有关部门一方面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法律体系,来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媒体监管,来减弱舆论的不良影响。双管齐下,达到公共安全治理的目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乐明  
碎片化社区的整合与重塑是推动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也是社区治理研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为对象,以上海市A区平安治理的"田园模式"为例,研究党建引领在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中的驱动力量与整合机制。研究发现,"田园模式"的实质在于通过基层党建为社区治理注入动力,从而撬动社区公共安全的运转,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田园模式"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形成了治理社区事务的五大工作机制,基层党建的引领与整合作用始终贯穿其中,形成了一种"政党嵌入式"的工作机制。政党意志正是通过嵌入工作机制,使其得以在社区治理中生根发芽,从而激活社区治理四大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为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提供持续的驱动力与整合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保华  曹坤梓  姜毅  
文章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未能有效地纳入到城市规划的战略当中,造成城市公共安全发展先天不足;各单灾种规划各行其是,缺乏多灾种之间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各级政府被动地就事论事,处理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缺乏系统性,各部门联动性不强。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借鉴中医系统治疗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城市公共安全体系规划的系统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支撑系统优化以及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管理系统优化等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强,丁晓琴  
从社会变迁的特点和以及理论的观察说明了人类社会进入了风险社会,认为风险社会是同社会公众的知识状况相关的。提出了把对公众应对风险的知识之评估、预测以及普及作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知识化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丹  谢朝武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旅游安全及其保障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文章阐述了我国旅游者公共安全的总体形势,分析了旅游者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需求。通过研究旅游者公共安全服务的发展态势,提出我国旅游者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应从安全信息服务、安全预防服务、安全控制服务、应急救援服务、善后处置服务5个层面进行建设,并针对散客旅游与团队旅游两种形式提出旅游者公共安全服务的具体内容。研究提出了旅游者公共安全服务的7种供给模式,即G-M(政府主导市场型),G-S(政府主导社会型),M-G(市场主导政府监管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尹文嘉  唐兴霖  
公共参与不仅是基于民主的诉求,更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传统公共参与理论将公众视为被动的信息供给者,导致了政治输入不畅和群体性事件高发等弊端。社会建构下的公共参与将公众视为主动的信息供给者,通过政府公共机构和公众对共同关注问题进行协商,能更有效地"做好事情"。公众和政府以真正合作互动的方式共同定义和重新建构治理过程,联合设计和有效实施公共服务供给方案,从而使公众与公共行政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理想的互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金秋萍  苏建辉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主体和设置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解决措施,指出应完善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图书馆治理主体的设置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